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锅的自动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536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锅的自动清洗方法,它包括有以下阶段:预先设定自动清洗工作时间的自动清洗时间设定阶段;选择自动清洗功能的自动清洗选择阶段;根据动清洗选择阶段,加热电磁锅内部工作一定时间的加热阶段;当饭锅内部的温度在自动清洗阶段的工作时间之内达到一定温度时,停止加热的加热停止阶段;加热停止阶段后开启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排出饭锅内部蒸气的蒸气排出阶段。有益效果是可选择不经过焖饭过程的自动清洗功能,使锅内只放入水后排出加热的蒸气,排出的蒸气压力较以往的米和食物一起复合炊事时,排出的蒸气压力高,能有效除去电磁阀内部的异物。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电磁锅的内锅里只加入水后,利用加热的蒸气清洗,除了清洗功能之外还有消毒的功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电磁锅的专利技术,特别是关于可自动清洗在电磁锅炊事时排出蒸气的电磁阀的电磁锅自动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电磁锅采用工作线圈产生的磁力线,通过锅时导通涡电流而加热的方式做炊事功能。电磁锅的基本加热原理是当工作线圈导通电流时,磁性体加热室由电磁加热的方式来加热,由此在加热室内部可进行炊事。为了满足喜欢吃黏米饭的人们的需要,电磁锅在加热室内保持压力炊事。根据上述原理烹调的电磁锅具有烹调时间快、提供多样的口味、用电效率高的优点。下面具体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电磁锅的加热控制方法。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磁锅加热控制的控制结构框图。如图所示,电磁锅加热控制结构它包括有用户输入料理菜单信号的信号输入部10,认知在信号输入部10选择的料理菜单后,根据已设定的烹调方法控制料理进行的控制部30。在做饭的炊事过程中,所述控制部30在蒸气排出过程时控制蒸气的排出周期。另外,电磁锅设有通气孔,使电磁锅的锅盖盖上时,连通饭锅的内部和外部,而且在蒸气排出过程时,使加热室内部的蒸气向外部排出,通气孔由电磁阀80的驱动来开闭。电磁阀80在控制部30的控制下由电磁阀驱动部40来开闭,电磁阀80大致可分成控制/排出整体型和控制/排出分体型。电磁阀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在炊事时,慢慢开启把内锅压力维持在一定压力的压力保持功能;另一种是做晚饭后完全开启自动排出压力使锅盖容易开启的自动压力排出功能。电磁锅还具备有显示部50和定时器70,显示部50跟信号输入部一起设置在电磁锅外侧面显示出目前的料理进行状态等,所述定时器70在进行料理时检查所需的时间。电磁锅还具有加热源驱动部60和温度传感器20,加热源驱动部60在控制部30的控制下驱动工作线圈,提供炊事过程中所需的热量,温度传感器20在做料理时检测加热室内部的温度。如上构成的电磁锅的运转过程如下。用户把米和水放入到加热室内部后,盖上锅盖并设定压力,由此准备工作完成。然后,用户通过信号输入部选择料理菜单,在控制部30里认知选择的料理菜单。根据选择的料理菜单,控制部30从存储器读出已设定的炊事工程程序,并且根据所读出的炊事程序控制进行炊事过程。炊事过程是依次进行一次性泡开大米的泡米过程,1次加热所述泡开的米的1次加热过程,2次加热过程,烧开过程,焖饭过程以及蒸气排出过程。另外,蒸气排出过程结束后进行保温过程。而且,在控制部30控制各过程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温度等,同时加热源驱动部60驱动工作线圈,产生炊事过程所需的热量。另外,显示部50显示现在正进行的料理状态,温度传感器20检测加热室内部的温度,使其成为所述控制部30控制炊事过程的依据。图2是现有技术的电磁锅的炊事过程的运转控制流程图。首先,当输入炊事开始信号(第100阶段),电源导通的同时电磁阀里也导通电源(第110阶段);感知锅里的大米容量后判断几人份(第120阶段)。而且,根据第120阶段的相应的份数进行加热(第130阶段);当达到沸点加热初始点(第140阶段)时进行焖饭工作(第150阶段)。焖饭工作进行一段时间后,为了向外部排出饭锅内部的蒸气,控制部30驱动电磁阀驱动部40,使电磁阀80开启(第160阶段)。在160阶段中,连通饭锅内部和外部的通气孔开启,向外排出加热室内部的蒸气。由于电磁阀80开启,饭锅里的饭水以及米糠等异物的一部分通过电磁阀80排出当经过指定时间,控制部30驱动电磁阀驱动部40,使电磁阀80关闭。而且根据控制部30控制,连通加热室内部和外部的通气孔封闭,由此蒸气排出停止。最终结果,通过电磁阀80向外部排出的一部分异物停留在电磁阀80内部。这样的工作反复进行到内锅的压力下降到指定值以下为止。当饭锅内部的蒸气压力达到制定值以下的时候,炊事工程结束,进行保温过程。当电磁阀80向外部排出蒸气的时候,这样的基准电磁锅蒸气压力是0~0.5大气压左右。