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废厂物化重金属污水再生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381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危废厂物化重金属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包括沿危废物化重金属废液流向设的进水罐、一级、二级反应槽、絮凝反应槽、沉降槽、高效过滤器、无机调节池、除氟除硬反应器、三效蒸发系统、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好氧池、UF和RO系统;RO系统浓缩液出口与三效蒸发系统相连,RO系统产水厂区回用;一级反应槽设硫酸亚铁加药装置和硫酸加药装置;二级反应槽设硫化钠加药装置、生石灰加药装置和片碱加药装置;絮凝反应槽设混凝剂加药装置、絮凝剂加药装置和重金属捕捉剂加药装置;除氟除硬反应器设石灰加药装置、碳酸钠加药装置、氢氧化钠加药装置、混凝剂加药装置和絮凝剂加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行成本较低且可实现污水再生利用。利用。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废厂物化重金属污水再生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重金属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危废厂物化重金属污水再生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危险废物的污水产生数量不断增长。危废污水的安全化和无害化处置是十分重要的。鉴于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处理行业还十分薄弱,处理水平、处理规模以及管理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国家要求对包括重金属废水在内的危险废物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理,这对于有效控制污染源、严防二次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国内危废处理厂针对危废类重金属废水多采用:进水槽

单级反应槽

污泥沉淀池

高效过滤器

调节池

蒸发系统

缺氧

厌氧

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产水用于厂内回用。反渗透浓缩液混合后进入浓缩液减量化系统进一步浓缩减量后,达标产水与反渗透产水混合后回用,浓缩液用于飞灰制浆或回喷焚烧炉。
[0004]由于现阶段国内危废项目接收的物料主要来及基础化学原料制造、钢铁延压加工、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设备制造、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和非特定行业等行业中产生的废液、表面处理废液、含重金属废液及废酸碱、成分较为复杂,不仅重金属离子种类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呈现高有机物,强酸性的特征。因此,首先,针对重金属离子,采取多种措施对有害成分进行稳定化,减少危险废物的体积和有害成分的浸出,使废物经过预处理后,达到降低、减轻或消除其自身危害性的作用,成为回用水水质达标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其次废液中存在的有机物多为难降解有机物,有机物的达标去除成为回用水水质达标的另一关键性问题。
[0005]对于危废厂接收的重金属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国内常用的预处理方法为采用单级综合反应槽,通过间歇反应投加不同的药剂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但该方法存在反应效率低,反应不完全,加药量难控制,形成的污泥沉淀无法连续性排除,预处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前端预处理不完全,直接进入后段蒸发系统,会造成系统结构严重,清洗频繁及设备腐蚀问题,影响系统的整体稳定运行;
[0006]对于危废厂接收的重金属废水中的高有机物,国内常采用的处理方法为“缺氧+好氧”,但该方法对于难降解有机物去除效率低,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对于微生物长期进行毒害,长时间运行会造成生化系统崩溃,同时此方法需要较大的生化池容积,占地面积较大,投资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危废厂物化重金属污水再生利用系统。
[000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危废厂物化重金属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包括沿危废物化重
金属废液流向依次设置的进水罐、一级反应槽、二级反应槽、絮凝反应槽、沉降槽、高效过滤器、无机调节池、除氟除硬反应器、三效蒸发系统、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好氧池、UF系统和RO系统;所述RO系统的浓缩液出口与所述三效蒸发系统相连,所述RO系统的产水口与厂区回用水管路连接;
[0009]所述一级反应槽设置硫酸亚铁加药装置和硫酸加药装置;所述二级反应槽设置硫化钠加药装置、生石灰加药装置和片碱加药装置;所述絮凝反应槽设置混凝剂加药装置、絮凝剂加药装置和重金属捕捉剂加药装置;所述除氟除硬反应器设置石灰加药装置、碳酸钠加药装置、氢氧化钠加药装置、混凝剂加药装置和絮凝剂加药装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板框压滤机、第二板框压滤机和涉重废水污泥池;
[0011]所述沉降槽的污泥出口与第一板框压滤机相连,所述除氟除硬反应器、所述好氧池的污泥出口与所述涉重废水污泥池的污泥入口相连,所述涉重废水污泥池的污泥出口与所述第二板框压滤机相连;
[0012]所述第一板框压滤机、第二板框压滤机的脱水污泥外运处理,所述第一板框压滤机的滤液出口与所述一级反应槽相连。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反应槽、二级反应槽和所述絮凝反应槽均包括一反应槽槽体;
[0014]所述反应槽槽体底部呈锥形形成锥形沉淀区,所述反应槽槽体中部形成反应区,所述反应槽槽体上部分别设有加药口和排气口;
