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的规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5339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的辅助设计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的规划方法,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道路的路径规划受经验影响、无法量化其影响因素导致规划方案不能较好地满足工程实际需求的问题。该方法,首先,根据塔基位置信息和道路信息,确定施工便道的起点、终点和施工区域,建立栅格网络;然后,确定各格栅点的地形成本代价和用地成本代价;接着,以施工便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作为源点和目标点,以地形成本因子和用地成本因子构建格栅点的权值,以权值差异构建代价,采用最短路径算法,计算获得连接源点和目标点的最优路线,作为施工便道的规划路线。作为施工便道的规划路线。作为施工便道的规划路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的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的辅助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的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输电线路施工,通常采用人力、畜力的方式运输输电基塔的构件,而随着特高压等技术的推广,传统的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于构件的大型化、重型化。因此,开发一种以“机械为主、人力为辅”的机械化工程施工模式,实现全部工序的机械化作业,对建设世界一流电网、提高输电线路建设安全性、效益和效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0003]而相对于传统的方式,机械化施工需要道路修筑、环境保护、特殊措施等专项配套方案,若工程前期考虑不足,将会导致工程实施中机械化应用困难。现有的机械化施工,施工便道的道路修筑方案,通常由设计人员或施工管理人员依靠经验在二维地形图上进行选择,由于二维地图的直观性和小范围地形的精度不够,造成道路修筑方案不能满足工程实际需求,现场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调整方案导致返工,使得施工成本和工期都不断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输电线路设计中基塔的位置信息以及输电线路所在区域已有道路的信息,确定施工便道的起点、终点和施工区域;在所述施工区域建立栅格网络,且所述栅格网络中的栅格点包含起点和终点;S2、根据施工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计算获得栅格网络中各栅格点的坡度,并根据预设的对应各地形等级的地形成本因子,基于各栅格点的坡度所确定的各栅格点的地形等级,对各栅格点的地形成本代价进行赋值;根据施工区域的遥感影像,对栅格网络中各栅格点对应的地物进行识别,并根据预设的对应各用地类型的用地成本因子,按各栅格点的地物类型所确定的各栅格点的用地类型,对各栅格点的用地成本代价进行赋值;S3、以施工便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作为源点和目标点,以地形成本代价和用地成本代价构建格栅点的权值,以权值差异构建格栅点间连边的代价,采用最短路径算法,计算获得连接源点和目标点的最优路线,作为施工便道的规划路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首先,根据输电线路设计中基塔的位置信息以及输电线路所在区域已有道路的信息,确定施工便道的起点和终点;然后,以起点和终点的连线作为参考线,根据预设的距离,沿垂直于连线的方向分别向两侧平移参考线,获得两侧对应的施工区域的边界线;最终,通过起点、终点及两侧边界线确定施工便道的施工区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分类判断地形的起伏程度,并根据地形的起伏程度设置栅格网络的步长距离;所述地形分类包括:平原、高原、盆地、丘陵或山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针对平原、高原或盆地,栅格网络步长设置为5m;针对丘陵或山地,步长默认设置为3m。5.如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据栅格点的坡度确定栅格点在施工区域的地形分类下的地形等级;所述施工区域的地形分类包括:平原、高原、盆地、丘陵或山地。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施工便道的起点和终点计算施工区域的总体坡度,并基于总体坡度确定施工区域的地形分类。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总体坡度和终点高程值,按如下标准确定施工区域的地形分类:平原:总体坡度≤10
°
,0m≤终点高程值≤500m;高原:总体坡度≤10
°
,终点高程值>500m;盆地:总体坡度≤10
°
,终点高程值<0m;丘陵:总体坡度>10
°
,0m≤终点高程值≤500m;山地:总体坡度>10
°
,终点高程值>500m。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施工便道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总体坡度确定施工区域的地形分类,总体坡度≤10
°
,则地形分类为平原、高原或盆地;总体坡度>10
°
,则地形分类为丘陵或山地;根据栅格点的坡度确定栅格点在施工区域的地形分类下的地形等级,针对平原、高原或盆地,划分为0
°
<Slope≤2
°
、2
°
<Slope≤4
°
、4
°
<Slope≤6
°
、6
°
<Slope≤8
°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力郭镭丁笋蒋伟李伟文康肖健一刘玉然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北京博超时代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