一种防水透湿舒适风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71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透湿舒适风衣,包括采用面料本体拼接而成的风衣本体,面料本体包括面层、里层以及设置在面层与里层之间的TPU防水透气膜,所述面层为单层梭织面料,单层梭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为涤纶拉伸变形丝,所述里层为单层网布,所述TPU防水透气膜的一面通过多个第一胶点与所述面层连接,所述TPU防水透气膜的另一面通过多个第二胶点与所述里层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面层采用单层梭织面料,其织物密集度更高,能够提升防水效果,减少雨水的渗入,里层采用单层网布,能够对TPU防水透气膜进行保护,避免TPU防水透气膜与其它衣服直接刮擦,使得面料本体能够实现长时间的防水透气效果。使得面料本体能够实现长时间的防水透气效果。使得面料本体能够实现长时间的防水透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透湿舒适风衣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透湿舒适风衣,属服装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人在春秋跑步过程中,会有如下需求:首先在防护上,运动场所在室外,难免碰到下雨,碰到小雨的情况可以坚持跑步,碰到中大雨的情况,过于湿滑,还会影响视线,都会中止跑步,因此要求服装具备防小雨的情况,可以保护人体免遭小雨的侵袭;其次,在舒适上,跑步过程中,会产生束缚感,要求服装具有良好的弹性,确保运动自如;受风和前跑速度的影响,衣服会鼓起来,要求具有卓越的包裹性,确保运动无牵扯;能量消耗大,出汗多,要求服装具有卓越的透气透湿功能以利于散热导湿;运动服装和皮肤接触频繁,要求服装具有良好的亲肤性确保不磨皮肤;运动时间久,能量消耗大,疲劳感逐步加重,影响运动表现,要求服装尽量轻质减轻运动负担。
[0003]在授权公告号CN210477984U,名称为“一种户外服装面料”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户外服装面料,包括基层面料以及复合层,其中,所述基层面料为针织面料,采用单面纬编多层添纱组织结构,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康纶纤维层、竹纤维层和棉纤维层;所述复合层包括水刺无纺布层和TPU防水透气膜,所述水刺无纺布层和TPU防水透气膜依次热压复合在所述棉纤维层上。
[0004]上述专利中的服装面料虽然能够起到防水透气效果,但是整体重量较大,不适合做运动服饰,另外基层采用针织面料,其相对容易吸湿,遇到小雨情况,雨水容易渗入基层面料,使得面料变重。此外,TPU防水透气膜位于外层,与皮肤或其它衣服摩擦,长时间刮擦后易磨损,甚至影响防水透气。
[0005]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效果更好、透气性佳的防水透湿舒适风衣。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防水透湿舒适风衣,包括采用面料本体拼接而成的风衣本体,面料本体包括面层、里层以及设置在面层与里层之间的TPU防水透气膜,所述面层为单层梭织面料,单层梭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为涤纶拉伸变形丝,所述里层为单层网布,所述TPU防水透气膜的一面通过多个第一胶点与所述面层连接,所述TPU防水透气膜的另一面通过多个第二胶点与所述里层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单层梭织面料由多个组织单元在经向和纬向循环排布而成,一个组织单元包括5条所述经纱和5条所述纬纱, 5条所述经纱分别设为第1条、第2条、第3条、第4条以及第5条,第1 条所述经纱与5条所述纬纱的交织状态为:浮、沉、沉、沉、沉,第2条所述经纱与5条所述纬纱的交织状态为:沉、沉、沉、浮、沉,第3条所述经纱与5条所述纬纱的交织状态为:沉、浮、沉、沉、沉,第4条所述经纱与5条所述纬纱的交织状态
为:沉、沉、沉、沉、浮,第5条所述经纱与5条所述纬纱的交织状态为:沉、沉、浮、沉、沉。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单层梭织面料中,沿纬向,每英寸含 233根所述经纱,沿经向,每英寸含130根所述经纱。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涤纶拉伸变形丝的规格为30D/72F。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单层网布为可特网布。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单层梭织面料的克重为60g/m2,所述可特网布的克重为25g/m2。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面料本体的克重为100g/m2。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TPU防水透气膜的厚度为 0.08

