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沉降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620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沉降监测装置,包括插设在土壤内的套筒,所述套筒分为上端部和下身部,所述套筒的下身部内竖直设有监测杆,所述套筒表面套设有保护筒,所述保护筒表面对称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卡块,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均滑动安装有顶杆,所述套筒的上端部内固定安装有筒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保护筒套设在套筒周围,然后在通过卡块、顶杆的相互配合,在安装筒盖时,通过带动顶杆竖直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两个卡块相互远离,使卡块卡入到土壤内,提高保护筒的稳定性,防止保护筒发生偏移,对监测装置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小数据偏差。减小数据偏差。减小数据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沉降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沉降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道路监测
迎来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在道路监测
中,道路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和时间的加剧,路面会产生不均匀的沉降,使路面高低不平,或路面开裂,更严重者造成路面坍塌,影响行驶的舒适性或对行车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道路沉降监测装置对路面进行监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被广泛的运用在监测装置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快速的对道路故障进行定位。
[0003]但是现有的监测装置大多数都是埋在地下,随着汽车不断对道路碾压,土壤会不断的挤压监测装置,导致监测装置发生偏移,造成数据偏差,并会对监测装置造成损坏,影响后期的使用,减小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现有的监测装置大多数都是埋在地下,随着汽车不断对道路碾压,土壤会不断的挤压监测装置,导致监测装置发生偏移,造成数据偏差,并会对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沉降监测装置,包括插设在土壤内的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分为上端部和下身部,所述套筒(1)的下身部内竖直设有监测杆(14),所述套筒(1)表面套设有保护筒(2);所述保护筒(2)表面对称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卡块(3),两个所述卡块(3)的纵截面均为梯形,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开设有与套筒(1)的上端部相连通的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均滑动安装有顶杆(4),两根所述顶杆(4)分别与两个卡块(3)的斜面端滑动接触,所述套筒(1)的上端部内固定安装有筒盖(5),所述筒盖(5)表面开设有圆柱槽,两根所述顶杆(4)分别插入在两个圆柱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块(3)远离顶杆(4)一面均固定安装有多根倒刺(6),多根所述倒刺(6)均插入到土壤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下身部表面对称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开设有滑孔,两个所述滑孔内均滑动安装有连接杆(7),两个所述连接杆(7)分别与两个卡块(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7)远离卡块(3)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块(8),两个所述弧形块(8)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夹块(9),多个所述夹块(9)分别插设在限位槽内,两个所述弧形块(8)之间固定安装有多根第一伸缩弹簧(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内均对称开设有定位槽(12),多个所述夹块(9)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块(11),多个所述定位块(11)分别插设在多个定位槽(1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下身部内转动安装有多根支杆(13),多根所述支杆(13)与套筒(1)的下身部连接处均固定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飞孔恒鲍艳王文正林雪冰张东亮鲍逸玮高胜雷张艳秋闫宏锦司典浩尤波涛郑烨鑫琚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