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623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主体,该转运车主体内装有防护层垫;所述转运车主体的底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处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能够在所述空腔内上下移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分布有多个凸杆,各所述凸杆的一端向上穿过所述转运车主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防护层垫下方;所述转运车侧板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板在所述空腔内上下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机构带动活动板在腔内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凸杆对铺设在转运车主体内的防护层垫的底部进行撑动,使得转运车主体内防护层垫中所包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逐渐压实,减少转运车主体内物料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装载更多的物料进行转运处理。物料进行转运处理。物料进行转运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材料转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转运推车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材料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0003]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常会使用到相应的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建筑手推车),进而对特定的物料(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进行相关地转运处理;
[0004]目前传统转运车体内的空间一定,在对物料进行运输时,会直接堆叠在车体内,其中物料之间实质上还存在着大量的空隙未被填满利用,无法对车内储放空间进行充分使用,变相增加了物料转运的次数,增大了工人的工作量。
[0005]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建筑材料转运装置,从而有效改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具有能够对转运车体内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的特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主体以及安装在转运车主体一侧的车推把和设置在转运车主体两侧的转运车侧板,所述转运车主体内装有防护层垫;所述转运车主体的底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处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能够在所述空腔内上下移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分布有多个凸杆,各所述凸杆的一端向上穿过所述转运车主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防护层垫下方;
[0008]所述转运车侧板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板在所述空腔内上下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延杆、握杆、移动块和L形杆件,所述转运车侧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外延杆,且两个外延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握杆,外延杆靠近所述转运车侧板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移动块,所述转运车侧板中与外延杆端部和移动块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杆动槽和竖向槽口,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杆件,所述转运车侧板内与L形杆件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L形杆件通行的侧板内腔,所述L形杆件的一端穿出所述侧板内腔与所述活动板或所述凸杆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板和所述凸杆移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底面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多个排水漏孔,所述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活动板在所述空腔内左右移动,将所述排水漏孔露出和挡住。
[0011]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上方两边最外侧的凸杆处对称固定有两处限定杆,限定杆内贯穿有贯穿口,所述L形杆件底部的一端伸入贯穿口中。
[001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的表面与所述转运车主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且
各弹簧的顶端连接有横移块,横移块的截面为T形结构,且所述转运车主体上与横移块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动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块的顶部一体成型有限位圆杆,且所述转运车侧板中与所述限位圆杆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横通槽。
[0014]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垫的两侧均连接有衔接层垫,所述转运车侧板的内壁上固定有对称的两个定位杆块,所述防护层垫上与定位杆块对应的两侧壁面上分别设有与之匹配的一号卡口和二号卡口。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对侧面两个外延杆之间握杆的手持横移,在移动块移动至竖向槽口处时,上下移动握杆,带动L形杆件的部分进行上下移动,而后L形杆件底侧一端于限定杆内进行竖向移动,从而带动活动板机凸杆的部分进行同向运动,进而能够对铺设在转运车主体内的防护层垫的底部进行撑动,使得转运车主体内防护层垫中所包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逐渐压实,减少转运车主体内物料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装载更多的物料进行转运处理;
[0017]而在上述握杆连带着外延杆的横向运动中,活动板连带着凸杆移动,杆槽处的内顶侧会呈暴露状态,从而露出排水漏孔的部分,在后续对转运车主体内的冲洗操作时,转运车主体内底部残余的污水会通过露出的杆槽和排水漏孔排放至地面,并且配合两侧转运车侧板的外展设计,能够使得转运车主体在清洗后被快速通过晾干,便于对转运车体清洁后的二次使用。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处放大视图;
[0021]图3本专利技术中转运车主体的半剖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延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正向剖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中B处放大视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护层垫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转运车主体;2、转运车侧板;3、车推把;4、外延杆;9、空腔;10、活动板;12、防护层垫;13、衔接层垫;14、活动滚轮;15、凸杆;16、杆槽;17、排水漏孔;18、侧板内腔;19、定位杆块;20、握杆;21、限位圆杆;22、杆动槽;23、竖向槽口;24、移动块;25、横通槽;26、L形杆件;32、一号卡口;33、二号卡口;34、限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
[0029]参阅图1

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主体1以及转运车主体1一侧安装的车推把3和设置在转运车主体1两侧的转运车侧板2,转运车主体1内还装有防护层垫12;转运车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空腔9,空腔9处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活动板10和凸杆15,活动板10上分布有多个凸杆15,各凸杆15的一端向上穿过转运车主体1的底部并位于防护层垫12下方;转运车侧板2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板(10)在所述空腔(9)内上下移动,以此种方式对转运车主体1的内部进行振捣,使转运车主体1内的物料紧实(尤其是在运输垃圾时),调整转运车主体1内的装载空间。
[0030]参阅图1、图2、图4、图5和图6,调节机构包括外延杆4、握杆20、移动块24和L形杆件26,转运车侧板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外延杆4,且两个外延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握杆20,握杆20的外部套设有防滑套,进而防止滑手的情况出现,而外延杆4靠近转运车侧板2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移动块24,转运车侧板2中与外延杆4端部和移动块24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杆动槽22和竖向槽口23,外延杆4端部和移动块24在其内移动,同时移动块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杆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主体(1)以及安装在转运车主体(1)一侧的车推把(3)和设置在转运车主体(1)两侧的转运车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主体内装有防护层垫(12);所述转运车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空腔(9),所述空腔(9)处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能够在所述空腔(9)内上下移动的活动板(10),所述活动板(10)上分布有多个凸杆(15),各所述凸杆(15)的一端向上穿过所述转运车主体(1)的底部并位于所述防护层垫(12)的下方;所述转运车侧板(2)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板(10)在所述空腔(9)内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延杆(4)、握杆(20)、移动块(24)和L形杆件(26),所述转运车侧板(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外延杆(4),且两个外延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握杆(20),外延杆(4)靠近所述转运车侧板(2)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移动块(24),所述转运车侧板(2)中与外延杆(4)端部和移动块(24)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杆动槽(22)和竖向槽口(23),移动块(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杆件(26),所述转运车侧板(2)内与L形杆件(26)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L形杆件(26)通行的侧板内腔(18),所述L形杆件(26)的一端穿出所述侧板内腔(18)与所述活动板(10)或所述凸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远李文军孙克平胡中平卢文达聂俊王修杰徐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