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25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和车辆,所述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包括:纵置加强板,所述纵置加强板安装于门槛梁与A柱内板连接处的安装槽内;斜置加强板,所述斜置加强板包括水平加强部和倾斜加强部,所述水平加强部与所述纵置加强板的前端相连,所述倾斜加强部与所述水平加强部的前端相连且相对于所述水平加强部朝前上方延伸,所述倾斜加强部与所述A柱内板限定出斜置加强腔;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倾斜加强部的前端且至少部分伸至所述斜置加强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增加了A柱与门槛梁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同时,借助门槛梁的强度,有利的降低了前门的门框变形量,提高车门安全性。门安全性。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辆的安全性是最基本的性能。其中,车辆A柱总成靠近前轮,是连接机舱、门槛梁、仪表总成等重要的支撑件,且A柱刚度对整车的扭转贡献较大,若A柱的局部刚度和模态较弱,或与周边的连接刚度不高,影响乘客体验和安全性。
[0003]现有技术中,门槛梁与A、B、C柱进行了连接,A、B、C柱与门槛梁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连接刚度有待提升,特别涉及A柱与门槛梁连接区域,这块区域结构较复杂,连接刚度往往不够,严重影响车身前端的安全系数,另外若是门槛梁与A柱连接设计不当,会严重影响整车的扭转刚度,继而门框变形量变大,车身与车门的相对位移增加,导致密封条摩擦异响等问题,影响驾乘体验,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利于增强门槛梁与A柱内板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纵置加强板,所述纵置加强板安装于门槛梁与A柱内板连接处的安装槽内;斜置加强板,所述斜置加强板包括水平加强部和倾斜加强部,所述水平加强部与所述纵置加强板的前端相连,所述倾斜加强部与所述水平加强部的前端相连且相对于所述水平加强部朝前上方延伸,所述倾斜加强部与所述A柱内板限定出斜置加强腔;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倾斜加强部的前端且至少部分伸至所述斜置加强腔内。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通过设置纵置加强板、斜置加强板和连接板互相配合使用,增加了A柱与门槛梁连接处的强度,降低了A柱的振动灵敏度,提高了车内静谧度,同时,借助门槛梁的强度,有利的降低了前门的门框变形量,减小了密封条摩擦异响风险,提高了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000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所述倾斜加强部包括上子板体、第一主板体和下子板体,所述上子板体和所述下子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板体的上下两侧边沿弯折相连以与所述第一主板体限定出所述斜置加强腔;所述水平加强部包括上连接板体和第二主板体,所述上连接板体与所述第二主板体的上侧边沿弯折相连,所述上连接板体与所述上子板体沿纵向相接,所述第二主板体与所述第一主板体沿纵向相接。
[000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所述上连接板体与所述纵置加强板的上表面贴合相连,所述第二主板体与所述纵置加强板的外侧面贴合相
连。
[0009]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所述上子板体在背离所述第一主板体的一侧边沿设有第一连接翻边,所述下子板体在背离所述第一主板体的一侧边沿设有第二连接翻边,所述第一连接翻边与所述第二连接翻边均与所述A柱内板贴合相连。
[001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主板体和/或所述第二主板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减重孔。
[0011]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子板体、第三主板体和第二子板体,所述第一子板体和所述第二子板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主板体的两侧边沿且使所述第三主板体与所述A柱内板间隔开,所述第一子板体和所述第二子板体均与所述A柱内板相连。
[0012]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子板体包括第一板体段和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一板体段的前端相连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段倾斜;所述第二子板体包括第二板体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第二板体段的前端相连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体段倾斜,所述第二板体段与所述第一板体段相对分布,所述第二倾斜段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倾斜段的前端相连。
[0013]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所述纵置加强板包括上纵置加强板和下纵置加强板,所述上纵置加强板安装于所述下纵置加强板的上方,所述上纵置加强板和所述下纵置加强板均与所述水平加强部相连。
[0014]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所述上纵置加强板限定出朝外敞开的上加强腔,和/或所述下纵置加强板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限定出下加强腔。
[0015]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
[0017]所述车辆和上述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柱与门槛梁连接处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柱与门槛梁连接处的主视图一;
[0022]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柱与门槛梁连接处的主视图二;
[0023]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柱与门槛梁连接处的局部侧视图;
[0024]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柱与门槛梁连接处的后视图;
[0025]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斜置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斜置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8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8]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纵置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下纵置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1]附图标记:
[0032]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100,
[0033]上纵置加强板1,上加强板部11,第一连接板部111,第一前翻边1111,第二前翻边1112,第三前翻边1113,连接翻边1114,第二连接板部112,连接平面113,下加强板部12,侧加强板部13,上加强腔14,
[0034]下纵置加强板2,上加强板部21,上连接翻边211,下加强板部22,下连接翻边221,下加强腔23,
[0035]门槛梁内板3,A柱内板4,安装槽5,
[0036]斜置加强板6,水平加强部61,上连接板体611,第二主板体612,倾斜加强部62,上子板体621,第一连接翻边6211,第一主板体622,下子板体623,第二连接翻边6231,第一减重孔624,U型小凹槽625,斜置加强腔63,定位孔64,焊接过孔65,夹胶板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纵置加强板,所述纵置加强板安装于门槛梁与A柱内板连接处的安装槽内;斜置加强板,所述斜置加强板包括水平加强部和倾斜加强部,所述水平加强部与所述纵置加强板的前端相连,所述倾斜加强部与所述水平加强部的前端相连且相对于所述水平加强部朝前上方延伸,所述倾斜加强部与所述A柱内板限定出斜置加强腔;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倾斜加强部的前端且至少部分伸至所述斜置加强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加强部包括上子板体、第一主板体和下子板体,所述上子板体和所述下子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板体的上下两侧边沿弯折相连以与所述第一主板体限定出所述斜置加强腔;所述水平加强部包括上连接板体和第二主板体,所述上连接板体与所述第二主板体的上侧边沿弯折相连,所述上连接板体与所述上子板体沿纵向相接,所述第二主板体与所述第一主板体沿纵向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体与所述纵置加强板的上表面贴合相连,所述第二主板体与所述纵置加强板的外侧面贴合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槛梁与A柱内板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子板体在背离所述第一主板体的一侧边沿设有第一连接翻边,所述下子板体在背离所述第一主板体的一侧边沿设有第二连接翻边,所述第一连接翻边与所述第二连接翻边均与所述A柱内板贴合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槛梁与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学孙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