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制剂及其在制备抗卵巢早衰相关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胞外囊泡
,尤其涉及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制剂及其在制备抗卵巢早衰相关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十细胞,因其独特的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免疫调控等特性,MSC已作为一种细胞治疗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多种疾病。胞外囊泡(EVs)由细胞主动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的纳米级膜性囊泡,EVs富含脂类、胞浆蛋白、核酸等物质,且其蛋白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生物来源和分类。EVs已被证实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组织修复以及神经再生等领域。2009年BRUNO等通过复制甘油诱导的小鼠急性肾衰竭模型证实了MSC
‑
EVs在急性肾损伤中的治疗潜力。此后MSC
‑
EVs便被广泛的应用于多种组织损伤动物模型中。
[0003]然而,对于不同来源的MSCs的胞外囊泡分泌的调控,现有技术研究有限,尤其是对胞外囊泡发挥功能作用的蛋白大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胞外囊泡,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结果计,所述胞外囊泡高表达CD63、CD81、CD44、CD29、CD105、VEGF和HGF蛋白;以RT
‑
PCR检测计,所述胞外囊泡还高表达let
‑
7d、let
‑
7e和let
‑
7g三种miRN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胞外囊泡,其特征在于,其平均径为264.3~389.0nm,PDI值为0.075~0.150。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胞外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分离的原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将所述原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得到第2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将所述第2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依次传代培养,得到其第5代或第6代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物;收集所述第5代或第6代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物,分离纯化以得到所述胞外囊泡;其中,传代培养过程中使得了包含雌二醇苯甲酸酯、霉酚酸酯和10
‑
O
‑
(2
‑
L
‑
甘氨酰)
‑
银杏内醋B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添加物的DMEM/F12培养液进行培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传代培养为将所述第2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物作为种子依次进行传代,传代培养中使用了的培养基包括第3代培养液、第4代培养液和第5代培养液;所述第3代培养液为包含0.1~0.25μM雌二醇苯甲酸酯的DMEM/F12培养液;所述第4代培养液为包含0.15~0.35μM雌二醇苯甲酸酯和0.5~2μM霉酚酸酯的DMEM/F12培养液;所述第5代培养液为包含0.15~0.3μM雌二醇苯甲酸酯、4.0~7.5μM霉酚酸酯和10~15μg/mL10
‑
O
‑
(2
‑
L
‑
甘氨酰)
技术研发人员:朱源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圣石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