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引导式铣锥完成套管错断井套管修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462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引导式铣锥完成套管错断井套管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引导式铣锥;S2、将引导式铣锥与斜坡钻具连接上紧,下入井内;S3、开泵大排量正循环洗井;S4、缓慢下放钻具;若悬重下降,方入深度超过铅模遇阻深度,说明工具已经找到下部错断套管,采用低钻压、高转速的钻进参数,缓慢下放钻具进行磨铣施工;若引导管遇阻未通过错断点,则上提管柱,转动一个方向后继续下放,直至引导管找到下部错断套管井眼;S5、在不提出引导管的情况上提下放活动管柱一次;S6、逐级更换引导式铣锥。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可以一趟实现修套、封固施工,大大缩短了现场的施工工作量,加快了油井的投产,更加有效地完成套损井错断套管的治理。治理。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引导式铣锥完成套管错断井套管修复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引导式铣锥完成套管错断井套管修复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水井套管在完井后对井壁进行支撑,以保证井眼的通畅以及用于井内流体的输送,是维持油井运行的生命线。由于地质条件不同,井下受力状态复杂,拉、压、弯、扭应力综合作用于管体,这对套管本身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套管本身由于某种原因而损坏,可能导致油井出水、水井串通;地层垮塌出砂;无法对下部井筒进行处理;严重的导致整口井的减产,甚至报废。
[0003]近年来对于套管错断井的治理,常规取套换套不仅占井周期长、施工成本高、作业劳动强度大,套管修复的成功率低,对设备能力的要求也高,而且存在更加复杂的工程风险。因此,急需要在修套工艺和修套工具上取得较大的改进以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
[0004]传统的错断套管修复作业使用最多的做法是:一、较浅的施工井段使用取套、换套的方法,起出井内套管,下入打捞工具捞住井内套管,进行倒扣作业将坏的套管起出,再下入新套管与井内套管对接。此方法施工复杂,需要对上部套管套铣取套,而且倒扣作业存在不确定性,后期新旧套管对接上扣也存在损坏丝扣的难点;二、深井作业打铅印查套后下平底磨鞋进行磨铣,然后根据井筒情况挤堵固井、钻穿水泥塞恢复井眼通道或者下直小直径的套管进行悬挂小套作业。此方法磨铣的深度深,对循环系统、转盘系统要求高。且套管比地层的硬度高,容易开窗侧钻形成新的井眼,导致修套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引导式铣锥完成套管错断井套管修复的方法,针对错断套管的处理操作简单,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利用引导式铣锥完成套管错断井套管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根据前期套管打印的情况,判断套管错断情况,选择相应尺寸的引导式铣锥;
[0008]S2、地面将引导式铣锥与斜坡钻具连接上紧,下入井内;
[0009]S3、引导管下至套损位置以上3

5m,开泵大排量正循环洗井;
[0010]S4、待返出液流平稳之后,缓慢下放钻具,观察悬重、方入变化;若悬重下降,方入深度超过铅模遇阻深度,说明工具已经找到下部错断套管,采用低钻压、高转速的钻进参数,缓慢下放钻具进行磨铣施工;若引导管遇阻未通过错断点,则上提管柱3

