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分层采气用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7526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分层采气用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脱硫箱,所述脱硫箱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脱硫箱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流机构,能够根据气体通入脱硫箱内部的速率改变气体通入的位置,从而避免窜气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设置降速机构,能够对进行脱硫的气体进行降速处理,并配合喷淋机构,将脱硫剂均匀的与经过降速处理之后的气体进行充分接触,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设备的脱硫效果,进而提高了天然气的纯净度,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的应用与操作。的应用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分层采气用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脱硫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分层采气用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生活中,智能分层采气是一种在多层气井中下入分采工具,分别对各层控制开采的工艺方法,可提高气藏的开发效益,提高气井单井产量,而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天然气井占有很高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探明的天然气总储量中硫化氢含量高于1%的天然气储量约占25%,因此对于对硫化氢含量高于1%的天然气进行脱硫处理是国内气田开采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对天然气进行脱硫处理存在诸多益处,比如减缓输气管道的腐蚀、提高天然气的热容量、减少对大气产生的污染、避免硫化氢中毒的发生等。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脱硫装置在对天然气进行脱硫处理时,常常需要同时对多个智能分层采气设备输送的气体进行脱硫操作,但是由于气体通入的速率不同,常常会出现窜气的情况发生,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从而影响脱硫效果,并且现有的脱硫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由于输送的气体流动速率较快,导致脱硫剂与气体之间无法充分的接触,从而极大的降低了脱硫效果,并且现有的脱硫装置内部缺乏脱硫剂喷淋机构,无法对脱硫剂进行均匀的喷洒,从而的降低了脱硫剂与气体之间的接触概率,不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分层采气用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分层采气用脱硫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脱硫箱,所述脱硫箱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脱硫箱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脱硫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脱硫箱内壁的两侧且位于转动杆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部延伸至固定盘的底部且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且位于横杆的上方等距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脱硫箱的底部远离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机构,所述脱硫箱的内部且位于导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降速机构,所述脱硫箱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脱硫箱的顶部且位于喷淋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放管,所述底板的顶部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混合机构。
[0007]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脱硫箱的底部远离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箱,所述导流箱的底部靠近脱硫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导流箱靠近脱硫箱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进气管的上方
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远离导流箱的一端均延伸至脱硫箱的内部,所述导流箱远离脱硫箱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导流箱的内部靠近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导流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延伸至导流箱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均与导流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均与分隔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的尺寸均大于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的尺寸,所述脱硫箱远离导流箱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管。
[0008]作为优选,所述降速机构包括第二转动轴,所述脱硫箱的内部且位于第二进气管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缓冲叶片,所述脱硫箱的外部且位于导流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传动盒,所述第二转动轴靠近传动盒的一端延伸至传动盒的内部且与传动盒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且位于传动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且位于第一从动齿轮的一侧套有扭力弹簧,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靠近扭力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柱,所述传动盒的内壁且位于第二转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柱,所述扭力弹簧靠近第一从动齿轮的一端搭接在第一限位柱的外侧,所述扭力弹簧远离第一从动齿轮的一端搭接在第二限位柱的外侧,所述传动盒内壁的一侧且位于第二转动轴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外侧的三分之一部位设置有齿牙,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外侧的齿牙部位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盒的顶部等距开设有散热孔。
[0009]作为优选,所述喷淋机构包括驱动盒,所述脱硫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的顶部靠近搅拌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驱动盒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脱硫箱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内部开设有分流槽,所述转动管的底部延伸至分流槽的内部,所述分流板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顶部延伸至分流槽的内部,所述转动管的顶部贯穿脱硫箱与驱动盒延伸至驱动盒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转动管的外侧且位于驱动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脱硫箱与搅拌箱之间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延伸至搅拌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旋转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混合机构包括第四伺服电机,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搅拌箱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搅拌箱内壁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搅拌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侧且位于固定套筒的下方等距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固定套筒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侧且位于固定套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远离第一搅拌轴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均与固定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底部均延伸至横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侧且位于横板的下方均等距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0011]作为优选,所述脱硫箱与搅拌箱内壁的底部均设置有十五度斜面,所述脱硫箱的
