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476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收纳装置,包括: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上设有第一安装腔;盒体组件,所述盒体组件上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盒体组件和所述盖体组件可活动连接;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组件上,所述电源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本申请的充电收纳装置,可以用于收纳的电子设备。盖体组件和盒体组件之间的连接使可活动的连接,用户需要收纳电子设备或者为相适配的电子设备充电时,只需打开盖体组件和盒体组件即可实现收纳或充电,盖体组件用于放置和充电相适配的电子设备使充电收纳装置结构更紧凑,盒体组件上设置的第一容置槽用于放置体积较小的物品,为小体积物品提供一种便携的方式。体积物品提供一种便携的方式。体积物品提供一种便携的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收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充电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佩戴式的电子设备普遍体积较小,充电接口直接设置在电子设备上不够美观,且不佩戴使用时容易丢失,现有的部分佩戴式电子设备配有收纳盒,但收纳盒没有能为电子设备充电的功能,且不能显示电子设备上的信息,使用起来麻烦,容易错过重要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接收显示信息、能为电子设备的充电的充电收纳装置。
[0004]一种充电收纳装置,包括: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上设有第一安装腔;盒体组件,所述盒体组件上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盒体组件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连通,所述盒体组件和所述盖体组件可活动连接;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组件和/或所述盒体组件上。
[000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收纳装置,可以用于收纳的电子设备,并为放置在盖体组件的充电区域的电子设备充电,使电子设备更便携减少丢失的可能性,且可以随时充电,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盖体组件和盒体组件之间的连接使可活动的连接,用户需要收纳电子设备或者为相适配的电子设备充电时,只需打开盖体组件和盒体组件即可实现收纳或充电,盖体组件用于放置和充电相适配的电子设备,因此电源装置在盖体组件和盒体组件上,为充电收纳装置传输电能,还可以使充电收纳装置结构更紧凑,盒体组件上设置的第一容置槽用于放置体积较小的物品,为小体积物品提供一种便携的方式。
[000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限位槽。
[0007]上述的充电收纳装置进一步限定了:盖体组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盖体组件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把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第二壳体上设置的限位槽用于放置相适配的电子设备。
[000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限位槽。
[0009]上述的充电收纳装置进一步限定了:盖体组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盖体组件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把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第二壳体上设置的限位槽用于放置相适配的电子设备。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
体上,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限位槽。
[0011]上述的充电收纳装置进一步限定了:盖体组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盖体组件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把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第二壳体上设置的限位槽用于放置相适配的电子设备。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多个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盖体组件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盒体组件上,多个所述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多个所述电连接件位于所述限位槽处,所述电连接件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形状不同。
[0014]上述的充电收纳装置进一步限定了:通过设置电连接件与电路板电连接,使电路板能够通过电连接件实现与相适配的电子设备电连接,从而实现为相适配的电子设备充电,电连接件插设在第二容置槽和第三容置槽上,一端与外部相适配的电子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电路板连接,用户只需把电子设备放置在第二容置槽或者第三容置槽上,便可实现充电,使充电变得更简单,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收纳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磁性件,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限位槽相对设置。
[0016]上述的充电收纳装置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第二壳体的底壁上设置多个第一磁性件,使限位槽与同样设置了磁性件的电子设备相适配,从而电子设备能自动定位在充电收纳装置预设的位置上,有利于使充电收纳装置上的电连接件能自动对准电子设备的充电位置,减少用户需要自行对准充电位置的麻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收纳装置还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显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抵连接,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0018]上述的充电收纳装置进一步限定了:显示组件设置在盖体组件上,并与第一壳体相抵连接,第一壳体为半透明的材质,显示组件显示的信息可以在第一壳体远离第一安装腔的一侧上看到,显示组件可以显示充电收纳装置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使用户可以在充电收纳装置上及时的了解电子设备上的信息。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收纳装置还包括触控开关,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触控开关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一侧,所述触控开关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0020]上述的充电收纳装置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触控开关,便于用户在需要了解电子设备的信息时启动显示组件,使用结束时关闭感温装置,以减少电源装置的损耗,同时防止显示组件持续发光,影响使用体验。
[00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收纳装置还包括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信号传输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源装置上,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0022]上述的充电收纳装置进一步限定了:充电收纳装置上还设置了信号传输模块,信号传输模块用于接收相适配的电子设备所发出的信号,信号传输模块在接收到信号后,能把信号传输至显示组件,显示组件便可显示电子设备发出的信息,从而方便用户及时了解电子设备上的信息。
[00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组件包括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设置在所述第四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围合形成第二安装腔。
[0024]上述的充电收纳装置进一步限定了:盒体组件的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围合形成第二安装腔,盒体组件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把部件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
[002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壳体上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
[0026]上述的充电收纳装置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第三壳体上设置防滑垫,增大第四壳体与接触面的摩擦力,使充电收纳装置不容易因滑动出台面而导致摔坏,保证充电收纳装置的耐用性。
[002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收纳装置还包括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照明组件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组件(1),所述盖体组件(1)上设有第一安装腔(101);盒体组件(2),所述盒体组件(2)上设有第一容置槽(201),所述盒体组件(2)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容置槽(201)连通,所述盒体组件(2)和所述盖体组件(1)可活动连接;电源装置(3),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组件(1)和/或所述盒体组件(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101),所述电源装置(3)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12)上,所述第二壳体(12)上设有限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装置(3)包括第一电路板(31)、第二电路板(32)和多个电连接件(33),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盖体组件(1)上,所述第一电路板(3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01)内,所述第二电路板(32)设置在所述盒体组件(2)上,多个所述电连接件(33)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多个所述电连接件(33)位于所述限位槽处,所述电连接件(33)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腔(101)内,所述电连接件(33)与所述第一电路板(31)电连接;和/或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限位槽(1201)和第二限位槽(1202),所述第一限位槽(120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202)的形状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磁性件(5),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5)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5)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01)内,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5)与所述限位槽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鑫鸿许光超韦承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元宙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