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595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乳酸薄膜至少包括一膜层;按重量份计,所述膜层的组分包括聚左旋乳酸树脂60~90份、增韧树脂10~20份、扩链剂0.5~1份、抗静电剂0.5~2份、稀土荧光材料0.000001~10份、爽滑剂0~5份以及抗粘连剂0~5份。该聚乳酸薄膜在特定光线的照射下能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如红荧光、绿荧光,使其具有防伪功能,且该聚乳酸薄膜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其在防伪包装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也以惊人的速度充斥着商品市场,为了有效预防假冒产品,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利益,各种防伪包装技术也应运而生。常见的防伪包装技术主要有包装结构防伪技术、油墨防伪技术、印刷防伪技术、包装材料防伪技术、激光打印和激光光刻技术等。
[0003]防伪塑料薄膜属于一种包装材料防伪技术,但是传统防伪塑料薄膜主要由难降解的石油基高分子材料合成,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0004]聚乳酸(简称PLA)是一种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得乳酸、再经过化学聚合而得到的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在堆肥条件下课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能够有效减轻环境负担。然而,使用不具备防伪功能的聚乳酸薄膜包装需要设置防伪标识加以识别的高附加值产品时,需另外再设置专门的防伪标识,如印刷防伪油墨或黏贴防伪标签,在增加了产品加工工序的同时还影响产品外观,且这种防伪技术容易被识破仿制,给消费者的权益带来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现有聚乳酸薄膜包装不具备防伪功能,其应用于需要设置防伪标识加以识别产品的包装时,需另外再设置专门的防伪标识,增加加工工序且影响产品外观,另外,这种防伪技术容易被识破仿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该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至少包括一膜层;按重量份计,所述膜层的组分包括聚左旋乳酸树脂60~90份、增韧树脂10~20份、扩链剂0.5~1份、抗静电剂0.5~2份、稀土荧光材料0.000001~10份、爽滑剂0~5份以及抗粘连剂0~5份。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增韧树脂为聚右旋乳酸与聚己内酯的嵌段共聚物、聚右旋乳酸与聚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聚右旋乳酸与聚酯多元醇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扩链剂为环氧官能化扩链剂、噁唑啉型扩链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剂为烷基甜菜碱、烷基磺酸盐、烷基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稀土荧光材料为稀土元素氧化物、稀土元素氟化物、稀土元素铝酸盐、稀土元素钨酸盐、稀土元素钒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稀土元素为钆、铽、锶、镧、铍、铥、铕、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爽滑剂为芥酸酰胺、油酸酰胺类、聚乙烯蜡、有机硅油中的至
少一种;所述抗粘连剂为滑石粉、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铝、氧化镁、铝硅酸镁、粘土、硅藻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微珠中的至少一种。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4]按配方比例,将膜层中的组分熔融共混挤出,制得待拉伸的薄膜;对所述待拉伸的薄膜进行双向拉伸处理,制得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
[0015]在一实施例中,对双向拉伸处理后的薄膜进行热定型处理,而后依次对薄膜进行冷却处理和表面电晕处理,使其表面的电晕值>52dyn。
[0016]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其在特定光线的照射下能发出特定颜色的光,使用该薄膜包装需要防伪的产品时,无需另外设置防伪标识,仅通过特定光线照射薄膜观察是否有特定颜色光即可判断产品的真伪;该防伪手段具有一定的隐藏性,仅凭肉眼和手感触摸难以找到防伪方式,且需通过专用仪器鉴别真伪,增大了仿制成本,使得该聚乳酸薄膜在防伪包装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18]同时,该聚乳酸薄膜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安全环保。
[0019]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单层膜层的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的结构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双层膜层的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的结构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00聚乳酸薄膜110第一膜层120第二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
范围。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理解,除本专利技术中明确如此定义之外。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100,其方案如下:
[0028]该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左旋乳酸薄膜100至少包括一膜层;按重量份计,所述膜层的组分包括聚左旋乳酸树脂60~90份、增韧树脂10~20份、扩链剂0.5~1份、抗静电剂0.5~2份、稀土荧光材料0.000001~10份、爽滑剂0~5份以及抗粘连剂0~5份。
[0029]具体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100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0030](1)按配方比例,将膜层中的组分熔融共混挤出,制得待拉伸的薄膜;其中,将膜层中的组分投入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熔融温度为130℃~200℃。
[0031](2)对所述待拉伸的薄膜进行双向拉伸处理;其中,拉伸温度为95℃~115℃,拉伸倍率为(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膜层;按重量份计,所述膜层的组分包括聚左旋乳酸树脂60~90份、增韧树脂10~20份、扩链剂0.5~1份、抗静电剂0.5~2份、稀土荧光材料0.000001~10份、爽滑剂0~5份以及抗粘连剂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树脂为聚右旋乳酸与聚己内酯的嵌段共聚物、聚右旋乳酸与聚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聚右旋乳酸与聚酯多元醇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环氧官能化扩链剂、噁唑啉型扩链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烷基甜菜碱、烷基磺酸盐、烷基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伪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荧光材料为稀土元素氧化物、稀土元素氟化物、稀土元素铝酸盐、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艺娟李智尧陈曦贾露廖贵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