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碳化硅单晶内部碳包体缺陷密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742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碳化硅单晶内部碳包体缺陷密度的装置,涉及碳化硅单晶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坩埚本体,坩埚本体上部设置有坩埚盖;坩埚盖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籽晶托,籽晶托下表面固定有碳化硅籽晶,碳化硅籽晶用于生长碳化硅晶体;坩埚本体内设置有碳化硅隔板,碳化硅隔板上分布有若干的孔隙,坩埚本体内底部设置有物料区,物料区用于放置碳化硅粉料,碳化硅隔板用于将碳化硅晶体和碳化硅粉料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具有孔隙的碳化硅隔板将呈分散状的碳化硅粉料和碳化硅晶体相隔离,阻止粉料中的残余碳随气流的扬升,从而降低碳化硅单晶中的碳包体缺陷密度。单晶中的碳包体缺陷密度。单晶中的碳包体缺陷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碳化硅单晶内部碳包体缺陷密度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化硅单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碳化硅单晶内部碳包体缺陷密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化硅单晶是制备射频功率器件、高压电力电子器件的新型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目前国际上主流的碳化硅单晶生长采用的是物理气相传输法。通常采用石墨材料作为坩埚,将碳化硅粉料放置于坩埚底部,碳化硅籽晶固定在坩埚顶部,利用底部与顶部存在的温度梯度,高温形成的Si(g)、C(g)、Si2C(g)、SiC2(g)等气相组份会在碳化硅籽晶处凝结生长,形成几十毫米厚的SiC单晶。
[0003]碳化硅单晶一般是在2200℃以上的高温下生长数十至上百小时得到,在这样一个高温环境下,碳化硅粉料中的Si组份会优先升华,而碳化硅粉料的尺度一般在几十微米至几毫米,经过晶体生长几十至上百小时的过程,碳化硅粉体区域会形成越来越多的残余碳颗粒及碳颗粒团聚物质。这些物质克服重力影响后,在晶体生长过程中有一部分会随着生长气流进入碳化硅单晶内部,形成尺度在微米级别的镶嵌碳包体缺陷,由于碳颗粒团簇等原因有时也可以发现毫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碳化硅单晶内部碳包体缺陷密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坩埚本体,坩埚本体上部设置有坩埚盖;坩埚盖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籽晶托,所述籽晶托下表面固定有碳化硅籽晶,所述碳化硅籽晶用于生长碳化硅晶体;所述坩埚本体内设置有碳化硅隔板,所述碳化硅隔板上分布有若干的孔隙,所述孔隙的孔径为0.1

50μm,所述坩埚本体内底部设置有物料区,所述物料区用于放置碳化硅粉料,所述碳化硅隔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开礼魏汝省李斌戴鑫李天范云靳霄曦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