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熔炼收尘液中分离富集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640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熔炼收尘液中分离富集铼的方法,包括:铜熔炼收尘液电积脱铜、脱铜后液中和、萃取以及控制工艺过程的反应条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积工艺实现铜的产品化,通过脱铜和氧化钙中和使得溶液中铼可选择性萃取,最终以铼酸铵的形式富集铼;实现了收尘液中铼的富集回收以及收尘液中水的循环使用。集回收以及收尘液中水的循环使用。集回收以及收尘液中水的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熔炼收尘液中分离富集铼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冶炼伴生稀有金属的综合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铜熔炼收尘液中分离富集铼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硫化铜精矿冶炼过程中,冶炼烟气多采用旋风收尘、电收尘、布袋收尘等干法收尘后,再进行水雾湿法收尘,收尘后的烟气进入硫酸生产系统。进入硫酸生产系统后,烟气先淋洗降温,淋洗降温工序产生酸性淋洗水。伴生于铜精矿中的铼,在精矿冶炼过程中挥发进入烟气,随着烟气降温,大部分进入湿法收尘液,其余部分进入酸性淋洗水。收尘液与酸性淋洗水的区别主要在于,收尘液中铜含量达到40g/L以上,酸性淋洗水中铜含量低于1g/L以下。
[0003]针对铜精矿中伴生铼的回收,传统生产多采用选择性沉淀法、树脂吸附法、萃取法等,但以上方法均难以解决高铜铼比体系中铼的分离,因此,目前铜冶炼企业铼的回收,仅针对铜含量低于1g/L的酸性淋洗水,高铜收尘液中的铼未实现分离回收。
[0004]铜熔炼高铜收尘液中具有含铜、含酸高的特点,铜离子浓度达40~50g/L,硫酸含量达50~80g/L,采用硫化沉淀法,铜铼共沉,铜铼未分离;采用萃取法和树脂吸附法,因高铜含量的影响,铼萃取率低于20%。上述方法用于回收铼的效果差。
[0005]高铜体系回收铼的难点在于,铜含量高容易导致沉淀、萃取或树脂吸附过程,铼选择性很低,铜铼分离困难,要回收铼需先脱除铜以降低体系铜含量小于10g/L,而采用常规方法除铜,如置换法等,铼将和铜一起进入置换渣,且体系新引入的元素对铼的回收带来新的不利影响。
[0006]专利CN201510816681.3公开了一种从铜冶炼烟气湿法收尘液中提取铼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硫代硫酸钠将收尘液中的铜铼选择性沉淀,避免了大量砷等杂质的共沉淀,同时避免了传统工艺采用硫化钠等沉淀剂时硫化氢的产生问题。但是,该方法在铜铼共沉淀后,需进一步对共沉淀物料进行两段逆流浸出,浸出后得到含有铼的溶液(回收),铜进入浸出渣中,并未直接产出铜产品。所以,该工艺流程有价金属铜未实现产品化,且工艺流程相对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铜熔炼收尘液中分离富集铼的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铜熔炼收尘液中分离富集铼的方法,包括:(1)铜熔炼收尘液电积脱铜;(2)脱铜后液中和;(3)萃取。
[0010]具体过程包括:
[0011](1)铜熔炼收尘液进行电积脱铜:控制电积温度55℃~65℃,电流密度200~300A/
m2,得到电积铜产品,以及铜离子浓度为5~10g/L的脱铜后液;
[0012](2)将脱铜后液采用氧化钙中和,控制中和后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2~0.5mol/L,经过滤得到过滤后液,即将中和时产出的硫酸钙等固体物质过滤;
[0013](3)将过滤后液通入萃铼工序,采用N235萃取剂萃取过滤后液中的铼,其中采取逆流萃取,级数4

