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禽养殖用自动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43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禽养殖用自动巡检机器人,包括方形管、第一限位座、行走底座、第一移动板、第一紧固螺栓、第一限位滚轮、第二限位滚轮、第二移动板、第二紧固螺栓、显示器、检测罩、滑轨、控制箱、支撑管、分隔板、固定杆、第二限位座、拉杆、挡罩、卡块、安装座、摆动杆、安装板、支撑腿和弹簧,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安装的第二限位滚轮和第一限位滚轮与鸡棚底部设置的行走轨道搭配使用,有利于对该装置的行走路线进行限位处理,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巡检精度,同时利用卡块对第二限位座进行限位处理,即可使控制箱与行走底座之间相对固定,有利于对行走底座进行拆装,便于对行走底座进行维修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禽养殖用自动巡检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使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家禽养殖用自动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养殖业主要包括牛、马、驴、骡、骆驼、猪、羊、鸡、鸭、鹅、兔、蜂等家畜家禽饲养业和鹿、貂、水獭、麝等野生经济动物驯养业。它不但为纺织、油脂、食品、制药等工业提供原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丰富食品,为农业提供役畜和粪肥,其中在养殖小鸡的过程中,通常将小鸡放置在鸡棚中进行统一饲养,但由于养殖小鸡的数量大,若人工检测小鸡的生长状态,易降低工作效率,因此通常采用自动巡检机器人对小鸡的生长状态进行检测,由于机器人中安装的行走底座在机器人进行自动巡检的过程中处于一直工作的状态,因此易导致行走底座发生损坏的现象,但现有的自动巡检机器人中安装的行走底座不利于拆装维修,进而降低了维修效率,同时当自动巡检机器人在巡检的过程中,易导致机器人的巡检路线发生偏移,降低了机器人的巡检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禽养殖用自动巡检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br/>[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禽养殖用自动巡检机器人,包括方形管(1)、第一限位座(2)、行走底座(3)、第一移动板(4)、第一紧固螺栓(5)、第一限位滚轮(6)、第二限位滚轮(7)、第二移动板(8)、第二紧固螺栓(9)、显示器(10)、检测罩(11)、滑轨(12)、控制箱(13)、支撑管(14)、分隔板(15)、固定杆(16)、第二限位座(17)、拉杆(18)、挡罩(19)、卡块(20)、安装座(21)、摆动杆(22)、安装板(23)、支撑腿(24)和弹簧(25),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底座(3)的顶端边缘处与方形管(1)的底端固定连接,行走底座(3)的顶端中心边缘处与支撑管(14)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行走底座(3)的顶端固定安装的弹簧(25)位于支撑管(14)的内部,弹簧(25)的顶端与分隔板(15)的底端四角固定连接,行走底座(3)的顶端中心四角分别与支撑腿(24)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腿(24)的顶端分别与安装板(23)的底端四角固定连接,且安装板(23)和支撑腿(24)的顶端分别位于安装座(21)的底端中心处开设的方形孔内部,且安装板(23)的俯视形状为方形,第二限位座(17)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座(21)的侧面,安装座(21)的顶端与第一限位座(2)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座(2)的底端中心边缘处开设有凹槽,且挡罩(19)的顶端位于该凹槽的内部,挡罩(1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拉杆(18),且拉杆(18)与第一限位座(2)通过螺旋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座(2)与拉杆(18)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第一限位座(2)的顶端与控制箱(13)的底端固定连接,控制箱(13)的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扶手,控制箱(13)的顶端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中心处分别嵌入安装有摄像头和指示灯,且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显示器(10),控制箱(13)的顶端中心处与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新炜余立扬王昊田曹鑫张贵潭包捷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木鸡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