[0015]所述反应槽槽体中部的槽壁上还设有用于取样的取样口。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级反应槽的产水中的TDS的含量不大于150000mg/L,COD的含量不大于3000mg/L。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氟除硬反应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石灰反应池、石灰沉淀池、碳酸钠反应池、氢氧化钠反应池、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高效斜板沉淀池、pH调节池和产水池;
[0018]所述石灰加药装置与所述石灰反应池相连,所述碳酸钠加药装置与所述碳酸钠反应池相连,所述氢氧化钠加药装置与所述氢氧化钠反应池相连,所述混凝剂加药装置与所述混凝反应池相连,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与所述絮凝反应池相连;
[0019]所述石灰反应池入口与所述无机调节池的出口相连,所述产水池的出口与所述三效蒸发系统的入口相连。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效蒸发系统包括预热器、一效蒸发器、二效蒸发器、三效蒸发器、冷凝器、稠厚器和冷凝水罐;
[0021]所述除氟除硬反应器的产水分别经过所述预热器、一效蒸发器、二效蒸发器、三效蒸发器浓缩加热后,产水中析出的晶体通过出料泵输送至稠厚器内,完成液经三效蒸发器底部出口排入所述水解酸化池;
[0022]生蒸汽分别依次进入所述一效蒸发器、二效蒸发器和三效蒸发器后,进入所述冷凝器,经冷凝器冷凝后汇入所述冷凝水罐。
[002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好氧池依次连接;
[0024]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有温度计和溶解氧仪,用于监测所述水解酸化池内的水的温
度和溶氧浓度;
[0025]所述水解酸化池内的水温为30度,所述水解酸化池内的水中溶解氧浓度小于0.5mg/L;
[0026]所述好氧池底部铺设有多条曝气管路,多条所述曝气管路与鼓风机连接;
[0027]所述好氧池还连接有碳源投加加药装置和消泡剂加药装置,分别用于向所述好氧池内添加碳源和消泡剂。
[002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F系统包括清洗系统和沿所述好氧池产水流向依次设置的篮式过滤器和管式超滤膜,所述清洗系统、所述篮式过滤器和管式超滤膜均安装于超滤膜架内,所述管式超滤膜的产水口与所述RO系统相连;
[0029]所述清洗系统包括清洗水泵和UF系统原水箱,所述UF系统原水箱内的清洗水通过所述清洗水泵输送至所述管式超滤膜,以实现对所述管式超滤膜的清洗。
[003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RO系统包括沿所述管式超滤膜产水流向依次设置的RO系统原水箱、管道混合器、保安过滤器、RO膜元件和清洗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废厂物化重金属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危废物化重金属废液流向依次设置的进水罐、一级反应槽、二级反应槽、絮凝反应槽、沉降槽、高效过滤器、无机调节池、除氟除硬反应器、三效蒸发系统、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好氧池、UF系统和RO系统;所述RO系统的浓缩液出口与所述三效蒸发系统相连,所述RO系统的产水口与厂区回用水管路连接;所述一级反应槽设置硫酸亚铁加药装置和硫酸加药装置;所述二级反应槽设置硫化钠加药装置、生石灰加药装置和片碱加药装置;所述絮凝反应槽设置混凝剂加药装置、絮凝剂加药装置和重金属捕捉剂加药装置;所述除氟除硬反应器设置石灰加药装置、碳酸钠加药装置、氢氧化钠加药装置、混凝剂加药装置和絮凝剂加药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厂物化重金属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板框压滤机、第二板框压滤机和涉重废水污泥池;所述沉降槽的污泥出口与第一板框压滤机相连,所述除氟除硬反应器、所述好氧池的污泥出口与所述涉重废水污泥池的污泥入口相连,所述涉重废水污泥池的污泥出口与所述第二板框压滤机相连;所述第一板框压滤机、第二板框压滤机的脱水污泥外运处理,所述第一板框压滤机的滤液出口与所述一级反应槽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厂物化重金属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应槽、二级反应槽和所述絮凝反应槽均包括一反应槽槽体;所述反应槽槽体底部呈锥形形成锥形沉淀区,所述反应槽槽体中部形成反应区,所述反应槽槽体上部分别设有加药口和排气口;所述反应槽槽体中部的槽壁上还设有用于取样的取样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废厂物化重金属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反应槽的产水中的TDS的含量不大于150000mg/L,COD的含量不大于3000mg/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厂物化重金属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氟除硬反应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石灰反应池、石灰沉淀池、碳酸钠反应池、氢氧化钠反应池、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高效斜板沉淀池、pH调节池和产水池;所述石灰加药装置与所述石灰反应池相连,所述碳酸钠加药装置与所述碳酸钠反应池相连,所述氢氧化钠加药装置与所述氢氧化钠反应池相连,所述混凝剂加药装置与所述混凝反应池相连,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与所述絮凝反应池相连;所述石灰反应池入口与所述无机调节池的出口相连,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喆王铸潘永月刘寅阁尹建鹏王蕊邢燕军李孟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高能时代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