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材料、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69759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材料、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该电极材料包括电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其中,粘结剂包括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质量比0~0.2:1),或者第一粘结剂和第三粘结剂(质量比0.05~0.3:1);第一粘结剂包括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材料、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极材料、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电解液)构成,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而进行充放电,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及高容量,可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的驱动电源。近年来,亦广泛应用在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
[0003]目前,二次电池的通常工业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的混合浆料,通过湿法涂布于电极集流体上。并且,现有技术中常在电极极片制备过程中加入有机助剂,其在烘干中挥发困难,易残留在电极极片中,从而造成界面阻抗增加、析理等风险。
[0004]正极常用的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PVDF),负极常用的粘结剂为丁苯橡胶(SBR)和/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涂布后需要烘箱进行烘干去除极片中溶剂,烘箱的占地面积较大(需50~60m2)、能耗大;且浆料凝胶易由于粘度反弹大、粘度波动、过滤不良从而堵塞滤芯,由于分散不良从而导致颗粒划痕、流体削薄等问题;粘结剂在干燥过程中上浮迁移,从而导致厚度方向分布不均、上层孔隙率降低,循环衰减快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材料、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该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和物料融合性,可采用准干法制备为电极极片,避免了目前电极极片制备中溶剂残留、浆料粘度反弹大、易在过滤时堵塞滤芯、电极材料分散不均匀、制备厚极片易开裂、降低二次电池能量密度等技术问题。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材料包括电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粘结剂包括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剂包括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与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物、乙烯与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所述粘结剂还包括第二粘结剂或第三粘结剂;
[0007]所述第二粘结剂包括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腈、丙烯酰胺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所述第一粘结剂与所述第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0~0.2:1;
[0008]所述第三粘结剂包括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

四氟乙烯

丙烯三元共聚物、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

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含氟丙烯酸酯树脂,所述第一粘结剂与所述第三粘结剂的质量比为0.05~0.3:1。
[0009]由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应用上述电极材料特别是其中的粘结剂,使得该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和物料融合性,避免了制备过程中粘结剂上浮、厚极片易开裂,避免了分层现象及脱模风险,从而可以制备得到厚极片。将该电极材料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极片,可提高
主材占比、增大电芯能量密度,并且具有提高锂离子传输能力、降低阻抗、提高倍率性能的优点。
[0010]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材料中,所述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5%。
[0011]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剂与第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0.01~0.2:1;所述第一粘结剂与第三粘结剂的质量比为0.1~0.3:1。
[0012]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材料中,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91~99.65%,所述导电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2~4%,所述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

5%。
[0013]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结剂所包含的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大于或等于300000。
[0014]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结剂所包含的共聚物中,通过极性基团之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三维交联网状结构。
[0015]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剂包括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导电炭黑Super P(SP)、乙炔黑、科琴黑(KB)、碳纤维、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导电石墨(例如KS

6、KS

15、SFG

6、MX

15等)。
[0016]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材料为用于正极的电极材料,其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粘结剂包括第一粘结剂和第三粘结剂。
[0017]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材料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93~99.65%,导电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2~4%,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3.3%。
[0018]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材料中,所述第一粘结剂与所述第三粘结剂的质量比为0.05~0.3:1。
[0019]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材料中,所述第一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0.3%,所述第三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3~3%。
[0020]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含锂磷酸盐、普鲁士蓝、层状氧化物。
[0021]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锂钴氧化物(例如LiCoO2)、锂镍氧化物(例如LiNiO2)、锂锰氧化物(例如LiMnO2、LiMn2O4)、锂镍钴氧化物、锂锰钴氧化物、锂镍锰氧化物、锂镍钴锰氧化物(例如LiNi1/3Co1/3Mn1/3O2,其简称为NCM333;LiNi
0.5
Co
0.2
Mn
0.3
O2,其简称为NCM523;LiNi
0.5
Co
0.25
Mn
0.25
O2,其简称为NCM211;LiNi
0.6
Co
0.2
Mn
0.2
O2,其简称为NCM622;LiNi
0.8
Co
0.1
Mn
0.1
O2,其简称为NCM811)、锂镍钴铝氧化物(例如LiNi
0.85
Co
0.15
Al
0.05
O2)及其改性化合物。
[0022]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含锂磷酸盐包括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磷酸铁锂(例如LiFePO4,其简称为LFP)、磷酸铁锂与碳的复合材料、磷酸锰锂(例如LiMnPO4)、磷酸锰锂与碳的复合材料、磷酸锰铁锂、磷酸锰铁锂与碳的复合材料。
[0023]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材料为用于负极的电极材料,其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粘结剂包括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
[0024]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材料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91.7~98.8%,导电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2~4%,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4.3%。
[0025]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材料中,所述第一粘结剂与所述第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0~0.2:1。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包括电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粘结剂包括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剂包括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

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四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乙烯

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所述粘结剂还包括第二粘结剂或第三粘结剂;所述第二粘结剂包括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腈、丙烯酰胺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所述第一粘结剂与所述第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0~0.2:1;所述第三粘结剂包括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

四氟乙烯

丙烯三元共聚物、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

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含氟丙烯酸酯树脂;所述第一粘结剂与所述第三粘结剂的质量比为0.05~0.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中,所述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剂与第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0.01~0.2:1;所述第一粘结剂与第三粘结剂的质量比为0.1~0.3: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中,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91~99.65%,所述导电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2~4%,所述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结剂所包含的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大于或等于30000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包括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导电炭黑Super P、乙炔黑、科琴黑、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石墨。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活性材料为正极活性材料,所述粘结剂包括第一粘结剂和第三粘结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含锂磷酸盐、普鲁士蓝、层状氧化物;优选地,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锂镍钴氧化物、锂锰钴氧化物、锂镍锰氧化物、锂镍钴锰氧化物、锂镍钴铝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陆雷王亚龙余林真胡长远邓凯明李世松戴顺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