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506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和壳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冲洗牵引机构,所述冲洗牵引机构由牵引泵、冲洗泵、进料管、出料管、直管、连接头、软管、防护筒、隔板和输送管组成,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牵引泵和冲洗泵,所述牵引泵进料端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冲洗泵出料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冲洗泵进料端与牵引泵出料端均连接有直管,所述进料管远离牵引泵的一端与出料管远离冲洗泵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和防护筒,且隔板和防护筒均有多组,所述隔板内开设有通孔,且通孔有两组,通过冲洗牵引机构来方便在耳鼻喉内镜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牵引冲洗,从而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从而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从而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耳内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临床治疗,手术中经常需要在耳道这样狭小的通道里使用电钻进行磨骨,传统器械钻头旋转时如操作不慎容易损坏耳内镜,而且冲洗和吸引是连接在不同装置上,手术中需要频繁更换器械,重复磨骨

冲洗

吸引

磨骨不断循环操作,效率低下,目前没有一种专门的器械解决上述情况。
[0003]专利号CN201821221326.7公布了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不改变传统耳科电钻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护钻头,并且可持续冲洗磨骨时生成的骨粉及负压吸引骨粉、血液、冲洗液,提高手术效率。
[0004]该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存在以下弊端:1、不能有效的在耳鼻喉内镜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牵引冲洗;2、在对患者进行牵引冲洗时,不能有效的对患者进行磨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和壳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冲洗牵引机构,所述冲洗牵引机构由牵引泵、冲洗泵、进料管、出料管、直管、连接头、软管、防护筒、隔板和输送管组成,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牵引泵和冲洗泵,所述牵引泵进料端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冲洗泵出料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冲洗泵进料端与牵引泵出料端均连接有直管,所述进料管远离牵引泵的一端与出料管远离冲洗泵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和防护筒,且隔板和防护筒均有多组,所述隔板内开设有通孔,且通孔有两组,所述壳体外侧壁表面开设有牵引孔和冲洗孔,所述壳体内周与防护筒外周之间设置有输送管,且输送管有两组,所述输送管与连接头之间设置有软管。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动机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动机构,所述电动机构由电机、转轴、支撑轴承、连接筒、连接杆和钻头组成,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筒,所述隔板中心与壳体内均设置有支撑轴承,所述连接筒螺合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筒的一端设置有钻头;通过电动机构来方便在患者进行牵引冲洗时,对患者进行磨骨,从而有效的提高该装置功能的多样性,减小在手术过程中,频繁更换手术器械所浪费的时间,提高手术的工作效率,通过促使壳体内的电机通电运作,电机运作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转动带动连接筒转动,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的多组支撑轴承,方便对转轴和连接筒的旋转进行支撑,连接筒转动带动连接
杆和钻头进行旋转,从而方便对患者进行磨骨,连接筒与连接杆和钻头之间通过螺合连接的方式,螺合的方向与电机旋转的方向相反,从而有效的防止钻头从连接筒上发生脱落的可能性,同时也方便对使用的钻头进行更换,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的多组隔板和防护筒,能有效的把电动机构与冲洗牵引机构分隔开,从而互不干扰。
[000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周安装有把手;通过在壳体外周安装的把手,通过手持把手,方便对壳体进行操控,从而方便对患者进行手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外侧壁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通过在箱体外侧壁表面设置的控制面板,方便对箱体内部机构的运作进行操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冲洗牵引机构来方便在耳鼻喉内镜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牵引冲洗,从而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在对患者手术过程中,通过促使箱体内的冲洗泵通电运作,冲洗泵运作通过直管吸取冲洗液,从而促使冲洗液通过直管的引导进入出料管内,然后经过出料管的引导通过连接头进入软管内,再经过软管的引导进入壳体内的输送管中,通过在壳体外侧壁表面设置的冲洗孔,能方便对冲洗液进行排放,从而方便对患者进行手术的部位进行冲洗,从而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在冲洗完成过后,可以促使箱体内的牵引泵通电运作,牵引泵运作会通过壳体外侧壁表面设置的牵引孔,来方便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牵引,手术过程中也可以开启牵引泵,从而方便对手术部位进行牵引,吸取手术部位所产生的血液或者其他杂质,也可以对冲洗液冲洗下来的污水进行吸取,促使污水通过牵引孔进入壳体中的输送管内,然后经过输送管、软管和连接头进入进料管中,然后经过进料管的引导再通过直管的引导,方便对污水进行排放,一般牵引冲洗都是分开操作,以此来达成一体化操作的目的,从而有效的节省更换医疗器械所消耗的时间,通过在箱体外侧壁表面设置的控制面板,方便对箱体内部机构的运作进行操控,通过此机构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不能有效的在耳鼻喉内镜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牵引冲洗的问题;通过电动机构来方便在患者进行牵引冲洗时,对患者进行磨骨,从而有效的提高该装置功能的多样性,减小在手术过程中,频繁更换手术器械所浪费的时间,提高手术的工作效率,通过促使壳体内的电机通电运作,电机运作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转动带动连接筒转动,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的多组支撑轴承,方便对转轴和连接筒的旋转进行支撑,连接筒转动带动连接杆和钻头进行旋转,从而方便对患者进行磨骨,连接筒与连接杆和钻头之间通过螺合连接的方式,螺合的方向与电机旋转的方向相反,从而有效的防止钻头从连接筒上发生脱落的可能性,同时也方便对使用的钻头进行更换,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的多组隔板和防护筒,能有效的把电动机构与冲洗牵引机构分隔开,从而互不干扰,通过在壳体外周安装的把手,通过手持把手,方便对壳体进行操控,从而方便对患者进行手术,通过此机构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在对患者进行牵引冲洗时,不能有效的对患者进行磨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的箱体内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的壳体内部
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箱体;2、壳体;3、冲洗牵引机构;301、牵引泵;302、冲洗泵;303、进料管;304、出料管;305、直管;306、连接头;307、软管;308、防护筒;309、隔板;310、通孔;311、冲洗孔;312、牵引孔;313、输送管;4、电动机构;401、电机;402、转轴;403、支撑轴承;404、连接筒;405、连接杆;406、钻头;5、把手;6、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如图1

3所示,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内镜手术耳科电钻冲洗吸引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冲洗牵引机构(3),所述冲洗牵引机构(3)由牵引泵(301)、冲洗泵(302)、进料管(303)、出料管(304)、直管(305)、连接头(306)、软管(307)、防护筒(308)、隔板(309)和输送管(313)组成,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牵引泵(301)和冲洗泵(302),所述牵引泵(301)进料端连接有进料管(303),所述冲洗泵(302)出料端连接有出料管(304),所述冲洗泵(302)进料端与牵引泵(301)出料端均连接有直管(305),所述进料管(303)远离牵引泵(301)的一端与出料管(304)远离冲洗泵(302)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头(306),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隔板(309)和防护筒(308),且隔板(309)和防护筒(308)均有多组,所述隔板(309)内开设有通孔(310),且通孔(310)有两组,所述壳体(2)外侧壁表面开设有牵引孔(312)和冲洗孔(311),所述壳体(2)内周与防护筒(308)外周之间设置有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美娜甄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元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