0.1mm,孔隙率为40%~60%,孔径为0.2um

0.5um。
[0016]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面层采用单层梭织面料,其织物密集度更高,能够提升防水效果,减少雨水的渗入,里层采用单层网布,能够对TPU防水透气膜进行保护,避免TPU防水透气膜与其它衣服直接刮擦,使得面料本体能够实现长时间的防水透气效果。本技术中,面层、里层均采用单层结构,能够降低整个风衣的重量,本技术中经纱和纬纱均采用涤纶拉伸变形丝,涤纶挺括有型,不起球,蓬松度又很高,拥有较好的保暖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单层梭织面料的组织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一个组织单元的组织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面料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风衣本体100
ꢀꢀꢀꢀꢀꢀꢀꢀꢀꢀꢀꢀꢀꢀꢀꢀ
面层101
[0023]里层102
ꢀꢀꢀꢀꢀꢀꢀꢀꢀꢀꢀꢀꢀꢀꢀꢀꢀꢀꢀꢀ
TPU防水透气膜103
[0024]第一胶点104
ꢀꢀꢀꢀꢀꢀꢀꢀꢀꢀꢀꢀꢀꢀꢀꢀ
第二胶点105
[0025]组织单元10
ꢀꢀꢀꢀꢀꢀꢀꢀꢀꢀꢀꢀꢀꢀꢀꢀꢀ
经纱11
[0026]纬纱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8]参照图1至图4,一种防水透湿舒适风衣,包括采用面料本体拼接(具体采用缝接)而成的风衣本体100,面料本体包括面层101、里层102以及设置在面层101与里层102之间的TPU防水透气膜103,所述面层101为单层梭织面料,单层梭织面料由经纱11和纬纱12交织而成,经纱11和纬纱 12均为涤纶拉伸变形丝,所述里层102为单层网布,所述TPU防水透气膜 103的一面通过多个第一胶点104与所述面层101连接,所述TPU防水透气膜103的另一面通过多个第二胶点105与所述里层102连接。第一胶点104 和第二胶点105均匀布设在TPU防水透气膜103的相应表面,其在每个表面的覆盖率约为40%,通过点胶的方式形成在TPU防水透气膜103上形成胶点,再将面层101和里层102粘附在TPU防水透气膜103,胶粘剂采用服装领域的现有的胶粘剂。
[0029]本技术中,涤纶挺括,有型,不起球,不褪色,不掉毛、不粘毛、速干,导热系数0.084W/(m
·
K),蓬松度又很高,拥有较好的保暖性,但触感粗糙干涩,亲肤性差,不适合贴身穿着。跑步风衣的主身材料,内搭长T、短T、背心穿着,不贴身穿着,防护、有型、轻质做重要因素来考虑,保暖、亲肤、有弹做次要因素来考虑,选用涤纶材质比较合适,且织造方式以梭织为宜,原因是梭织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结构平整紧密,可以实现防护性,针织面料由线圈穿绕而成,结构蓬松不平,延展性太好,很难实现防护,且梭织比针织用少很多的克重就可以实现比针织更好的保型性,有利于轻质、有型。
[003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单层梭织面料由多个组织单元10在经向和纬向循环排布而成,一个组织单元1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透湿舒适风衣,包括采用面料本体拼接而成的风衣本体,面料本体包括面层、里层以及设置在面层与里层之间的TPU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为单层梭织面料,单层梭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为涤纶拉伸变形丝,所述里层为单层网布,所述TPU防水透气膜的一面通过多个第一胶点与所述面层连接,所述TPU防水透气膜的另一面通过多个第二胶点与所述里层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湿舒适风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梭织面料由多个组织单元在经向和纬向循环排布而成,一个组织单元包括5条所述经纱和5条所述纬纱,5条所述经纱分别设为第1条、第2条、第3条、第4条以及第5条,第1条所述经纱与5条所述纬纱的交织状态为:浮、沉、沉、沉、沉,第2条所述经纱与5条所述纬纱的交织状态为:沉、沉、沉、浮、沉,第3条所述经纱与5条所述纬纱的交织状态为:沉、浮、沉、沉、沉,第4条所述经纱与5条所述纬纱的交织状态为:沉、沉、沉、沉、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程熙谢焓伍嫣魏莉马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柯林福建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