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气泄露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586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报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气泄露报警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氢气泄露报警装置,包括安装罩等;加氢枪上套设有安装罩,安装罩呈漏斗状,安装罩的开口朝向加氢枪的输出端,安装罩上嵌入式安装有氢气检测单元,安装罩外表面安装有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安装罩内侧面设有导通氢气的空气流动机构,安装罩外侧面设有氢气回收机构。通过设置安装罩与限流罩可对加氢枪泄露出来的氢气进行导流,防止氢气扩散到外界造成安全隐患,当氢气检测器检测出氢气时,说明氢气已泄露,便会通过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员采取应急措施。员采取应急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气泄露报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报警器
,尤其涉及一种氢气泄露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研究表明,从能量利用的角度分析,高压储氢是最为经济合理的选择,而由此也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问题。高压氢气一旦发生泄漏,很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汽车加氢站作为高压氢气储存较为集中的区域,其安全性必须受到高度的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氢气泄露报警装置,该种报警器设置在加氢枪上,能够吸收泄露出来的氢气,同时减少氢气的扩散。
[0004]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氢气泄露报警装置,包括安装罩、氢气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报警单元、空气流动机构和氢气回收机构,加氢枪上套设有安装罩,安装罩呈漏斗状,安装罩的开口朝向加氢枪的输出端,安装罩上嵌入式安装有氢气检测单元,安装罩外表面安装有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安装罩内侧面设有导通氢气的空气流动机构,安装罩外侧面设有氢气回收机构。
[0005]作为优选,空气流动机构包括限流罩和第一风扇,安装罩内侧面环绕式固接有限流罩,限流罩呈漏斗状,安装罩与限流罩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与氢气检测器相通,限流罩上方开设有导气口,导气口与空腔相通,限流罩上安装有第一风扇,安装罩上开设有与第一风扇相适应的开口,第一风扇与空腔相通。
[0006]作为优选,氢气回收机构包括固定框、储氢金属片、挡气环和第二风扇,安装罩内侧面间隔均匀安装有四个第二风扇,安装罩外侧面间隔均匀固接有四个固定框,固定框上安装有储氢金属片,固定框与第二风扇的大小相对应,安装罩与固定框之间环绕式滑动连接有挡气环,挡气环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口,以实现第二风扇与储氢金属片相通。
[0007]作为优选,还包括紧贴机构,紧贴机构包括固定环、折叠环和软磁环,安装罩的开口处沿周向固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上可拆卸地设有折叠环,折叠环上固接有软磁环。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自动挡气机构,自动挡气机构包括双轴电机、绕线轮、固定块、绕线块和拉绳,安装罩外侧面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通过键连接有绕线轮,挡气环上固接有若干个固定块,固定框的两侧固接有绕线块,拉绳一端绕在绕线轮上,一端穿过绕线块固接在固定块上,两个绕线轮转动方向一致,形成一收一放的状态。
[0009]作为优选,还包括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轴座、固定轴和防护盖,固定框的一侧上对称固接有轴座,两个轴座之间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防护盖。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扶手和软套,安装罩上固接有扶手,扶手上套设有软套。
[0011]作为优选,挡气环为塑形材料。
[0012]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0013]1、通过设置安装罩与限流罩可对加氢枪泄露出来的氢气进行导流,防止氢气扩散到外界造成安全隐患,当氢气检测单元检测出氢气时,说明氢气已泄露,便会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报警单元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0014]2、当滑动挡气环使第二风扇与储氢金属片相通时,氢气便会被导通到储氢金属片上,储氢金属片可对氢气进行吸收储存,防止氢气扩散到外界。
[0015]3、安装罩的开口处设置的折叠环和软磁环能够更加贴合汽车,使得加氢口处形成更加密闭的空间,有效防止氢气的泄露。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空气流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氢气回收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氢气回收机构的部分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氢气回收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紧贴机构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挡气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挡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防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_安装罩,2_氢气检测单元,201_控制单元,202_报警单元,3_空气流动机构,301_限流罩,302_导气口,303_第一风扇,4_氢气回收机构,401_固定框,402_储氢金属片,403_挡气环,404_第二风扇,5_紧贴机构,501_固定环,502_折叠环,503_软磁环,6_自动挡气机构,601_双轴电机,602_绕线轮,603_固定块,604_绕线块,605_拉绳,7_防护机构,701_轴座,702_固定轴,703_防护盖,801_扶手,802_软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氢气泄露报警装置,参照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安装罩1、氢气检测单元2、控制单元201、报警单元202、空气流动机构3和氢气回收机构4,加氢枪上套设有安装罩1,安装罩1呈漏斗状,安装罩1的开口朝向加氢枪的输出端,安装罩1上嵌入式安装有氢气检测单元2,安装罩1外表面安装有控制单元201和报警单元202,安装罩1内侧面设有导通氢气的空气流动机构3,安装罩1外侧面设有氢气回收机构4。
[0031]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空气流动机构3包括限流罩301和第一风扇303,安装罩1内侧面环绕式焊接有限流罩301,限流罩301呈漏斗状,安装罩1与限流罩301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与氢气检测器2相通,限流罩301上方开设有导气口302,导气口302与空腔相通,限流罩301上安装有第一风扇303,安装罩1上开设有与第一风扇303相适应的开口,第一风扇303与空腔相通。
[0032]参照图1和图4

图6所示,氢气回收机构4包括固定框401、储氢金属片402、挡气环403和第二风扇404,安装罩1内侧面间隔均匀安装有四个第二风扇404,安装罩1外侧面间隔均匀固接有四个固定框401,固定框401上安装有储氢金属片402,固定框401与第二风扇404的大小相对应,安装罩1与固定框401之间环绕式滑动连接有挡气环403,挡气环403为塑形材料,挡气环403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口,以实现第二风扇404与储氢金属片402相通。
[0033]当使用加氢枪对汽车进行加氢时,安装罩1会贴附在汽车的加氢口处,使得加氢口处形成密闭空间,若氢气从加氢枪逸出时,氢气流入到限流罩301内,并从导气口302进入到安装罩1与限流罩301之间形成空腔内,这时氢气检测单元2就会检测出氢气泄露了,控制单元201便会控制报警单元202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滑动挡气环403,同时,控制单元201便会控制第一风扇303和第二风扇404开启,当挡气环403的开口滑动使第二风扇404与储氢金属片402相通时,限流罩301及空腔中的氢气将被导通到储氢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气泄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罩、氢气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报警单元、空气流动机构和氢气回收机构,加氢枪上套设有安装罩,安装罩呈漏斗状,安装罩的开口朝向加氢枪的输出端,安装罩上嵌入式安装有氢气检测单元,安装罩外表面安装有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安装罩内侧面设有导通氢气的空气流动机构,安装罩外侧面设有氢气回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气泄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流动机构包括限流罩和第一风扇,安装罩内侧面环绕式固接有限流罩,限流罩呈漏斗状,安装罩与限流罩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与氢气检测器相通,限流罩上方开设有导气口,导气口与空腔相通,限流罩上安装有第一风扇,安装罩上开设有与第一风扇相适应的开口,第一风扇与空腔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气泄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氢气回收机构包括固定框、储氢金属片、挡气环和第二风扇,安装罩内侧面间隔均匀安装有四个第二风扇,安装罩外侧面间隔均匀固接有四个固定框,固定框上安装有储氢金属片,固定框与第二风扇的大小相对应,安装罩与固定框之间环绕式滑动连接有挡气环,挡气环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口,以实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芯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