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控变频装置及变频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295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控变频装置及变频系统,包括变频柜体和第一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风机和第一防堵结构,第一防堵结构包括第一伸缩气缸、第一活动板和多个第二防堵单元,第一伸缩气缸固定安装在变频柜体的内侧,第一活动板与变频柜体滑动连接,且第一活动板与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任一相邻的两个纵向设置的第二散热孔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防堵单元,第一防堵单元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一防堵柱,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动板和第一防堵柱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位于第一活动板的内部,第一防堵柱与第一活动板滑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自动对第一散热孔进行清理,从而保持散热效果。从而保持散热效果。从而保持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控变频装置及变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泵
,尤其涉及一种受控变频装置及变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泵是一种常见的通用机械,它广泛用于农业排灌、水利电力、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各部门。
[0003]水泵受控变频装置是一种用于对水泵进行变频的设备,将各种驱动模块安装在变频柜体内,以对水泵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水泵变频的目的,变频柜体的散热一般是在变频柜体上设置散热孔进行散热,但水泵受控变频装置长时间运行后散热孔会造成堵塞,从而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控变频装置及变频系统,能够定时对散热孔进行自动清理,以保持散热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受控变频装置,包括变频柜体和第一散热组件,所述变频柜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孔,任意相邻的两个纵向设置的所述第一散热孔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散热孔的孔径长度;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风机和第一防堵结构,所述第一散热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变频柜体的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孔处,所述第一防堵结构包括第一伸缩气缸、第一活动板和多个第二防堵单元,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变频柜体的内侧,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孔的上方,所述第一活动板对应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活动板与所述变频柜体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活动板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任一相邻的两个纵向设置的所述第二散热孔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防堵单元,所述第一防堵单元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一防堵柱,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一防堵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内部,所述第一防堵柱与所述第一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防堵柱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呈球形设置。
[0006]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活动螺栓和安装条,所述第一散热风机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安装条,所述安装条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动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变频柜体螺纹连接。
[0007]其中,所述安装条设置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与所述安装条垂直设置,所述变频柜体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支架相适配的定位口,所述定位支架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内部。
[0008]其中,所述受控变频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组件,所述变频柜体还具有多个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的大小与所述第一散热孔的孔径相同,且所述第三散热孔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纵向设置的所述第三散热孔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三散热孔的孔径长度,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风机和第二防堵结构,所述第二散热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变频柜体的另一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三散热孔处,所述第
二防堵结构包括第二活动板和多个第二防堵单元,所述第二活动板对应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散热孔,所述第二活动板与所述变频柜体滑动连接,任一相邻的两个纵向设置的所述第四散热孔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防堵单元,所述第二防堵单元包括第二弹簧和第二防堵柱,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活动板和所述第二防堵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内部,所述第二防堵柱与所述第二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防堵柱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呈球形设置。
[0009]其中,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频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受控变频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温度监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监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运行,所述温度监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变频柜体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受控变频装置及变频系统,在对所述边坡变频柜体进行散热时,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重合设置,使得冷风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进入所述变频柜体的内部而对所述变频柜体内部的驱动模块进行散热,当本受控变频装置运行过久而使得所述第一散热孔有所堵塞时,可运行所述第一伸缩气缸,使得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板相对于所述变频柜体上下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散热孔逐渐与所述第一散热孔进行错位,此时所述第一防堵柱在所述第一弹簧的抵持作用下进入所述第一散热孔中,以将所述第一散热孔中的杂质挤压出,从而对所述第一散热孔中的杂质进行清理,随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板复位,使得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再次重合,以继续进行散热,保持了所述变频柜体的通风效果,从而保持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101

变频柜体、102

第一散热孔、103

第一散热风机、104

第一伸缩气缸、105

第一活动板、106

第二散热孔、107

第一弹簧、108

第一防堵柱、109

活动螺栓、110

安装条、111

通孔、112

定位支架、113

定位口、201

第三散热孔、202

第二散热风机、203

第二活动板、204

第四散热孔、205

第二弹簧、206

第二防堵柱、207

联动轴、301

竖板、302

安装腔、303

第三弹簧、304

伸缩杆、305

抵持块、306

第一安装座、307

第二安装座、308

缩紧螺杆、309

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为: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受控变频装置,包括变频柜体101和第一散热组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控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柜体和第一散热组件,所述变频柜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孔,任意相邻的两个纵向设置的所述第一散热孔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散热孔的孔径长度;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风机和第一防堵结构,所述第一散热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变频柜体的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孔处,所述第一防堵结构包括第一伸缩气缸、第一活动板和多个第二防堵单元,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变频柜体的内侧,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孔的上方,所述第一活动板对应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活动板与所述变频柜体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活动板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任一相邻的两个纵向设置的所述第二散热孔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防堵单元,所述第一防堵单元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一防堵柱,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一防堵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内部,所述第一防堵柱与所述第一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防堵柱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呈球形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控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活动螺栓和安装条,所述第一散热风机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安装条,所述安装条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动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变频柜体螺纹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控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设置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与所述安装条垂直设置,所述变频柜体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支架相适配的定位口,所述定位支架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内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川陈建桥肖瑜罗雪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成峰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