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菌棒打孔接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386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棒打孔接种机,属于菌菇培育技术领域,包括支架,且支架顶部安装有运输带主体,所述支架顶部位于运输带主体行程前侧固定安装有存料箱,且支架顶部位于运输带行程后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接种机,所述存料箱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限位菌棒下料的限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相应直径的菌棒通过两侧限位板打开的开口进行落料,通过控制液压气缸复位能够继续对菌棒进行落料封闭,通过液压气缸的往复运动实现对菌棒的持续落料,在控制液压气缸的移动行程,有利于控制两侧限位板的开口范围,方便对菌棒的直径落料限位的范围进行适应性调节,提高菌棒接收前的存储封闭效果,无需人工进行搬运落料,提高菌棒落料控制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菌棒打孔接种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菌菇培育
,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菌棒打孔接种机。

技术介绍

[0002]菌棒是为食用菌生长提供营养和生长环境的培育基,是通过原料打孔接种菌种后制成,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无公害,而且食药兼用的优势。
[0003]中国专利CN104145717B公开了一种用于香菇黑木耳菌棒接种的装置,包括菌棒打孔室、接种室和薄膜菌棒室,接种时采用人工放菌棒、机械推棒、机械打孔、手工塞种、手工套袋几个程序,具有投入不高,操作人员分工明确,省力,效率高的接种机,适合于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菌棒式打孔接种,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案需要人工对菌棒进行放置,人体活动不容易保持环境无菌状态,容易导致菌棒接种前受到污染,且菌棒排列排布需要耗费较长定位时间,同时菌棒在拿持过程中容易因滚落产生堆叠,导致因拿持放置菌棒影响到打孔接种效率,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人体活动不容易保持环境无菌状态,容易导致菌棒接种前受到污染,且菌棒排列排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菌棒打孔接种机,包括支架,且支架顶部安装有运输带主体(1),所述支架顶部位于运输带主体(1)行程前侧固定安装有存料箱(3),且支架顶部位于运输带行程后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接种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箱(3)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限位菌棒下料的限位组件(4),所述存料箱(3)内腔设有防止堵塞的防堵机构(5),所述存料箱(3)内侧壁底部两侧均设有用于菌棒消毒的消毒组件(6);所述消毒组件(6)包括消毒框(601),所述消毒框(601)设于在存料箱(3)内侧壁底部一侧对应位置,所述消毒框(601)两侧均连通有消毒箱(602),所述消毒箱(602)一侧填充有吸液用浸润垫(604),且浸润垫(604)一侧连通有多个吸取浸润液的毛刷条(603),且两侧毛刷条(603)位于对应位置限位组件(4)底部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打孔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框(601)后侧连通有管路,且管路延伸至存料箱(3)外侧并连通有送料泵(606),且送料泵(606)固定安装在存料箱(3)外壁一侧,所述送料泵(606)入料口一侧连通有消毒液箱(7),所述消毒液箱(7)固定安装在存料箱(3)外壁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打孔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于存料箱(3)内侧壁底部两侧的限位板(401),且两侧限位板(401)末端相互靠近形成供菌棒下料的开口,所述限位板(401)后侧传动连接有用于调控倾斜角度的液压气缸(405),所述液压气缸(405)固定安装在存料箱(3)外壁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打孔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01)一侧固定连接有铰接座(402),所述铰接座(402)铰接有连杆(403),所述连杆(403)另一端铰接有推动座(404),所述推动座(404)靠近液压气缸(405)的一侧与延伸至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志刚沈善超孙炳权周霞孙宁徐林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万景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