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19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装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电容器芯子和电容器引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内腔,内腔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几形杆,弹性几形杆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限位滑槽,滑块固定设置于弹性几形杆的底端两侧,滑块的侧壁与限位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在电容器芯子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腔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弹性几形杆,并且弹性几形杆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滑动组件,当第一壳体受到外部的撞击力时,通过滑动组件和弹性几形杆的作用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加强壳体本身的结构,对内部的电容器芯子进行保护。护。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封装
,具体为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尺寸不断的缩小,它的产品内部电路尺寸也必须同步缩小,产品小型化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设计工程师在空间受限的设计中完成合适的解决方案带来了新的设计难题。为了满足紧凑型电子设备日益严格的尺寸要求,有些时候只能改变一些传统的电子元器件的布局方式,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要牺牲部分元器件的电气性能,来满足空间布局的需求。
[0003]现有的对薄膜电容器进行封装时,结构产品密封不严,没有很好的绝缘密封效果,并且电容器芯子外部的壳体自身的强度结构不能够对内部的电容器芯子进行很好的保护,当收到外部的撞击力时,壳体内部的电容器芯子很容易收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装结构,通过在电容器芯子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腔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弹性几形杆,并且弹性几形杆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滑动组件,当第一壳体受到外部的撞击力时,通过滑动组件和弹性几形杆的作用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加强壳体本身的结构,对内部的电容器芯子进行保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装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电容器芯子和电容器引脚,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几形杆,所述弹性几形杆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限位滑槽,所述滑块固定设置于弹性几形杆的底端两侧,所述滑块的侧壁与限位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槽开设于第二壳体的外侧内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通过固定组件与盖板的内侧相卡合。
[0006]优选的,所述弹性几形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弹性几形杆均匀设置于内腔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面一体成型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与限位滑槽的内壁相抵触。
[0008]优选的,所述弹性几形杆的顶面粘贴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第一壳体的内壁相抵触。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盖板的侧壁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环形卡槽和环形卡块,所述环形卡槽开设于第一壳体的底端内部,所述环形卡槽与环形卡块相卡合。
[0011]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壁粘贴有第二绝缘密封圈,所述卡槽与环形卡槽相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两侧内部居中处对称开设有引脚孔,所述引脚孔的内壁与电容器引脚的外壁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引脚孔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引脚孔相连通,所述环形槽的内径大于引脚孔的内径。
[0014]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绝缘密封圈,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圈的内壁与电容器引脚的外壁相抵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装结构,电容器芯子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内腔的内部均匀设置多个弹性几形杆,可加强壳体自身的结构强度,并且加强对第二壳体内部的电容器芯子的保护,通过在弹性几形杆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滑动组件,当第一壳体受到外部的撞击力时,第一壳体将受到的撞击力传送给多个弹性几形杆,由于弹性几形杆的两端底部的滑块与限位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且限位滑槽的长度大于滑块的长度,当弹性几形杆受到外力时,外部的力可使得弹性几形杆的底端两侧的滑块向两侧的限位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可抵消一部分的撞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对第二壳体的本体进行保护,从而对第二壳体内部的电容器芯子进行加强保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壳体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内腔;4、电容器芯子;5、弹性几形杆;6、电容器引脚;7、滑块;8、限位滑槽;9、限位块;10、盖板;11、卡槽;12、环形卡槽;13、环形卡块;14、引脚孔;15、第一绝缘密封圈;16、第二绝缘密封圈;17、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装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电容器芯子4和电容器引脚6,电容器芯子4安装于第二壳体2的内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设置有内腔3,内腔3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几形杆5,弹性几形杆5设置有多个,多个弹性几形杆5均匀设置于内腔3的内部,通过在内腔3的内部设置多个弹性几形杆5,可加强壳体自身的结构强度,加强对第二壳体2内部的电容器芯子4的保护,弹性几形杆5的顶面粘贴有缓冲垫17,缓冲垫17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相抵触,通过在弹性几形杆5的顶面
粘贴有缓冲垫17,且缓冲垫17自身拥有的弹性作用具有缓冲作用;
[0026]弹性几形杆5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滑块7和限位滑槽8,滑块7固定设置于弹性几形杆5的底端两侧,滑块7的侧壁与限位滑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滑槽8开设于第二壳体2的外侧内部,滑块7的顶面一体成型设置有限位块9,限位块9的侧壁与限位滑槽8的内壁相抵触,通过在滑块7的顶面一体成型设置有限位块9,可对滑块7的滑动进行限位,防止滑块7滑出限位滑槽8的内部,通过在弹性几形杆5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滑动组件,当第一壳体1受到外部的撞击力时,第一壳体1将受到的撞击力传送给多个弹性几形杆5,由于弹性几形杆5的两端底部的滑块7与限位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且限位滑槽8的长度大于滑块7的长度,当弹性几形杆5受到外力时,外部的力可使得弹性几形杆5的底端两侧的滑块7向两侧的限位滑槽8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可抵消一部分的撞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对第二壳体2的本体进行保护,从而对第二壳体2内部的电容器芯子4进行加强保护;
[0027]第一壳体1的底端通过固定组件与盖板10的内侧相卡合,第一壳体1的底端内部开设有卡槽11,卡槽11的内壁与盖板10的侧壁滑动连接,固定组件包括环形卡槽12和环形卡块13,环形卡槽12开设于第一壳体1的底端内部,且环形卡槽12开设于第一壳体1的底面四边的居中处,环形卡块13设置于盖板10的内壁四边的居中处,环形卡槽12与环形卡块13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装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电容器芯子(4)和电容器引脚(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设置有内腔(3),所述内腔(3)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几形杆(5),所述弹性几形杆(5)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7)和限位滑槽(8),所述滑块(7)固定设置于弹性几形杆(5)的底端两侧,所述滑块(7)的侧壁与限位滑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槽(8)开设于第二壳体(2)的外侧内部,所述第一壳体(1)的底端通过固定组件与盖板(10)的内侧相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几形杆(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弹性几形杆(5)均匀设置于内腔(3)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的顶面一体成型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的侧壁与限位滑槽(8)的内壁相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几形杆(5)的顶面粘贴有缓冲垫(17),所述缓冲垫(17)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相抵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绝缘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陈强陈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美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