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片的新型贴合工艺与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67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属IPC分类号为B41M1/30,具体涉及一种薄片的新型贴合工艺与产品。薄片的新型贴合工艺,工艺步骤包括:(1)镭射膜组件制备:对镭射膜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得到镭射膜组件;(2)PVC膜组件的准备;(3)复合:将镭射膜组件与PVC组件使用复合胶进行层压贴合得到薄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不用使用一些特定的控制协同来实现薄片的制备,仅需要特定的涂布和层压实现新型贴合工艺,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同时层与层之间结合优异,制备得到的产品还具有优异的耐温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片的新型贴合工艺与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所属IPC分类号为B41M1/30,具体涉及一种薄片的新型贴合工艺与产品。
技术背景
[0002]目前市场上层合薄片与卡片已经应用与各行各业,比如:名片,装饰,电话卡,购物卡、银行卡等,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且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多多少少均有这种与那种问题。比如:环保,生产良率低等。
[0003]专利CN106004139B提供了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虽然其较好的解决了印刷时定位不准的问题,但是在制备的过程中直接预涂胶水膜压镭射,这样容易出现褶皱的现象,从而使使得材料容易变形。目前市场产品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生产效率低,工艺复杂。2、层与层之间的结合性差不稳定3、层压后材料宜变形与变色。4、材料环保性差。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同时更加符合目前市场需求特此开发出新型工艺与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的新型贴合工艺,工艺步骤包括:
[0006](1)镭射膜组件制备:对镭射膜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得到镭射膜组件;
[0007](2)PVC膜组件的准备;
[0008](3)复合:将镭射膜组件与PVC组件使用复合胶进行层压贴合得到薄片。
[0009]对于步骤(1)
[0010]步骤(1)中镭射膜组件由镭射膜背面和镭射膜电镀面分别经过涂层处理的方式得到(即镭射膜表面分别为镭射膜背面和镭射膜电镀面,其中,电镀面指的是镭射膜的正面)。
[0011]优选的,先对镭射膜电镀面进行涂层处理,然后再对镭射膜电背面进行涂层处理。
[0012]镭射膜电镀面的涂层处理的方式为:使用结合胶对镭射膜电镀面进行耐高温结合涂层处理,即镭射膜电镀面经过耐高温结合涂层处理后在镭射膜电镀面上固化形成一层特殊结合层A。
[0013]优选的,所述结合胶为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
[0014]耐高温结合涂层处理的步骤包括:使用高精密涂布机在镭射膜电镀面进行结合胶的均匀涂布(涂布的厚度为0.5~5u,优选为1~2u)。
[0015]镭射膜背面的涂层处理的方式为:使用保护胶对镭射膜背面进行特殊印刷涂层处理,即镭射膜背面经过特殊印刷涂层处理后在镭射膜背面固化形成一层特殊印刷涂层。
[0016]优选的,所述保护胶为水性耐温聚氨酯树脂。
[0017]所述水性耐温聚氨酯树脂可通过市售得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性耐温聚氨酯树脂购自安徽中恩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BA

8413。
[0018]特殊印刷涂层处理的步骤包括:使用高精密涂布机在镭射膜背面进行保护胶的均匀涂布(涂布的厚度为0.5~5u,优选为1~2u)。
[0019]在耐高温结合涂层处理和特殊印刷涂层处理的时候对镭射膜进行张力微控制(张力为0.05~1KG,优选为0.1~0.5KG)。其中张力微控制可以通过本领域任意一种方式来实现。
[0020]具体的,镭射膜组件制备的制备方式为:使用高精密涂布机在镭射膜电镀面进行结合胶(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的均匀涂布,涂布同时对镭射膜进行张力微控制,固化形成特殊结合层A;然后使用高精密涂布机对处理后的镭射膜的背面进行保护胶(水性耐温聚氨酯树脂)的均匀涂布,涂布同时对镭射膜进行张力微控制,固化形成特殊印刷涂层,最终得到镭射膜组件。
[0021]优选的,所述镭射膜的厚度为10~25u(优选为12~20u;进一步优选为16u)。优选的,所述镭射膜选自BOPP镭射膜、PET镭射膜、PVC镭射膜、PE镭射膜中的一种(优选用PET镭射膜)。
[0022]对于步骤(2)
[0023]PVC膜组件的准备的步骤包括:使用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对PVC片进行涂布处理(涂布的厚度为0.5~5u,优选为1~2u)。
[0024]其中,PVC膜组件制备中使用的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与镭射膜组件制备中只用的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相同。经过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表面层油性,其平整性更好,优选的,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具有需耐高温与增塑剂的特性。
[0025]所述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可通过市售得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购自安徽中恩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BA

8204N。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PVC膜组件的准备的步骤包括:使用高精密涂布机在PVC片正面进行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的均匀涂布,固化形成特殊结合层B,最终得到PVC膜组件。
[0027]优选的,所述PVC片的厚度为100~200u(优选为120~160u,进一步优选为140u)。
[0028]优选的,所述PVC片为高分子PVC片。在本专利技术中选用硬质高分子PVC片使得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能够更均匀的涂布。
[00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最后制备得到的薄片具有一些特殊性能,还可以在硬质高透高分子PVC片背面一些功能性处理,形成特殊防吸附层,比如说抗静电涂层处理,防止PVC片出现静电吸附现象,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PVC膜组件的准备的步骤包括:使用高精密涂布机在PVC片正面进行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的均匀涂布,固化形成特殊结合层B,然后再在PVC片背面进行抗静电涂层处理,形成特殊防吸附层,最终得到PVC膜组件。
[0030]其中,抗静电涂层处理的方式为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多加赘述。
[0031]对于步骤(3)
[0032]所述复合胶为水性耐高温丙烯酸干式复合胶,即步骤(3)中使用水性耐高温丙烯酸干式复合胶对均匀涂布在PVC膜组件背面形成高温层压胶,再将其与镭射膜组件的正面复合后进行层压贴合得到薄片。
[0033]所述水性耐高温丙烯酸干式复合胶可通过市售得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性耐高温丙烯酸干式复合胶购自安徽中恩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SA

2280X。
[0034]优选的,层压贴合的温度为30~70℃、压力为2~8MPa、时间为0.3~1h(优选的,温度为40~60℃、压力为4~6MPa、时间为0.4~0.6h)。
[003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产品,所述产品为由上述任一种新型贴合工艺制
备得到。
[00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薄片从上至下包括特殊印刷涂层、镭射膜、特殊结合层A、高温层压胶、特殊结合层B、高分子PVC片。
[00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薄片从上至下包括特殊印刷涂层、镭射膜、特殊结合层A、高温层压胶、特殊结合层B、高分子PVC片、特殊防吸附层。
[003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由上述任一种薄片的新型贴合工艺制备得到产品的应用,所述产品可以用于名片、装饰、电话卡、购物卡、银行卡。
[0039]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下述有益效果:
[0040]1.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与PET镭射膜结合处理,具有更好的结合力,同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片的新型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包括:(1)镭射膜组件制备:对镭射膜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得到镭射膜组件;(2)PVC膜组件的准备;(3)复合:将镭射膜组件与PVC组件使用复合胶进行层压贴合得到薄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片的新型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镭射膜组件由镭射膜背面和镭射膜电镀面分别经过涂层处理的方式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片的新型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镭射膜电镀面的涂层处理的方式为:使用结合胶对镭射膜电镀面进行耐高温结合涂层处理;使用保护胶对镭射膜背面进行特殊印刷涂层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片的新型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胶为水性耐高温丙烯酸树脂;所述保护胶为水性耐温聚氨酯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明慧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凯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