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217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般构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包括筒体、支撑板和连接件,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连接件的上方,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筒体的上方,所述连接件底端的四个角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均活动插接在筒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块的移动会带动四个推动件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推动件的移动会对滑动块施加作用力,使得滑动块进行移动,通过滑动块的移动会带动滑块一进行移动,通过滑块一的移动会对弹簧二施加作用力,使得弹簧二受力压缩或拉伸,利用弹簧一和弹簧二的特性,再配合上阻尼器一的阻尼作用,从而可对支撑板起到竖直方向上的双重缓冲减震作用,进而对建筑起到竖直方向上的双重缓冲减震作用。减震作用。减震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般构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
[0003]目前,市场上的抗震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建筑的抗震效果不佳,抗震强度较低,建筑支撑部件容易受到震动发生断裂的情况,导致建筑发生倒塌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包括筒体、支撑板和连接件,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连接件的上方,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筒体的上方,所述连接件底端的四个角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均活动插接在筒体内,所述连接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活动插接在筒体内,所述连接柱的端部圆周等距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推动件,所述筒体的内壁底面圆周等距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圆杆一,每个所述圆杆一上均活动套接有弹簧一,每个所述圆杆一分别活动贯穿每个所述连接块,所述筒体的侧壁圆周等距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架,每个所述连接架均为U型设计,每个所述连接架的两侧内壁面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连接架内均固定安装有圆杆二,每个所述圆杆二上均活动套接有弹簧二,每个所述连接架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每个所述滑动块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一,每个所述滑块一的两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每个所述圆杆二分别活动贯穿滑块一,每个所述滑块一分别通过弹簧二与连接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表面开设有贯穿连接件的通口,所述连接件的内部为镂空设计,所述通口内活动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贯穿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端部均等距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分别与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固定安装在支撑板底端的中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与支撑块的内壁底面之间连接有阻尼器一。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推动件和每个所述滑动块均为梯形设计,每个所述推动件的侧表面分别与每个所述滑动块的表面贴合。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筒体
之间固定连接有抗震垫,所述底板的外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三个固定板。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端部圆周等距固定安装有四个挡块。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挡块分别滑动安装在连接件内,每个所述挡块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连接件的上下两侧内壁面贴合,每个所述挡块的上下两表面均等距开设有齿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内圆周等距固定安装有四个矩形块,每个所述矩形块的表面均开设有矩形槽,每个所述矩形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二,每个所述滑块二上均连接有固定件,每个所述固定件均固定安装在连接环上。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滑块二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三,每个所述滑块二分别通过弹簧三与固定件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弹簧三分别与每个所述固定件之间均设置有阻尼器二。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矩形槽内均固定安装有圆杆三,每个所述圆杆三分别活动贯穿滑块二,每个所述圆杆三上均活动套接有两个弹簧四。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矩形槽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弹性件,每个所述圆杆三分别活动贯穿两个弹性件,每个所述滑块二分别通过两个弹簧四与两个弹性件固定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1、建筑安装在支撑板的上端,筒体固定安装在建筑基座上,当支撑板受到竖直方向的振动时,支撑板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支撑板的移动会带动连接件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连接件的移动会带动连接柱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连接柱的移动会带动四个连接块进行移动,使得连接块对弹簧一施加作用力,使得弹簧一受力压缩或拉伸,利用弹簧一受力的特性,再配合上阻尼器一的阻尼作用,从而可对支撑板起到竖直方向上的缓冲减震作用。
[0017]2、通过连接块的移动会带动四个推动件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推动件的移动会对滑动块施加作用力,使得滑动块进行移动,通过滑动块的移动会带动滑块一进行移动,通过滑块一的移动会对弹簧二施加作用力,使得弹簧二受力压缩或拉伸,利用弹簧一和弹簧二的特性,再配合上阻尼器一的阻尼作用,从而可对支撑板起到竖直方向上的双重缓冲减震作用,进而对建筑起到竖直方向上的双重缓冲减震作用。
[0018]3、通过连接件的底端圆周等距固定安装有四个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分别活动插接在筒体内,对连接件和支撑板的移动起到了限位作用,使得支撑板和连接件竖直方向上移动更加稳定,使得推动件能够稳定的推动滑动块,防止发生位置偏移,通过滑块一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使得滑动块和滑块一移动更加稳定,保证了滑块一能够稳定的对弹簧二施加作用力,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运行,能够稳定的对支撑板起到缓冲减震作用。
[0019]4、当支撑板受到水平方向上的震动时,支撑板会发生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通过支撑板的移动会带动固定柱进行移动,通过固定柱的移动会带动固定环进行移动,通过固定环的移动会带动连接环进行移动,通过连接环的移动会对弹簧三施加作用力,使得弹簧三受力压缩或拉伸,利用弹簧三的特性,再配合上阻尼器二的阻尼作用,从而可对支撑板起到水平方向上的缓冲减震作用,进而对建筑起到水平方向上的缓冲减震作用,该用于建筑设
计的抗震结构能够对建筑进行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缓冲减震作用,缓冲减震效果更好,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减震结构配合使用能够满足建筑的抗震需求,提高其使用寿命。
[0020]5、通过固定件的移动会带动滑块二进行移动,使得滑块二在矩形槽内进行滑动,通过矩形槽的移动会对弹簧四施加作用力,使得弹簧四受力发生形变,使得圆杆三受力发生形变,利用弹簧四和圆杆三的特性,配合上阻尼器二和弹簧三等结构,使得对支撑板起到水平方向上的双重缓冲减震作用,能够有效的满足建筑的抗震需求,抗震效果更好,提高了该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的实用性。
[0021]6、通过连接环上固定安装有挡块,挡块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齿槽,增大了挡块在连接件滑动的阻力,并且对连接件滑动的范围进行限位,使得该装置运行更加稳定,使得对建筑缓冲减震效果更好。
[0022]7、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包括筒体(1)、支撑板(2)和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设置在连接件(3)的上方,所述支撑板(2)设置在筒体(1)的上方,所述连接件(3)底端的四个角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31),每个所述限位杆(31)均活动插接在筒体(1)内,所述连接件(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32),所述连接柱(32)活动插接在筒体(1)内,所述连接柱(32)的端部圆周等距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块(33),每个所述连接块(33)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推动件(34);所述筒体(1)的内壁底面圆周等距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块(4),每个所述支撑块(4)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圆杆一(41),每个所述圆杆一(41)上均活动套接有弹簧一(42),每个所述圆杆一(41)分别活动贯穿每个所述连接块(33),所述筒体(1)的侧壁圆周等距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架(5),每个所述连接架(5)均为U型设计;每个所述连接架(5)的两侧内壁面均开设有滑槽(51),每个所述连接架(5)内均固定安装有圆杆二(52),每个所述圆杆二(52)上均活动套接有弹簧二(53),每个所述连接架(5)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动块(6),每个所述滑动块(6)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一(61),每个所述滑块一(61)的两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62),两个所述限位块(62)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槽(51)内,每个所述圆杆二(52)分别活动贯穿滑块一(61),每个所述滑块一(61)分别通过弹簧二(53)与连接架(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表面开设有贯穿连接件(3)的通口(35),所述连接件(3)的内部为镂空设计,所述通口(35)内活动安装有固定环(36),所述固定环(36)内贯穿有固定柱(37),所述固定柱(37)的端部均等距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8),每个所述固定块(38)分别与固定环(3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37)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底端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2)与支撑块(4)的内壁底面之间连接有阻尼器一(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芝瑶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