底部远离搅拌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管,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远离脱硫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料管,所述第一下料管与第二下料管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阀门。
[0012]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远离脱硫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注漏斗。
[0013]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箱的外侧且位于加注漏斗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气缸、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水泵、第四伺服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4]一种智能分层采气用脱硫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分层采气用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脱硫箱(3),所述脱硫箱(3)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脱硫箱(3)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远离第一伺服电机(4)输出轴的一端与脱硫箱(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蜗杆(6),所述脱硫箱(3)内壁的两侧且位于转动杆(5)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横杆(7),两个所述横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盘(8),所述固定盘(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9),所述第一转动轴(9)的底部延伸至固定盘(8)的底部且固定连接有蜗轮(21),所述蜗轮(21)与蜗杆(6)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9)的外侧且位于横杆(7)的上方等距固定连接有扇叶(10),所述脱硫箱(3)的底部远离第一伺服电机(4)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机构(11),所述脱硫箱(3)的内部且位于导流机构(11)的上方设置有降速机构(12),所述脱硫箱(3)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喷淋机构(13),所述脱硫箱(3)的顶部且位于喷淋机构(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放管(18),所述底板(1)的顶部远离固定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箱(14),所述搅拌箱(14)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混合机构(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层采气用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11)包括固定板(111),所述脱硫箱(3)的底部远离第一伺服电机(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1),所述固定板(1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箱(112),所述导流箱(112)的底部靠近脱硫箱(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13),所述导流箱(112)靠近脱硫箱(3)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进气管(11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14),所述第一进气管(113)与第二进气管(114)远离导流箱(112)的一端均延伸至脱硫箱(3)的内部,所述导流箱(112)远离脱硫箱(3)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进气管(113)与第二进气管(11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15),所述导流箱(112)的内部靠近连接管(1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16),所述导流箱(1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117),所述气缸(117)的活塞杆延伸至导流箱(112)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118),所述第一活塞(1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9),所述连接杆(1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1110),所述第一活塞(118)、第二活塞(1110)均与导流箱(11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118)、第二活塞(1110)均与分隔板(11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118)与第二活塞(1110)的尺寸均大于第一进气管(113)与第二进气管(114)的尺寸,所述脱硫箱(3)远离导流箱(112)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进气管(113)与第二进气管(11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管(1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分层采气用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速机构(12)包括第二转动轴(121),所述脱硫箱(3)的内部且位于第二进气管(114)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21),所述第二转动轴(121)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缓冲叶片(122),所述脱硫箱(3)的外部且位于导流箱(11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传动盒(123),所述第二转动轴(121)靠近传动盒(123)的一端延伸至传动盒(123)的内部且与传动盒(12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121)的外侧且位于传动盒(1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124),所述第二转动轴(121)的外侧且位于第一从动齿轮(124)的一侧套有扭力弹簧(125),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24)靠近扭力弹簧(1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柱(126),所述传动盒(123)的内壁且位于第二转动轴(1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柱(127),所述扭力弹簧(125)靠近第一从动齿轮(124)的一端搭接在第一限位柱(126)的外侧,所述扭
力弹簧(125)远离第一从动齿轮(124)的一端搭接在第二限位柱(127)的外侧,所述传动盒(123)内壁的一侧且位于第二转动轴(12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28),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129),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29)外侧的三分之一部位设置有齿牙,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29)外侧的齿牙部位与第一从动齿轮(124)啮合连接,所述传动盒(123)的顶部等距开设有散热孔(12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分层采气用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13)包括驱动盒(131),所述脱硫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盒(131),所述驱动盒(131)的顶部靠近搅拌箱(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132),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32)的输出轴延伸至驱动盒(13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133),所述脱硫箱(3)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管(134),所述转动管(1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板(135),所述分流板(135)的内部开设有分流槽(136),所述转动管(134)的底部延伸至分流槽(136)的内部,所述分流板(135)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137),所述雾化喷头(137)的顶部延伸至分流槽(136)的内部,所述转动管(134)的顶部贯穿脱硫箱(3)与驱动盒(131)延伸至驱动盒(131)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138),所述转动管(134)的外侧且位于驱动盒(1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139),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33)与第二从动齿轮(139)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孟平刘伟洲宋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洛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