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47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两种冷却方式的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一种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包括有油冷却器管、出油口、进油口、冷凝管、刮除机构和冷却机构,油冷却器管前部左侧连通有出油口,油冷却器管内有外管和内管,油冷却器管前部右侧连通有进油口,油冷却器管的内管内连接有冷凝管,油冷却器管上设有用于除水垢的刮除机构,进油口上设有用于对油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液氮通过进水口注入至装料管内,将水注入至油冷却器管的内管内与冷凝管接触,使得液氮和冷却水对油进行冷却,以此实现了两种冷却方式的效果,冷却效果较好。冷却效果较好。冷却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换热
,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

技术介绍

[0002]压缩机在对气体压缩的过程中,需要持续的喷油以保证转子的润滑和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压缩机持续的作业容易将热能传给油,使得油温升高,为了控制油温,人们会使用油冷却器管对油进行冷却,但是,现有的油冷却器管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油冷却器管主要通过冷却水对油进行降温,但是这种冷却方式较为单一,冷却效果不佳,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油冷却器管。
[0003]我们设计了一种具有两种冷却方式的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以达到克服现有的油冷却器管在使用时冷却方式单一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两种冷却方式的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以克服现有的油冷却器管冷却方式单一的缺点。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包括有:
[0006]油冷却器管和出油口,油冷却器管前部左侧连通有出油口,油冷却器管内有外管和内管;
[0007]进油口,油冷却器管前部右侧连通有进油口;
[0008]冷凝管,油冷却器管的内管内连接有冷凝管;
[0009]刮除机构,油冷却器管上设有用于除水垢的刮除机构;
[0010]冷却机构,进油口上设有用于对油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刮除机构包括有:
[0012]气缸,油冷却器管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气缸;
[0013]滑动架,油冷却器管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气缸的伸缩杆与滑动架连接;
[0014]固定框,冷凝管左右两侧都均匀连接有固定框;
[0015]刮杆,同一水平线上的固定框之间转动式连接有刮杆,刮杆与冷凝管滑动式连接;
[0016]空间凸轮,刮杆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空间凸轮,滑动架与空间凸轮滑动式连接,气缸的伸缩杆带动滑动架移动,空间凸轮和刮杆转动。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冷却机构包括有:
[0018]装料管,进油口上连接有装料管;
[0019]进水口,装料管上侧安装有进水口;
[0020]出水口,装料管下侧安装有出水口。
[002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晃动液氮的晃动机构,晃动机构包括有:
[0022]导向杆,装料管顶部中间连接有导向杆;
[0023]搅动杆,导向杆上滑动式连接有搅动杆,搅动杆与装料管滑动式连接;
[0024]第一压缩弹簧,搅动杆与装料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绕在导向杆。
[002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震动刮杆的震动机构,震动机构包括有:
[0026]固定杆,冷凝管左右两侧都均匀连接有固定杆;
[0027]震动杆,固定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震动杆;
[0028]第二压缩弹簧,固定杆与在其上滑动的震动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绕在震动杆上;
[0029]凸球,刮杆左右两侧都均匀连接有凸球。
[003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震动杆内侧均连接有球体。
[003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过滤水垢的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包括有:
[0032]固定块,油冷却器管的内管内右部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块;
[0033]过滤网,固定块与油冷却器管的内管之间连接有过滤网。
[003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收集水垢的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有:
[0035]收集框,油冷却器管右部下侧连接有收集框,收集框与油冷却器管的内管连通;
[0036]封闭杆,收集框右侧滑动式连接有封闭杆;
[0037]拉伸弹簧,封闭杆与收集框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绕在封闭杆上。
[003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液氮通过进水口注入至装料管内,将水注入至油冷却器管的内管内与冷凝管接触,使得液氮和冷却水对油进行冷却,以此实现了两种冷却方式的效果,冷却效果较好;
[0039]2、通过刮杆转动带动凸球转动,使得转动的凸球与震动杆接触,震动杆向外侧移动,转动的凸球远离震动杆后,震动杆向内侧移动对刮杆进行敲击,以此实现了敲击的效果,避免水垢附着在刮杆上影响除水垢效果;
[0040]3、通过冷却水和水垢向右流动,使得水垢与过滤网接触,过滤网对水垢进行过滤,过滤完成的冷却水被抽出,以此实现了过滤水垢的效果,以便冷却水能再次被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5为本专利技术刮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6]图6为本专利技术刮除机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7]图7为本专利技术刮除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8]图8为本专利技术冷却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9]图9为本专利技术冷却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0]图10为本专利技术晃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1]图11为本专利技术晃动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2]图12为本专利技术震动机构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3]图13为本专利技术震动机构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4]图14为本专利技术震动机构的第三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5]图15为本专利技术震动机构的第四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6]图16为本专利技术阻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7]图17为本专利技术阻挡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8]图18为本专利技术收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9]图19为本专利技术收集机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油冷却器管,2、出油口,3、进油口,4、冷凝管,5、刮除机构,51、气缸,52、滑动架,53、空间凸轮,54、刮杆,55、固定框,6、冷却机构,61、装料管,62、进水口,63、出水口,7、晃动机构,71、导向杆,72、搅动杆,73、第一压缩弹簧,8、震动机构,81、固定杆,82、震动杆,83、第二压缩弹簧,84、凸球,9、阻挡机构,91、过滤网,92、固定块,10、收集机构,101、收集框,102、封闭杆,103、拉伸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6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62]实施例1
[0063]一种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现参考图1

图4,包括有油冷却器管1、出油口2、进油口3、冷凝管4、刮除机构5和冷却机构6,油冷却器管1前部左侧连通有出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其特征是,包括有:油冷却器管(1)和出油口(2),油冷却器管(1)前部左侧连通有出油口(2),油冷却器管(1)内有外管和内管;进油口(3),油冷却器管(1)前部右侧连通有进油口(3);冷凝管(4),油冷却器管(1)的内管内连接有冷凝管(4);刮除机构(5),油冷却器管(1)上设有用于除水垢的刮除机构(5);冷却机构(6),进油口(3)上设有用于对油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其特征是,刮除机构(5)包括有:气缸(51),油冷却器管(1)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气缸(51);滑动架(52),油冷却器管(1)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52),气缸(51)的伸缩杆与滑动架(52)连接;固定框(55),冷凝管(4)左右两侧都均匀连接有固定框(55);刮杆(54),同一水平线上的固定框(55)之间转动式连接有刮杆(54),刮杆(54)与冷凝管(4)滑动式连接;空间凸轮(53),刮杆(54)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空间凸轮(53),滑动架(52)与空间凸轮(53)滑动式连接,气缸(51)的伸缩杆带动滑动架(52)移动,空间凸轮(53)和刮杆(54)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其特征是,冷却机构(6)包括有:装料管(61),进油口(3)上连接有装料管(61);进水口(62),装料管(61)上侧安装有进水口(62);出水口(63),装料管(61)下侧安装有出水口(6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压缩机油冷却器管,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晃动液氮的晃动机构(7),晃动机构(7)包括有:导向杆(71),装料管(61)顶部中间连接有导向杆(71);搅动杆(72),导向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树辛刚邵芳辉乔江涛赖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