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涉及一种光导式流水灯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光导;分别安装在光导两端的第一LED模组和第二LED模组;第一LED模组包括:与光导左端相连的第一壳体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组件内部的第一LED线路板、安装在第一LED线路板上的第一LED;第二LED模组包括:与光导右端相连的第二壳体组件、安装在第二壳体组件内部的第二LED线路板、安装在第二LED线路板上的第二LE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流水灯整体能耗成本和功率,驱动电路设计简单,维修及更换简便,能够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能够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能够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导式流水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涉及一种光导式流水灯。
技术介绍
[0002]流水灯指的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按照设定的顺序和时间来发亮和熄灭的一组灯,通过光色变换与流水效果相结合能够形成一定的视觉效果。流水灯在工业现场、信号指示以及广告牌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如街道上的店铺和招牌上就会安装流水灯,使其看上去更加美观,能够吸引顾客,尤其是流水彩灯,在节日中应用较多,能够增加节日欢乐的气氛,装点城市使其更加美丽。
[0003]目前,市场上的流水灯主要采用多颗LED组成的灯带形式,并且每颗LED都需要单独控制,根据目前客户对部分流水灯产品的造型要求,所需的LED可达几十颗甚至上百颗,流水灯所需空间也会随之增加,驱动电路设计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这种采用多颗LED组成的灯带形式的流水灯不易满足客户对流水灯外形、能耗成本以及维修更换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导式流水灯,以解决现有采用多颗LED组成的灯带形式的流水灯存在的外形限制、驱动电路复杂、能耗成本高、维修更换困难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的一种光导式流水灯,包括:
[0007]光导;
[0008]分别安装在光导两端的第一LED模组和第二LED模组;
[0009]所述第一LED模组包括:与光导左端相连的第一壳体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组件内部的第一LED线路板、安装在第一LED线路板上的第一LED;
[0010]所述第二LED模组包括:与光导右端相连的第二壳体组件、安装在第二壳体组件内部的第二LED线路板、安装在第二LED线路板上的第二LED。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组件与第二壳体组件的结构组成相同。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前表面的连接块、设置在连接块前表面的出光口、设置在连接块两侧面的卡接口、设置在外壳两侧面上的外接口、设置在外壳下端的走线口、固定在外壳内部的驱动电路板安装座;所述第一LED线路板卡接在驱动电路板安装座上,所述第一LED对准第一壳体组件的出光口,所述第二LED对准第二壳体组件的出光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光导整体设计成条形,所述光导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凸起和第二卡接凸起;所述光导左端插入第一壳体组件的出光口实现光导左端与第一壳体组件之间的卡接连接;所述光导右端插入第二壳体组件的出光口实现光导右端与第二壳体组件之间的卡接连接;所述光导左端端部和右端端部分别对准第一LED和第二LED,所述光导通过第一LED和第二LED实现发光。
[0014]进一步的,所述光导左端的第一卡接凸起为两个,所述光导左端的两个第一卡接凸起分别对应卡入第一壳体组件连接块两侧面的卡接口中;所述光导右端的第二卡接凸起为两个,所述光导右端的两个第二卡接凸起分别对应卡入第二壳体组件连接块两侧面的卡接口中。
[0015]进一步的,所述光导采用PMMA材料制作。
[0016]进一步的,所述光导表面设有配光花纹。
[0017]进一步的,所述光导整体均为发光区域,此发光区域通过第一LED和第二LED实现发光。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LED线路板和第二LED线路板的电路原理相同;所述第一LED线路板包括:主控MCU、4PIN排针、第一电容
‑
