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同时还涉及该材料的一个用途——作为OER的高效电催化剂。
技术介绍
[0002]氢作为清洁能源,已被视为替代高碳排放的化石燃料的潜在能源,也是当前最为关注的燃料电池的主要技术之一。而电解水产氢被视为有效且最为绿色的途径。然而,在电解水的过程中,阳极析氧(OER)反应的高过电势阻碍了阴极析氢(HER)反应的进行。因此,设计和开发具有低过电势的高性能OER催化剂,便成为提高电解水产氢效率的关键。与贵金属计催化剂相比,过渡金属催化剂由于资源丰富且经济实惠的优点,已经受到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和开发。
[0003]作为潜在催化剂之一的焦磷酸盐基材料,尽管能够已表现出了较好的OER催化性能,但是电导率不足、过电势高、比表面积低等因素依然阻碍了它们在OER过程中的催化效率,也成为焦磷酸盐基材料作为OER催化剂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
[0005]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是由晶态的Co2P2O7和非晶态的V2O5组成;具有的多孔的特征并保持着前驱体的块状形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其特征在于:前驱体为Co(H2O)4(VOPO4)2,前驱体晶体是一个由Co
2+
离子支撑VOPO4二维层而形成的三维框架结构;钒中心由五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一个四方锥构型,平面四边形中的四个氧原子属于四个PO
43
‑
离子,钒中心和PO
43
‑
离子配位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VOPO4二维层结构,在这个二维的层中,四个PO
43
‑
离子包围的钒中心的四方锥,与周围的钒中心以相互倒置的方式排布着,金属Co
2+
离子与两个相邻层上钒中心四方锥的顶端氧原子配位,聚成一个含有孔道的三维框架结构;层与层之间形成了一种空腔。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2O5掺杂的焦磷酸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材料前驱体Co(H2O)4(VOPO4)2的制备将Co(NO3)2·
6H2O、V2O5、H3PO4和H2O以摩尔比为0.1~0.3:0.1~0.3:2~4:400~500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0~60分钟,将pH值调整到1.0~1.5,将混合物在160℃~170℃反应72~96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绿色块状的材料,即Co(H2O)4(VOPO4)2前驱体晶体;步骤2、Co(H2O)4(VOPO4)2/CC预电极的制备将质量比为1~3:0.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朱烈,杨培泽,张玲杰,佟娜,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