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9744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包括液体组分A和粉体组分B;所述液体组分A为纯丙乳液和/或苯丙乳液;所述液体组分A的固含量为20~60%;所述粉体组分B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00~700份;砂:200~800份;憎水剂:0.3~3.0份;消泡剂:0.1~2.0份;纤维素醚:0.2~2.5份;所述液体组分A与粉体组分B的质量比为1:(2.5~4.5)。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界面剂能有效保证与带防腐涂层的钢结构基层表面的粘结,与钢结构在受力或温变的情况下协同应变能力更强,拉伸粘结强度更高,具有更好的耐久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住宅与传统住宅相比,在结构性能、使用功能、设计施工及综合造价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发展钢结构住宅不仅在推行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的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技术的进步,并有利于拉动冶金行业内需和促进节能环保型建材的开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方向之一。
[0003]围护系统是钢结构住宅重要的系统,它既要满足轻质的要求,又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还要满足防火性能、密封性能、热工性能、隔声性能、装饰性能的要求,是当前推广钢结构住宅的瓶颈之一,也是研究的核心。
[0004]围护系统要实现上述所述的多样功能,其构造上必然需要多种材料的组合,由于基层与覆面层材料间界面性状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的粘结强度往往达不到实际使用的要求,因此界面剂成为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界面剂作为围护系统基层与覆面层之间的连接层,它的拉伸粘结强度和柔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由于界面剂性能不足而造成的围护系统空鼓、脱落、粘结不良等问题层出不穷,而现有的添加了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单组份钢结构界面剂可以保证钢结构与围护系统在一般状态下的粘结性能,但钢结构相比于混凝土结构的一项优点在于更好的延性或应变能力,而单组份钢结构界面剂与钢结构在受力或温变较大的情况下协同应变能力较弱,可能导致界面剂产生裂纹,影响围护系统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中的界面剂与多种砂浆均具有良好的被粘结性能,且在温变或受力情况下协同应变能力更强,与带防腐涂层的钢结构表面亲和性更好,拉伸粘结强度更高,同时兼具相近的被粘结性能,且浸水、冻融及热处理后拉伸粘结强度下降更少,具有更好的耐久性能,可满足带防腐涂层的钢结构外墙使用环境的要求。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包括液体组分A和粉体组分B;
[0007]所述液体组分A为纯丙乳液或苯丙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液体组分A的固含量为20~60%;
[0008]所述粉体组分B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0009]水泥:200~700份;
[0010]砂:200~800份;
[0011]憎水剂:0.3~3.0份;
[0012]消泡剂:0.1~2.0份;
[0013]纤维素醚:0.2~2.5份;
[0014]所述液体组分A与粉体组分B的质量比为1:(2.5~4.5)。
[0015]优选的,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
[0016]优选的,所述砂为中砂,其细度模数为2.3~2.5,并筛除粒径大于2.36mm砂粒。
[0017]优选的,所述憎水剂为硅烷基类憎水剂。
[0018]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或聚醚类消泡剂。
[0019]优选的,所述纤维素醚为甲基纤维素醚、羟乙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或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上文所述的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液体组分A的制备步骤A)和粉体组分B的制备步骤B),其中,步骤A)和步骤B)不分先后顺序:
[0021]A)将纯丙乳液和/或苯丙乳液与水混合,获得固含量为20~60%的液体组分A;
[0022]B)将水泥、砂、憎水剂、消泡剂和纤维素醚在搅拌条件下混合,得到粉体组分B)。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上文所述的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在带有防腐涂层的钢结构外墙中的应用。
[0024]优选的,将所述液体组分A与粉体组分B按质量比为1:(2.5~4.5)搅拌均匀后,进行施工涂覆。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包括液体组分A和粉体组分B;所述液体组分A为纯丙乳液和/或苯丙乳液;所述液体组分A的固含量为20~60%;所述粉体组分B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00~700份;砂:200~800份;憎水剂:0.3~.0份;消泡剂:0.1~2.0份;纤维素醚:0.2~2.5份;所述液体组分A与粉体组分B的质量比为1:(2.5~4.5)。本专利技术中的水泥的作用在于通过初期的快速水化提供初始粘结强度,聚合物乳液成膜后与水泥的水化产物形成互穿网络结构,而水泥和聚合物乳液两种物质共同组成复合型胶凝材料体系比同体系的可再分散乳胶粉更加稳定;相比于添加了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单组份钢结构界面剂,乳液不仅提供更优的粘结性能,还可提供更低的压折比,即更优的柔性,而界面剂更优的柔性在钢结构建筑中可产生明显的优势,即界面剂与钢结构在受力或温变的情况下协同应变能力更强,极大地降低裂纹的产生,从而明显的提升界面剂的浸水、冻融及热处理等一系列耐久性能,从而进一步增强围护系统乃至钢结构整体的耐久性能;憎水剂能增强外墙用界面剂的防水性能并维持长期作用效果;消泡剂可消除界面剂拌和时产生的过多气泡,改善界面剂的表面状态,促进界面剂拉伸粘结强度提高;纤维素醚可改善界面剂的施工性能和保水性能,对界面剂粘结性能的提高起辅助作用。
[0026]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中的界面剂能有效保证与带防腐涂层的钢结构基层表面的粘结,并与保温砂浆、粘结砂浆、抹灰砂浆、防水砂浆等抹面材料之间具有良好被被粘结性能,较之单组份钢结构界面剂,该界面剂与钢结构在受力或温变的情况下协同应变能力更强,与带防腐涂层的钢结构表面亲和性更好,拉伸粘结强度更高,同时兼具相近的被粘结性能,且浸水、冻融及热处理后拉伸粘结强度下降更少,具有更好的耐久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包括液体组分A和粉体组分B;
[0028]所述液体组分A为纯丙乳液和/或苯丙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液体组分A的固含量为20~60%;
[0029]所述粉体组分B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0030]水泥:200~700份;
[0031]砂:200~800份;
[0032]憎水剂:0.3~.0份;
[0033]消泡剂:0.1~2.0份;
[0034]纤维素醚:0.2~2.5份;
[0035]所述液体组分A与粉体组分B的质量比为1:(2.5~4.5)。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液体组分A和粉体组分B的质量比优选为1:(2.5~4.5),更优选为1:(3~4),如1:2.5,1:2.8,1:3.0,1:3.5,1:4.0,1:4.5,优选为以上述任意数值为上限或下限的范围值。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液体组分A为聚合物乳液,优选为纯丙乳液和/或苯丙乳液,所述液体组分A的固含量优选为20~60%,更优选为25~55%,如20%、25%、30%、35%、40%、45%、50%、55%、60%,优选为以上述任意数值为上限或下限的范围值。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粉体组分B包括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包括液体组分A和粉体组分B;所述液体组分A为纯丙乳液和/或苯丙乳液;所述液体组分A的固含量为20~60%;所述粉体组分B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00~700份;砂:200~800份;憎水剂:0.3~3.0份;消泡剂:0.1~2.0份;纤维素醚:0.2~2.5份;所述液体组分A与粉体组分B的质量比为1:(2.5~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砂为中砂,其细度模数为2.3~2.5,并筛除粒径大于2.36mm砂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外墙用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憎水剂为硅烷基类憎水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外墙用界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胡立黎单银木单际华刘晓光应瑛张先进
申请(专利权)人: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