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螨虫三防功能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19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抗螨虫三防功能面料,包括面料底层和面料面层,面料底层的底端设置有防螨面料层,面料底层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结构,防护结构的顶端设置有面料面层,面料底层、面料面层的两端均设置有耐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三防的效果,有效的起到了防水、防油以及防污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穿着时的舒适性,保持了穿着干爽、温暖的效果,通过设置有耐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增加面料底层与面料面层的耐磨效果,有效的防止长时间使用面料底层与面料面层之后出现磨损的情况,影响面料底层与面料面层长时间的使用效果。的使用效果。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螨虫三防功能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
,特别涉及一种抗螨虫三防功能面料。

技术介绍

[0002]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面料是服装的重要要素,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0003]为此,公开号为CN20337350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面料,属于纺织面料领域。该面料,由经纱一、经纱二和纬纱交叉编织构成,所述经纱一为75D/72F涤纶DTY丝,所述经纱二为75D/72F涤纶网络丝,所述纬纱为300D阳离子涤纶花捻丝,所述纬纱的密度为22根/厘米,由经纱一和经纱二组成的经向上的密度为42根/厘米。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面料,该面料色泽亮丽、手感柔和、透气性好,而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这也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时尚元素和面料发展方向。本面料适用于制作秋冬季节高档服装等;
[0004]上述的面料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0005]1、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起到防水、防油以及防污的效果;
[0006]2、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使用,边角会出此案磨损的情况,没有对边角起到较好的耐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螨虫三防功能面料,用以解决现有的面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起到防水、防油以及防污的效果的缺陷。
[0009](二)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螨虫三防功能面料,包括面料底层和面料面层,所述面料底层的底端设置有防螨面料层,所述面料底层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以及第三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设置于面料面层的底端,所述防护结构的顶端设置有面料面层,所述面料底层、面料面层的两端均设置有耐磨结构。
[0011]通过设置防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面料底层的三防功能,通过设置耐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面料底层与面料面层耐磨的效果,通过设置防螨面料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抗螨虫的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三防护层。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三防护层的底端与面料底层的顶端位于同一平面内。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实际为防水透气面料层,所述第二防护层实际为尼龙透气面料层,所述第三防护层实际为抗油面料层。
[0015]优选的,所述耐磨结构包括第一包层、线体以及第二包层,所述第一包层设置于面
料面层的顶端,所述第二包层设置于防螨面料层的底端,所述第一包层与第二包层的内部均设置有线体。
[0016]优选的,所述线体呈“S”形结构设计。
[0017]优选的,所述防螨面料层实际为亚麻层。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的抗螨虫三防功能面料,其优点在于:
[0020]通过设置有防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三防的效果,有效的起到了防水、防油以及防污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穿着时的舒适性,保持了穿着干爽、温暖的效果;
[0021]通过设置有耐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增加面料底层与面料面层的耐磨效果,有效的防止长时间使用面料底层与面料面层之后出现磨损的情况,影响面料底层与面料面层长时间的使用效果;
[0022]通过设置有防螨面料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面料底层与面料面层的抗螨效果,亚麻纤维的内部是中空,且富含氧气,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不给螨虫提供生存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面料底层;2、防护结构;201、第一防护层;202、第二防护层;203、第三防护层;3、面料面层;4、耐磨结构;401、第一包层;402、线体;403、第二包层;5、防螨面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实施例一
[003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螨虫三防功能面料,包括面料底层1和面料面层3,面料底层1的底端设置有防螨面料层5,在防螨面料层5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起到防螨的效果,面料底层1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结构2,防护结构2包括第一防护层201、第二防护层202以及第三防护层203,第一防护层201设置于面料面层3的底端,防护结构2的顶端设置有面料面层3,面料底层1、面料面层3的两端均设置有耐磨结构4,第一防护层20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防护层202,第二防护层202的底端设置有第三防护层203,第三防护层203的底端与面料底层1的顶端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防护层201实际为防水透气面料层,第二防护层202实际为尼龙透气面料层,第三防护层203实际为抗油面料层。
[0034]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防护层201的作用下可以增加防水效果,在第二防护层202作用下可以增加防污效果,在第三防护层203的作用下可以增加抗油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面料底层1与面料面层3的三防效果。
[0035]实施例二
[0036]本实施例还包括:耐磨结构4包括第一包层401、线体402以及第二包层403,第一包层401设置于面料面层3的顶端,第二包层403设置于防螨面料层5的底端,第一包层401与第二包层403的内部均设置有线体402,线体402呈“S”形结构设计。
[0037]本实施例中,通过线体402将第一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螨虫三防功能面料,包括面料底层(1)和面料面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底层(1)的底端设置有防螨面料层(5);所述面料底层(1)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结构(2),所述防护结构(2)包括第一防护层(201)、第二防护层(202)以及第三防护层(203),所述第一防护层(201)设置于面料面层(3)的底端;所述防护结构(2)的顶端设置有面料面层(3),所述面料底层(1)、面料面层(3)的两端均设置有耐磨结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螨虫三防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20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防护层(202),所述第二防护层(202)的底端设置有第三防护层(2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螨虫三防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护层(203)的底端与面料底层(1)的顶端位于同一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尔金森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