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属微粒陷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43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微粒陷阱,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内设有多个格栅条,任意相邻两个格栅条之间为间隔槽;每一个所述格栅条上均具有一与金属微粒的飞来方向相对的斜面,使金属微粒能够落入所述金属微粒陷阱的间隔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格栅条沿斜角切除形成斜面,避免了金属微粒在格栅条间发生的连续跳跃,可以让金属微粒以角度直接飞入微粒陷阱底部,提高了陷阱捕获效果。提高了陷阱捕获效果。提高了陷阱捕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金属微粒陷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金属微粒陷阱。

技术介绍

[0002]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和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具有输送容量大、电能损耗低、结构紧凑和可靠性高等优点,成为特殊环境下(水电送出、穿山越江、地下管网等)替代电缆和架空线的首选方案,其电压等级不断提高,GIS的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GIL长度也逐年增加。
[0003]然而,在GIS和GIL的生产运输、装备运行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金属微粒污染物。由于金属微粒污染物的几何形状多样,易造成电场畸变,进而引发局部放电甚至绝缘事故。且金属微粒会造成GIS/GIL系统绝缘性能降低。交流设备下金属微粒运动相对平缓,直流设备下金属微粒在腔体內部运动剧烈,对腔体内壁、高压导杆以及绝缘子造成危害。
[0004]为了治理腔体内的金属微粒危害,工程应用中在靠近绝缘子处放置一个微粒陷阱,用于捕获腔体内运动的金属微粒。微粒陷阱多种多样,但主要作用是屏蔽电场,即陷阱下方的电场强度很小,不足以使陷阱下方的金属微粒起跳,从而对设备造成二次损伤。但传统的栅格微粒陷阱槽间会有平台,金属微粒存在一定几率在平台间发生连续跳跃而不被陷阱捕获,最终与盆式绝缘子发生碰撞或吸附于盆式绝缘子上,对设备绝缘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捕获GIS/GIL内的自由金属微粒,避免金属微粒在陷阱上方连续弹跳从而对设备的绝缘性能发生影响的新型金属微粒陷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微粒陷阱,包括:
[0008]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内设有多个格栅条,任意相邻两个格栅条之间为间隔槽;每一个所述格栅条上均具有一与金属微粒的飞来方向相对的斜面,使金属微粒能够落入所述金属微粒陷阱的间隔槽内。
[0009]可选的,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板和所述第二纵板之间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多个格栅条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板、所述第二纵板、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围合成的空间内。
[0010]可选的,所述多个格栅条均有间隔并列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杆和/或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与所述格栅条上的斜面相同的斜面。
[0012]可选的,所述格栅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纵板和所述第二纵板。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所述格栅条均为弧形,且弧度相同。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纵板和所述第二纵板背离金属微粒的飞来方向的一侧的边缘设
有支撑部。
[0015]可选的,所述主体框架和所述格栅条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0016]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将格栅条沿斜角切除形成斜面,避免了金属微粒在格栅条间发生的连续跳跃,可以让金属微粒以直接飞入微粒陷阱底部,提高了陷阱捕获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新型金属微粒陷阱的立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新型金属微粒陷阱的剖面结构图。
[0021]图3为金属微粒陷阱电场强度仿真结果示意图。其中,图3(a)为传统的格栅微粒陷阱电场强度仿真结果,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新型金属微粒陷阱的电场强度仿真结果。
[0022]图4为传统的格栅陷阱实验布置示意图。其中,图4(a)为加压前示意图,图4(b)为加压结束后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新型金属微粒陷阱实验布置示意图。其中,图5(a)为加压前示意图,图5(b)为加压结束后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拿去陷阱后,陷阱底部的金属微粒分布图。其中,图6(a)为传统的格栅陷阱,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新型金属微粒陷阱。
[0025]图7为传统的格栅陷阱的剖面结构图。
[0026]其中:1

主体框架;2

格栅条;3

间隔槽;4

第二横杆;5

斜面;6

第一纵板;7

第二纵板;8

第一横杆;9

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
[0029]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30]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
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它们的组。
[003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3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微粒陷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1),所述主体框架(1)内设有多个格栅条(2),任意相邻两个格栅条(2)之间为间隔槽(3);每一个所述格栅条(2)上均具有一与金属微粒的飞来方向相对的斜面(5),使金属微粒能够落入所述金属微粒陷阱的间隔槽(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粒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纵板(6)和第二纵板(7),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板(6)和所述第二纵板(7)之间的第一横杆(8)和第二横杆(4),所述多个格栅条(2)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板(6)、所述第二纵板(7)、所述第一横杆(8)和所述第二横杆(4)围合成的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微粒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格栅条(2)均有间隔并列设置。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振宇辛伟峰马德英王栋陈泰羽高克利律方成马康颜湘莲董曼玲黄印王胜辉郭磊付海金耿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