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高精度弹性挡圈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高精度弹性挡圈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型高精度弹性挡圈在一些船用装备中使用率逐渐增高,长寿命、耐腐蚀等要求使得这些大型弹性挡圈的材质通常采用有色金属锻件。区别于直径方向不等宽的常用小型弹性挡圈,大型弹性挡圈通常是直径方向宽度相等的开口环,其不仅对内孔与外圆尺寸要求高,对轴向厚度的精度要求更高,厚度公差要求达到0~0.03mm,粗糙度要求达到Ra0.8,需要进行平面磨削加工。磨床在平面磨削时,一般采用吸附式装夹或使用改造的卡爪式装夹,而且装夹的工件直径尺寸有限。由于材质为有色金属锻件,大型弹性挡圈通常为无磁或低磁材质,磨床无法吸附装夹,且大型弹性挡圈整体直径达到1000~2000mm、宽度小于20mm、厚度小于10mm,大直径、小厚度,易变形导致大型弹性挡圈无法使用磨床进行卡爪装夹。因此,大型弹性挡圈基本无法使用磨床进行磨削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高精度弹性挡圈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用于装夹弹性挡圈(3)的环形工装,环形工装包括环形底座(1)、开设在环形底座(1)上表面中间位置处的中间环形凹槽(11)、在环形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中间凹槽(11)的外侧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外弧形槽(14)、在环形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中间凹槽(11)的内侧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内弧形槽(13)、与每个内弧形槽(13)相配合的内侧弧形块(2)及与每个外弧形槽(14)相配合的外侧弧形块(4),外弧形槽(14)与中间环形凹槽(11)相连通,内弧形槽与(13)中间环形凹槽(11)相连通;外弧形槽(14)与内弧形槽(13)的个数相同且呈一一对应布置;环形底座(1)外缘面上且位于每个外环形槽(14)位置处均开设有至少两个与外调节螺栓(12)相配合的径向外螺栓孔,环形底座(1)内壁上且位于每个内环形槽(13)位置处均开设有至少两个与内调节螺栓(6)相配合的径向内螺栓孔,且径向内螺栓孔与内环形槽相连通,径向外螺栓孔与外环形槽相连通;环形底座(1)外圆面上且位于每两个外环形槽(14)之间加工有缺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高精度弹性挡圈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弧形槽(14)的深度大于中间环形凹槽(11)的深度,内弧形槽(13)的深度大于中间环形凹槽(11)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高精度弹性挡圈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弧形块2与外侧弧形块4的高度均不超过内环形槽(13)、外环形槽(14)的槽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高精度弹性挡圈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底座(1)的外圆面上焊接有多个耳座(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高精度弹性挡圈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具体为:1)弹性挡圈(3)粗加工结束后,放置在环形工装的中间环形凹槽(11)内;将内侧弧形块(2)放置在内环形凹槽(13)内、外侧弧形块(4)放置在外环形凹槽(14)内;在外侧弧形块(4)与弹性挡圈(3)之间、在内侧弧形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雄,邹泉,谢皓,刘亚,史晓戈,卢补青,刘国辉,郭伟锋,桂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