第九电容、二极管一、二极管二、二极管三、二极管四、线绕电阻一、线绕电阻二和第一LED;主控MCU的第八引脚分别与第一LED、第三电容、第二电容、二极管一相连,第五电容两端分别与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相连,二极管一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二、第一电容、4PIN排针的第一引脚相连,第四电容两端分别与第一电容和二极管二另一端相连;主控MCU的第九引脚分别与第六电容、线绕电阻一相连,二极管三两端分别与第六电容另一端、线绕电阻一另一端相连;主控MCU的第十引脚分别与第七电容、线绕电阻二相连,二极管四两端分别与第七电容另一端、线绕电阻二另一端相连;主控MCU的第一引脚与第八电容一端相连,主控MCU的第二引脚与第九电容一端相连,第八电容另一端、第九电容另一端、主控MCU的第十一引脚、主控MCU的第十五引脚、主控MCU的第十七引脚相连;主控MCU的第十四引脚、第十三引脚、第十二引脚均与第一LED相连。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LED和第二LED均采用RGB LED。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的一种光导式流水灯,主要包括两个结构组成相同的LED模组和单根光导,这两个LED模组分别安装在光导两端。这两个LED模组中分别设置一个LED和对应的LED线路板以及相应的壳体组件,本技术通过结构设计可将多颗LED组成的灯带形式变为单根光导两端分别加LED模组的结构形式,同时针对两个LED只需要对应配置两块线路板,驱动电路设计简单,通过控制两侧LED颜色与电流大小达到变换光色与流水效果的目的,能够满足市场的多种要求。
[0022]本技术的一种光导式流水灯,不但可以使产品整体成本降低、功率降低,同时还能够让维修更换变得简单且可根据需求自由变换光导外形以满足客户需求。本技术可用于汽车照明、造景、观赏灯等多个领域,解决了现有流水灯采用多颗LED导致的对外形有一定限制、能耗成本升高、驱动电路设计复杂、维修更换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光导式流水灯的爆炸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光导式流水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沿图2中A
‑
A向的剖面图。
[0026]图4为第一卡接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第一LED线路板的电路图。
[0028]图中,1、第一壳体组件,101、外壳,102、卡接口,103、连接块,104、出光口,105、外
接口,106、走线口,107、驱动电路板安装座,2、第一LED线路板,3、第一LED,4、光导,401、第一卡接凸起,402、第二卡接凸起,5、第二LED,6、第二LED线路板,7、第二壳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光导式流水灯,主要由两个结构组成相同的LED模组和单根光导4组成,两个结构组成相同的LED模组分别为第一LED模组和第二LED模组。第一LED模组和第二LED模组分别安装在光导4两端。
[0031]其中,以第一LED模组为例介绍其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第一LED模组主要由第一壳体组件1、第一LED线路板2、第一LED 3组成,第一LED 3安装在第一LED线路板2上,第一LED线路板2安装在第一壳体组件1内部;第一壳体组件1内侧与光导4左端相连。
[0032]第二LED模组主要由第二LED 5、第二LE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导式流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导;分别安装在光导两端的第一LED模组和第二LED模组;所述第一LED模组包括:与光导左端相连的第一壳体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组件内部的第一LED线路板、安装在第一LED线路板上的第一LED;所述第二LED模组包括:与光导右端相连的第二壳体组件、安装在第二壳体组件内部的第二LED线路板、安装在第二LED线路板上的第二LE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导式流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与第二壳体组件的结构组成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导式流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前表面的连接块、设置在连接块前表面的出光口、设置在连接块两侧面的卡接口、设置在外壳两侧面上的外接口、设置在外壳下端的走线口、固定在外壳内部的驱动电路板安装座;所述第一LED线路板卡接在驱动电路板安装座上,所述第一LED对准第一壳体组件的出光口,所述第二LED对准第二壳体组件的出光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导式流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整体设计成条形,所述光导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凸起和第二卡接凸起;所述光导左端插入第一壳体组件的出光口实现光导左端与第一壳体组件之间的卡接连接;所述光导右端插入第二壳体组件的出光口实现光导右端与第二壳体组件之间的卡接连接;所述光导左端端部和右端端部分别对准第一LED和第二LED,所述光导通过第一LED和第二LED实现发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导式流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左端的第一卡接凸起为两个,所述光导左端的两个第一卡接凸起分别对应卡入第一壳体组件连接块两侧面的卡接口中;所述光导右端的第二卡接凸起为两个,所述光导右端的两个第二卡接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嘉,赵洪岩,安仲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鸿德汽车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