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557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温装置,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高分子材料层和第二高分子材料层,所述第一高分子材料层和所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之间构成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被配置为呈部分地包裹所述第二流道设置,包括较高部和较低部,流体在流经所述第一流道时受重力作用从较高部流入较低部,还包括输入流道,所述输入流道下部设置有用以输入流体的输入端,所述输入流道仅与所述第一流道的所述较高部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内还设置有用以输出流体的输出端。提高了热交换面积,而且结构相比于现有方案更简单,能够使用更少的接头配件,从而降低了成本。从而降低了成本。从而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调节
,特别指一种调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诸如野外勘探、骑行、电焊作业、矿洞作业、海上平台作业等极限高温或低温场景下,人体会因为体温无法得到保障而出现诸如热射病、失温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危害生命安全。因而针对体温保持的调温服饰成为了业内越来越受到青睐的产品。目前,制冷服或制暖服一般基于流体材料进行对流从而对人体需要的位置进行调温处理,亦或者通过相变材料进行吸热从而达到制冷或制暖的目的。如公开号为CN10376395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所公布的运动员的冷却和加热系统、装置和方法,以及如公开号为CN11197273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所公布的智能控制温度服装,均公开了由两层高分子材料层热压而成的蓄液层,以及设置在蓄液层内的多个供流体流动的空腔,利用流体循环进行热交换。
[0003]但是,上述方案均存在着以下问题:1、CN10376395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中公布的方案,采用自上至下的流道设计,会在各个流道的拐角处上方形成漏点,流体在经过拐角处时直接落入下一级流道,从而无法经过这些漏点,也就形成了热交换面积不足的现象;2、CN11197273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中公布的方案,采用自下而上的流道设计,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先方案中的问题,但是流体在流道中流动的阻力过大,相应地需要更大功率的电磁阀或电泵进行驱动,耗能也就更高,体积也更大,成为了制约智能控制温度服装发展的桎梏。因此,如何提出一种体积更为小巧、耗能更低且热交换面积更大的调温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可应用多场景的调温装置及系统。
[0005]技术方案:一种调温装置,包括:
[0006]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高分子材料层和第二高分子材料层,所述第一高分子材料层和所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之间构成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包括:
[0007]从上至下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之间通过分隔条分隔,且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水平侧至少一端处连通;
[0008]所述第一流道被配置为呈部分地包裹所述第二流道设置,包括较高部和较低部,流体在流经所述第一流道时受重力作用从较高部流入较低部,还包括输入流道,所述输入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之间,所述输入流道下部设置有用以输入流体的输入端,且所述输入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隔绝,所述输入流道仅与所述第一流道的所述较高部连通;
[0009]所述第二流道内还设置有用以输出流体的输出端。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流道至少水平一侧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分
别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且所述第三流道的顶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且所述凸起部内设置有呈竖直状的分隔条,用以在所述凸起部底端分隔所述凸起部,并使得所述第一流道输送的流体堆集于所述凸起部内靠近第一流道的一侧,再流入另一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流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下方的回流部,所述回流部被分隔条分隔成S型水道,且所述回流部的一端连通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道。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道内设置有输出仓,所述输出仓四周呈封闭,仅留底部开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输出仓内设置有所述输出端,所述输出仓的上方被配置为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的连通处。
[0013]进一步地,所述较低部有两个,分设于所述较高部两侧,对应地所述第一流道的水平两侧端均与所述第二流道两侧连通,且所述第一流道内顶端对应所述输入流道处设有用以分流所输入流体的分流引导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引导器被配置为呈对准所述输入流道设置的上大下小的凸起端,所述凸起端的两侧用以分别引导所输入流体向所述凸起端的两侧流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端被设置还至少包括两个,分别呈倒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内对应所述输入流道连通处的两侧。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分子材料层被设置为贴近穿戴者的一层,所述第一高分子材料层靠近所述穿戴者的一面还固定连接有网眼布材料层。
[0017]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管路上还设置有电磁阀,用以将所述输出端的流体输入所述输入端。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道上还设有可被打开的旋盖,用以在打开状态下向所述第二流道内投入冷/暖介质。
[001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调温装置,通过将流体通道分设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并通过将第一流道呈部分包裹第二流道,从而形成较高部和较低部,利用较高部和较低部之间流体的重力势能,形成流体自由下落,从而无需较大的输入功率即可完成调温装置内的流体循环,而且通过设置输入流道,并将输入流道设置在第一流道下方,流体在循环时须先填满输入流道,再进入第一流道,则避免了循环时从上至下地完全依赖重力流动从而导致的易出现漏点的现象发生,提高了热交换面积,而且结构相比于现有方案更简单,能够使用更少的接头配件,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调温装置的衣服本体部分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调温装置的调温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调温装置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
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的术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操作/对象与另一个实体/操作/对象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操作/对象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5]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0026]参见图1

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调温装置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调温装置,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高分子材料层和第二高分子材料层,所述第一高分子材料层和所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之间构成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之间通过分隔条分隔,且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水平侧至少一端处连通;所述第一流道被配置为呈部分地包裹所述第二流道设置,包括较高部和较低部,流体在流经所述第一流道时受重力作用从较高部流入较低部,还包括输入流道,所述输入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之间,所述输入流道下部设置有用以输入流体的输入端,且所述输入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隔绝,所述输入流道仅与所述第一流道的所述较高部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内还设置有用以输出流体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流道至少水平一侧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分别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且所述第三流道的顶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且所述凸起部内设置有呈竖直状的分隔条,用以在所述凸起部底端分隔所述凸起部,并使得所述第一流道输送的流体堆集于所述凸起部内靠近第一流道的一侧,再流入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下方的回流部,所述回流部被分隔条分隔成S型水道,且所述回流部的一端连通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玲曾文峰曹勇蒋汉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人本国际科技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