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撞击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488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撞击报警装置,包括桩体、支撑体、底座和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架,所述支撑体的左端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体的右端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四个角均设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两端均设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套筒一一对应,所述报警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声音报警器、导电弹片和导电板,所述导电弹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端设有所述导电板安装在左上端的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导电弹片和导电板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防护架被撞击时会提醒车主将要撞上桩体,从而避免车主进一步撞上桩体,降低了充电桩被撞毁的风险。降低了充电桩被撞毁的风险。降低了充电桩被撞毁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撞击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撞击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桩体一般安装在车位上,当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时,便会将车开到车位上,存在着桩体被撞击的风险,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撞击报警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撞击报警装置,用于卷放充电电缆,包括桩体、支撑体、底座和报警装置,所述支撑体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桩体安装在所述支撑体的上端,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架,所述支撑体的左端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体的右端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四个角均设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两端均设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套筒一一对应,所述报警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声音报警器、导电弹片和导电板,所述导电弹片和导电板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导电弹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左上端的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导电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端,所述导电弹片和导电板相匹配。
[0006]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闪光灯,所述报警闪光灯安装在桩体的上端,所述报警闪光灯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光照传感器和灯条,所述光照传感器和灯条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架的后端设有第一灯槽,所述灯条安装在所述第一灯槽内,所述第一灯槽的槽口盖有可透光的灯盖,所述光照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
[0008]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第二防护架,所述第二防护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前端,所述第二防护架的四个角均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与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前端设有第一挡块。
[0009]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若干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护架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撞击报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申请设有报警装置,通过第一防护架被撞击时会向前移动,使得导电板和导电弹片相接触,则控制器会使得声音报警器通电响起,从而提醒车主将要撞上桩体,从而避免车主进一步撞上桩体,降低了充电桩被撞毁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控制器的控制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包括:100、底座;200、支撑体;210、弹簧;300、桩体;310、报警闪光灯;400、第一防护架;410、支撑杆;420、第一支撑块;421、导电板;430、第一挡块;500、第一支撑架;510、支撑套筒;520、第一支撑柱;521、导电弹片;530、光照传感器;700、第二防护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撞击报警装置,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0018]参见附图的图1

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控制器的控制示意图,
[0019]优选实施例。
[002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撞击报警装置,用于卷放充电电缆,包括桩体300、支撑体200、底座100和报警装置,所述支撑体200安装在所述底座100的中部,所述桩体300安装在所述支撑体200的上端,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架400,所述支撑体200的左端设有第一支撑架500,所述支撑体200的右端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防护架400的四个角均设有支撑杆410,所述第一支撑架500和第二支撑架的两端均设有支撑套筒510,所述支撑杆410与所述支撑套筒510一一对应,所述报警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声音报警器、导电弹片521和导电板421,所述导电弹片521和所述导电板421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500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柱520,所述导电弹片521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520的上端,左上端的所述支撑杆410上固定设有第一支撑块420,所述导电板421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块420的下端,所述导电弹片521和导电板421相匹配。当车主将车辆撞上所述第一防护架400时,所述支撑杆410向前移动,则所述第一支撑块420想着所述第一支撑柱520移动,即所述导电板421向着所述导电弹片521移动,所述导电板421和所述导电弹片521相接触,则所述控制器使所述声音报警器响起,提醒车主将撞上所述桩体300,可以有效降低桩体300被撞毁的风险。
[0021]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闪光灯310,所述报警闪光灯310安装在桩体300的
上端,所述报警闪光灯310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闪光灯在夜间使用警示性更强,可以更有效地提醒车辆与第一防护架400相撞上,便于车主及时调整。
[0022]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光照传感器530和灯条,所述光照传感器530和灯条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架400的后端设有第一灯槽,所述灯条安装在所述第一灯槽内,所述第一灯槽的槽口盖有可透光的灯盖(所述灯盖可以通过亚克力材料制作),所述光照传感器530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500的上端。所述光照传感器530检测到天黑以后,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灯条通电,则灯条亮起,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减低车辆停车时撞上所述第一防护架400的概率。
[0023]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第二防护架700,所述第二防护架700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0的前端,所述第二防护架700的四个角均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与所述支撑杆410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杆410的前端设有第一挡块430。所述支撑杆410沿所述第一导向孔前后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撞击报警装置,用于卷放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300)、支撑体(200)、底座(100)和报警装置,所述支撑体(200)安装在所述底座(100)的中部,所述桩体(300)安装在所述支撑体(200)的上端,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架(400),所述支撑体(200)的左端设有第一支撑架(500),所述支撑体(200)的右端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防护架(400)的四个角均设有支撑杆(410),所述第一支撑架(500)和第二支撑架的两端均设有支撑套筒(510),所述支撑杆(410)与所述支撑套筒(510)一一对应,所述报警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声音报警器、导电弹片(521)和导电板(421),所述导电弹片(521)和导电板(421)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500)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柱(520),所述导电弹片(521)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520)的上端,左上端的所述支撑杆(410)上固定设有第一支撑块(420),所述导电板(421)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块(420)的下端,所述导电弹片(521)和导电板(421)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撞击报警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永俊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华贵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