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369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发光显示器,通过均匀和快速排出内部产生的热,防止热造成的老化,如色彩变化或亮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发光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发光器件是一种有效的发光器件,其中发光层形成在两电极之间。该器件根据发光材料分为无机发光器件和有机发光器件。根据发光层的驱动方法,发光器件还分为被动矩阵型器件和主动矩阵型器件。发光器件的寿命主要由显示装置的驱动时间和发光器件的老化决定。内部产生的热以及渗透到器件内的氧和湿气造成的器件的氧化,导致发光器件的老化,造成其内发光区域减小。主动矩阵型和被动矩阵型器件普遍存在这种问题。特别是,主动矩阵型器件比被动矩阵型器件经历更多与热有关的问题。图1是普通发光器件的截面图。参考图1,发光器件100包括具有形成在衬底110上的第一电极120、发光部件130和第二电极140的像素电路部件(P)。第一电极120通过绝缘层构图并绝缘。有机发光部件130形成在第一电极120上,而第二电极140形成在发光部件130上。衬底110以防护罩160覆盖并通过密封剂170密封以保护像素电路部件(P),防止氧和湿气渗透进来。在显示器110中插入吸气器150,用于吸收湿气和/或氧。散热器180通过粘附剂185附着于防护罩160的外表面,用于防止热导致的显示器100老化。然而,由于上述发光显示器100只依赖散热器180,其排放像素电路部件(P)中产生热的能力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缺陷。在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光显示器,包括像素电路,该像素电路包括形成在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形成在第一电极上的发光部件和形成在发光部件上的第二电极;位于像素电路部件内的隔板,其形成在衬底上从而比发光部件凸出更高;和形成在隔板上的防护罩。在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显示器,包括衬底;包括在衬底上构图的第一电极的发射区;形成在衬底上的发光部件;形成在发光部件上的第二电极;形成在衬底和第二电极之间以比发光部件凸出更高的隔板;和形成以与第二电极表面接触的防护罩。位于像素电路部件的中央部分的隔板比位于周围部分的隔板尺寸大。位于像素电路部件的中央部分的隔板比位于周围部分的隔板在数量上相对较大。根据像素电路的位置,隔板可以被配置为各种尺寸、数量和形状。形成在隔板上的第二电极与防护罩的内表面接触。在第二电极上形成金属层,该第二电极形成在隔板上,并且金属层与防护罩内表面接触。一吸气装置形成在第二电极上,或形成在隔板上的第二电极上,或者在上述两者上。在隔板之上形成的吸气装置与防护罩内表面接触。可以在防护罩外侧另外形成一个或多个散热器和冷却扇。在其中形成发光部件的区域可以是发射区,其他区域可以是非发射区。吸气装置可以是薄膜型的。隔板、防护罩、散热器和冷却扇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由高导热性的金属制成。当发光显示器为被动矩阵型时,隔板形成在薄膜晶体管或储能电容器所在的区域,而当发光显示器为主动矩阵型时,隔板形成在形成绝缘层或障栅肋的区域或者形成绝缘层和障栅肋两者的区域。附图说明结合下面的附图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普通发光显示器的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显示器的截面图。图3是图2中的部件“B”的分解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显示器的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发光显示器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发光显示器的截面图。图7所示为面板,用于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中隔板位置的例子。图8a到8h示出了图7中隔板的例子。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显示器的截面图,图3是图2中部件“B”分解图。参考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显示器200包括形成在衬底210上的第一电极220。第一电极220通过绝缘层222构图并绝缘。有机发光部件230形成在第一电极220上,第二电极240形成在发光部件230上,由此形成像素电路(P)。吸气器250附着到衬底210,防护罩260固定到衬底210并通过密封剂270密封以保护像素电路(P),防止从防护罩260外部渗透的氧和湿气。隔板224形成在衬底210和第二电极240之间,比发光部件230凸出更高。因而,第二电极240能够分为形成在隔板224上部分240a和形成在发光部件230上的部分240b。结果,形成在隔板224上的第二电极240a与防护罩260内表面接触。因此它能够容易地排放像素电路(P)中的发光部件230产生的热。隔板224能够形成在绝缘层222上。在其中形成绝缘层222的区域归类为非发射区,而在其中形成发光部件230以向外部发光的区域归类为发射区。参考图3,图3是图2中部件“B”的分解图,形成在绝缘层222上的隔板224为柱状,从而第二电极240能够与防护罩260内表面接触,由此能够容易地排出在像素电路(P)中产生的热。此外,由于隔板224构成以支撑防护罩260,显示器200被保护防止外力。此外,如果隔板224由具有高导热性的金属(例如铝(Al)、铜(Cu)、银(Ag)等)制成,内部产生的热能够通过柱状隔板224传导到防护罩260。此外,在防护罩260和衬底210之间由隔板224形成的空间能够提高内部产生的热的循环和排出。虽然如图2和3所示发光显示器200是被动矩阵型的,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此,而宁可说是,可用于被动和主动矩阵型。下面对此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当发光显示器200为被动矩阵型时,隔板224可以在形成非发射区的绝缘层或障栅肋的区域形成。当发光显示器200为主动矩阵型时,隔板224可以形成在薄膜晶体管或储能电容器所在的区域,或者薄膜晶体管和储能电容器两者所在的区域。然而,隔板224的位置不局限于此,而宁可说是,当其能够有效地排放热时,隔板224能够形成在除发光区之外的任何地方。虽然在附图中没有示出,隔板224也能够形成为其上部与防护罩260内表面接触,而不在其上部形成第二电极。『第二实施例』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显示器的截面图。参考图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显示器400包括形成在衬底410上的第一电极420。第一电极420通过绝缘层422构图并绝缘。有机发光部件430形成在第一电极420上,第二电极440形成在发光部件430上,由此形成像素电路(P)。吸气器450附着到第二电极440上,防护罩460附着到衬底410并通过密封剂470密封以保护像素电路(P),防止从防护罩460外部渗透的氧和湿气。隔板424形成在衬底410和第二电极440之间,比发光部件430凸出更高。因而,第二电极440能够分为形成在隔板424上的部分440a和形成在发光部件430上的其他部分440b。这里,吸气装置450附着到形成在发光部件430上的第二电极440b,金属层490形成在形成在隔板424上的第二电极440a上。因而,通过金属层490和防护罩460、与金属层490接触的防护罩460的内表面,从像素电路部件(P)中的发光部件430产生的热能够容易地由形成在隔板424上的第二电极440a排出。隔板424能够形成在绝缘层422上,在其中形成绝缘层422的区域归类为非发射区,而在其中形成发光部件(P)以向外部发光的区域归类为发射区。详细地说,形成在绝缘层422上的隔板424为柱状,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显示器,包括,像素电路部件,包括形成在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形成在第一电极上的发光部件、和形成在发光部件上的第二电极;隔板,位于像素电路内并形成在衬底上,比发光部件凸出更高;以及防护罩,形成在隔板上或隔板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祐赞尹钟根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