电磁锅(电饭锅)在进行炊事过程时,通过阀装置向外排出蒸气。此时,饭水和米糠等异物一点点堆积在阀内部。若这种电磁阀80内部积异物的情况长时间继续反复,最终电磁阀被异物堵住。所以,以往电磁锅长时间反复使用的时候,电磁阀内部堆积异物,不能通过电磁阀有效排出蒸气,不安全,也不够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除去电磁阀内部堆积异物的电磁锅自动清洗方法。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其中它包括有以下阶段预先设定自动清洗工作时间的自动清洗时间设定阶段;饭锅内倒入水后,选择自动清洗功能的自动清洗选择饭锅内倒入水后,选择自动清洗功能的自动清洗选择阶段;根据动清洗选择阶段,加热电磁锅内部工作一定时间的加热阶段;当饭锅内部的温度在自动清洗阶段的工作时间之内达到一定温度时,停止加热的加热停止阶段;加热停止阶段后开启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排出饭锅内部蒸气的蒸气排出阶段。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可选择不经过焖饭过程的自动清洗功能,电磁锅内锅内只放入水后排出加热的蒸气,所以排出的蒸气压力较以往的米和食物一起复合炊事时,排出的蒸气压力高。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部蒸气为0.5~2大气压较以往的内部蒸气压力高,所以能有效除去电磁阀内部的异物。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电磁锅的内锅里只加入水后,利用加热的蒸气清洗,所以除了清洗功能之外还有消毒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磁锅蒸气排出的控制结构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电磁锅蒸气排出的运转控制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锅控制蒸气排出的运转控制流程图。图中10信号输入部20温度传感器30控制部40电磁阀驱动部50显示部60加热源驱动部70定时器80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锅自动清洗方法。电磁锅一般具有炊事、保温、用杂粮及糙米做饭等的复合炊事功能,在电磁锅上附加自动清洗功能是本专利技术所为。在本专利技术中,电磁锅内部里倒入的工作介质不是米以及其他食物,而是只放入水后进行清洗。为了防止用户没有准确了解清洗模式的使用方法而错误使用,根据用户的选择周期性清洗阀内部的程序设定为只需格式的引导就能转换到清洗模式的按键输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是只需同时输入两个以上功能键就能转换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清洗功能。即,当按住一个功能键后持续一定时间时转换为自动清洗功能。参照附图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结构,而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锅蒸气排出的运转控制流程图。首先,饭锅里倒入水后选择自动清洗功能(第200阶段)。此时,选择自动清洗功能,同时输入为进行自动清洗功能的工作时间。或者,由于选择自动清洗功能,已设定的工作时间同时输入到控制部30里。在第200阶段中,根据选择的自动清洗功能的信号传输到控制部30里,控制部30了加热饭锅运转加热源驱动部60。此时,由于加热源驱动部60驱动,电磁锅开始加热,同时因电磁阀80里导通电源电磁阀80保持关闭的状态(第210阶段)。控制部30判断自动洗涤功能进行的加热时间是否达到已设定的时间,而且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控制电磁阀80开启或关闭(第220阶段)。根据所述第220阶段中的判断,若加热时间没有达到设定时间,就判断温度传感器20感知的温度是否达到根据自动清洗功能设定的设定温度(第230阶段)。而且,根据第230阶段的判断,控制部30控制电磁阀80的开启或关闭。所以,在第230阶段中,当温度传感器20感知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锅的自动清洗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有以下阶段:预先设定自动清洗工作时间的自动清洗时间设定阶段;饭锅内倒入水后,选择自动清洗功能的自动清洗选择阶段;根据动清洗选择阶段,加热电磁锅内部工作一定时间的加热阶段; 当饭锅内部的温度在自动清洗阶段的工作时间之内达到一定温度时,停止加热的加热停止阶段;加热停止阶段后开启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排出饭锅内部蒸气的蒸气排出阶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镇旭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