5m,转动一个方向后继续下放,直至引导管找到下部错断套管井眼;
[0011]S5、进尺0.2

0.5m,在不提出引导管的情况上提下放活动管柱一次;
[0012]S6、根据错断情况,逐级更换引导式铣锥,直至套管通径正常。
[0013]按上述方案,所述引导式铣锥包括铣锥和设置在铣锥前端的引导管。
[0014]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斜坡钻具为18
°
斜坡钻具。
[0015]按上述方案,还包括步骤S7、修复完后,根据套管破损情况进行封固作业。
[0016]按上述方案,还包括步骤S8、钻穿水泥塞,恢复井筒通道。
[0017]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利用引导式铣锥完成套管错断井套管修复的方法,具有以下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在套管错断井中,利用引导式铣锥的引导扶正管将下部偏移井眼轨迹的套管扶正,使用带有锥度的长锥面铣锥对错断套管上下部位的端面进行均匀磨削修复,使上下套管轴线在一条直线,然后使用水泥利用循环法封固上下错断点套管,最后再下入钻塞工具将水泥塞钻穿,恢复井眼通道。实现了不需要取套换套作业,避免了套管开窗的风险,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油井的投产,更加有效地完成套管错断井的治理。本专利技术针对错断套管的处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1]图1是引导式铣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引导式铣锥的剖视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利用引导式铣锥完成套管错断井套管修复的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利用引导式铣锥完成套管错断井套管修复的方法步骤如下:
[0026]1)根据前期套管打印的情况,判断套管错断情况,选择相应尺寸的引导式铣锥;
[0027]2)地面将引导式铣锥与18
°
斜坡钻具连接上紧,下入井内;
[0028]3)引导管下至套损位置以上3

5m,开泵大排量正循环洗井;
[0029]4)待返出液流平稳之后,缓慢下放钻具,观察悬重、方入变化。若悬重下降,方入深度超过铅模遇阻深度,说明工具已经找到下部错断套管,采用低钻压、高转速的钻进参数,缓慢下放钻具进行磨铣施工。若引导管遇阻未通过错断点,则上提管柱3

5m,转动一个方向后继续下放,直至引导管找到下部错断套管井眼;
[0030]5)进尺0.2

0.5m,在不提出引导管的情况上提下放活动管柱1次;
[0031]6)根据错断情况,逐级更换引导式铣锥,直至套管通径正常;
[0032]7)修复完后,根据套管破损情况进行封固作业;
[0033]8)钻穿水泥塞,恢复井筒通道。
[0034]引导式铣锥用于错断的套管找下部井眼、修复错断套管、恢复井眼通道的磨铣施工。因为地质或者固井原因导致套管在井内某一处破损且错断,上下套管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无法正常下入完井、封堵、处理等施工管柱。用引导式铣锥找到下部偏移的套管通道,并将带有锥度的长锥面铣锥对错断套管的端面进行均匀磨铣修复,直至将错断点上下部套管通道打通至轴线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对错断点处用水泥灰浆进行循环封固,恢复原井眼
轨迹通道。
[0035]本专利技术利用引导式铣锥进行套管修复的方法就有以下优点:
[0036]一、工具下井过程中,最下端的扶正管提前在错断位置遇阻,即可提示后续操作需谨慎,防止下钻过快导致直径较大的铣锥卡钻;二、大直径的锥面铣锥在套管内起扶正作用,确保前端的扶正管能将下部偏移的套管扶正;三、铣锥磨铣错断套管的端面时,前端的扶正管反过来对下部套管进行引导扶正,防止下部套管晃动,减少磨铣不稳造成铣锥损坏或者套管端面炸裂的风险;四、修套完成后,可用引导式铣锥进行封固作业,同时前端的扶正管对下部套管进行扶正确保下部套管居中,防止封固失败。
[003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和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引导式铣锥完成套管错断井套管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前期套管打印的情况,判断套管错断情况,选择相应尺寸的引导式铣锥;S2、地面将引导式铣锥与斜坡钻具连接上紧,下入井内;S3、引导管下至套损位置以上3

5m,开泵大排量正循环洗井;S4、待返出液流平稳之后,缓慢下放钻具,观察悬重、方入变化;若悬重下降,方入深度超过铅模遇阻深度,说明工具已经找到下部错断套管,采用低钻压、高转速的钻进参数,缓慢下放钻具进行磨铣施工;若引导管遇阻未通过错断点,则上提管柱3

5m,转动一个方向后继续下放,直至引导管找到下部错断套管井眼;S5、进尺0.2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具金田维刘红波程鲁满振赵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测试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