6级,控制温度25℃~35℃;负载有机相采用5~10%的氨水反萃,得到的反萃液为铼酸铵溶液,进入回收铼工序,萃余液返回铜冶炼烟气吸收工序,实现废水循环利用。
[0014]进一步地,所述铜熔炼收尘液成分包括:Cu 40~50g/L、H2SO
4 50~80g/L、Re 0.01~0.02g/L。
[0015]进一步地,所述N235萃取剂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N235(三辛胺)15~30%、异辛醇5%、磺化煤油65~80%,相比O/A(即N235萃取剂与过滤后液的体积比)为1:3~1:6。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反萃相比O/A(即负载有机相与氨水的体积比)为13:1~15:1。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铜熔炼高铜收尘液中分离富集铼的方法,针对铜含量较高(达到40g/L以上)铜熔炼收尘液,实现了高铜、高酸条件下铜收尘液中铜和铼的回收,其中,采用高铜收尘液电积脱铜

脱铜后液中和

萃取富集铼的工艺流程处理铜熔炼高铜收尘液,通过此工艺流程处理铜熔炼高铜收尘液可直接得到电积铜产品,铼富集液,实现水循环利用;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铜熔炼收尘液中分离富集铼的方法,电积脱铜工序中,脱铜后液中铜离子浓度需控制在5~10g/L,以此保证铜产品质量,铼不进入电积铜损失,同时达到萃取分离铼时铜含量不大于10g/L的技术要求;
[002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铜熔炼高铜收尘液中分离富集铼的方法,其中和工序中,采用氧化钙中和电积后液,钙形成硫酸钙渣,不会造成体系钙富集,使水循环利用具有可行性;同时控制中和后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2~0.5g/L,达到萃取分离铼的酸度要求;中和后液过滤分离硫酸钙渣;
[002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铜熔炼收尘液中分离富集铼的方法,萃取工序可将铼富集于反萃液中,萃余液继续返回铜熔炼烟气湿法收尘工序回用,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0022](5)本方法采用了电积脱铜工艺将溶液中的铜以电积铜的形式回收,采用氧化钙中和剂将收尘后液中砷等杂质元素沉淀进渣,得到较为纯净的含铼溶液,之后再回收利用铼。本专利技术处理工艺简单,可将高铜收尘液中的铜直接回收得到电铜,避免了现有技术铜和铼共同沉淀后再次分离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熔炼收尘液中分离富集铼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铜熔炼收尘液电积脱铜

脱铜后液中和

萃取的工艺路线实现了高铜收成液中铜的
产品化,实现了铼的分离富集(用于铼回收),收尘液中的水可返回利用于铜熔炼烟气收尘系统,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0026]实施例1
[0027]表1实例1所用铜熔炼高铜收尘液主要成份(g/L)
[0028]CuH2SO4Re42.2450.600.011
[0029]具体实施过程:1)将过滤后的上表所示铜熔炼高铜收尘液通入铜电积槽,电流密度200A/m2,温度55℃,得到电积铜产品(Cu>99%),脱铜后液中铜离子浓度为6.50g/L;脱铜后液用氧化钙中和,中和后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22mol/L。
[0030]2)过滤后将溶液通入萃取工序,N235萃取剂包括:N235 15%、异辛醇5%、磺化煤油80%,相比O/A为1:5,五级逆流萃取,温度30℃,萃余液中铼含量0.0051g/L;负载有机相采用6%的氨水反萃,反萃相比O/A为15:1,四级逆流反萃,反萃液为富铼液,其中铼含量为0.99g/L。
[0031]实施例2
[0032]表2实例2所用铜熔炼高铜收尘液主要成份(g/L)
[0033]CuH2S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熔炼收尘液中分离富集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铜熔炼收尘液进行电积脱铜:控制电积温度55℃~65℃,电流密度200~300A/m2,得到电积铜产品,以及铜离子浓度为5~10g/L的脱铜后液;(2)将脱铜后液采用氧化钙中和,控制中和后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2~0.5mol/L,经过滤得到过滤后液;(3)将过滤后液通入萃铼工序,采用N235萃取剂萃取过滤后液中的铼,其中采取逆流萃取,级数4

6级,控制温度25℃~35℃;负载有机相采用5~10%的氨水反萃,得到的反萃液进入回收铼工序,萃余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渊君苏玉娟陈彩霞卢苏君郑鹏宗红星冯艳赵淑琴陈国举马晶陈茜王玉芳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