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套叠物流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643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包装箱技术领域的一种可套叠物流器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流器具装载货物固定不牢、循环利用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所述物流器具包括不少于两个呈纵向分布的隔板,隔板的隔板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收容货物的型腔,隔板顶面背面设有与型腔相对应的型凸或/和容槽;型凸形成于型腔背面,容槽与型腔在水平方向上呈中心对称分布。水平方向上呈中心对称分布。水平方向上呈中心对称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套叠物流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套叠物流器具,属于包装箱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产业分工精细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零部件通常由分散于不同地区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厂家根据设计图纸生产制造,再各自运输至车企总装部门统一装配。在汽车零配件出厂、储存、运输、装配过程中,科学选择汽车零部件包装箱,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损耗、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载效率。
[0003]真空助力器是利用真空(负压)来增加驾驶员施加于踏板上力的部件,一般位于制动踏板与制动主缸之间。真空助力器的壳体两端设有显著凸起的气管和推杆,受挤压易损坏;壳体侧面呈弧形,放置于平面上易滚动,不便于对其进行固定。目前,在对真空助力器进行储存或运输时,通常放置于木质或纸质包装箱内,通过填充海绵、泡沫等柔性物质来避免其遭到损坏,该包装方式不仅存在缓震欠佳、固定不牢、易污染等缺陷,难以同时兼顾自身强度和重量,尤其是空载回运时占据空间大,循环利用成本高,不利于提高包装质量和增进物流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套叠物流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流器具装载货物固定不牢、循环利用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套叠物流器具,包括不少于两个呈纵向分布的隔板,隔板的隔板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收容货物的型腔,隔板顶面背面设有与型腔相对应的型凸或/和容槽;型凸形成于型腔背面,容槽与型腔在水平方向上呈中心对称分布。/>[0006]优选地,隔板顶面或/和隔板侧面设有辨向标识;所述辨向标识包括指向色彩、指向符号、指向结构中的至少任一项。
[0007]优选地,隔板顶面背面设有向外凸起的固定台,所述容槽形成于固定台底面。
[0008]优选地,型凸最低处向外凸起形成有与固定台底面等高的型凸支撑台。
[0009]优选地,隔板顶面或/和型腔向内凹陷形成有与固定台相对应的固定槽。
[0010]优选地,固定槽设有向外凸起形成的容凸,所述容凸与容槽相适配。
[0011]优选地,型腔与货物在收容姿态下的底面形状相适配,容槽与货物在收容姿态下的顶面形状相适配。
[0012]优选地,所述隔板采用拔模设计或/和一体成型。
[0013]优选地,所述货物为真空助力器;所述真空助力器横向收容于型腔内,所述型腔呈斜向在隔板顶面上分布。
[0014]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最底一层隔板下方的底座;底座的底座底面设有向外凸起形成的支撑座,隔板或/和底座的侧面设有向内凹
陷形成的铭牌安装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在隔板顶面设置收容货物的型腔,在隔板顶面背面设置与型腔相对应的容槽,容槽与型腔在水平方向上呈中心对称分布。当多个隔板同向套叠时,上层隔板的型凸容纳至下层隔板的型腔内,上层隔板的固定台容纳至下层隔板的固定槽内,下层隔板的容凸容纳至上层隔板的容槽内,从而确保相邻隔板紧密接触,尽可能节约纵向占用空间,在有限的运载空间内能够回运更多数量的隔板,降低回运成本,便于进行循环利用。当相邻两个隔板相对旋转180度呈错向方位时,下层隔板的型腔收容该货物,包裹货物的下半部分;同时,上层隔板的容槽容纳该货物的上半部分,从而起到容纳固定的作用。隔板和底座均采用拔模设计,不仅可提高生产效率,还提高了各拔模斜面结构的承重能力,同时有利于相邻两个隔板或相邻两个底座之间顺利完成同向套叠和分离。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板的顶面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板的底面结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板的上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板的下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板的左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板的前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真空助力器的立体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物流器具收容真空助力器的立体结构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物流器具收容真空助力器的前视图;图10是真空助力器收容于隔板型腔内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真空助力器容纳于隔板容槽内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图10所示型腔的背面结构局部放大图。
[0017]图中:1、隔板;2、隔板顶面;21、型腔;22、固定槽;23、容凸;24、色带;3、隔板底面;31、型凸;311、型凸支撑台;32、固定台;33、容槽;4、底座;41、底座顶面;42、底座底面;43、支撑座;44、铭牌安装槽;5、真空助力器;51、壳体;52、推杆;53、气管;54、电气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套叠物流器具,由若干个隔板1沿纵向堆垛组合而成,最底一层隔板1下方设有底座4。
[0021]隔板1和底座4均采用拔模设计,对各个竖直面添加斜度,呈现上小下大结构。拔模设计的优势在于:一是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顺利脱模,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有利于提高各拔模斜面结构的承重能力;三是有利于相邻两个隔板1或相邻两个底座4之间顺利完成同向套叠和分离,在同向套叠和分离时,相邻两个隔板1或底座4之间方位相同。
[0022]隔板1和底座4还采用吸塑工艺一体成型。吸塑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采用吸塑工艺一体成型的主要优势在于:一是产品各部分基本厚度相同,因而利于节省原辅材料、重量轻、符合环保绿色包装的要求,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工出异型结构,便于收容异型货物;二是当相邻两个隔板1或底座4之间处于同向套叠状态下,有利于充分降低高度以压缩其所占用的运输空间。
[0023]如图1至图6所示,分别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板的顶面结构立体图、底面结构立体图、上视图、下视图、左视图、前视图。隔板1的隔板顶面2向内凹陷,形成有收容货物的型腔21,隔板顶面2背面设有与型腔21相对应的型凸31和容槽33。其中,型凸31形成于型腔21背面,以满足型腔21形状空间;容槽33与型腔21在水平方向上呈中心对称分布。当相邻两个隔板1相对旋转180度呈错向方位时,下层隔板1的型腔21收容该货物,包裹货物的下半部分;同时,上层隔板1的容槽33容纳该货物的上半部分,从而起到容纳固定的作用。
[0024]隔板顶面2背面设有向外凸起形成的固定台32,固定台32与型腔21一一对应,固定台32底面向内凹陷,即形成前述用于从上方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套叠物流器具,其特征是,包括不少于两个呈纵向分布的隔板(1),隔板(1)的隔板顶面(2)向内凹陷形成有收容货物的型腔(21),隔板顶面(2)背面设有与型腔(21)相对应的型凸(31)或/和容槽(33);型凸(31)形成于型腔(21)背面,容槽(33)与型腔(21)在水平方向上呈中心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套叠物流器具,其特征是,隔板顶面(2)或/和隔板侧面设有辨向标识;所述辨向标识包括指向色彩、指向符号、指向结构中的至少任一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套叠物流器具,其特征是,隔板顶面(2)背面设有向外凸起的固定台(32),所述容槽(33)形成于固定台(32)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套叠物流器具,其特征是,型凸(31)最低处向外凸起形成有与固定台(32)底面等高的型凸支撑台(31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套叠物流器具,其特征是,隔板顶面(2)或/和型腔(21)向内凹陷形成有与固定台(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宏林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红方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