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和相机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262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9
本申请涉及透镜驱动装置和相机模块。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线圈架、设置在线圈架上的第一驱动部、在垂直于光轴的第一方向上与第一驱动部重叠的第二驱动部和联接至线圈架和壳体的支承构件。支承构件包括联接至线圈架的内部、联接至壳体的外部以及连接内部和外部的连接部,线圈架包括在光轴方向上与第一驱动部重叠的支承部以及联接至支承构件的内部的下联接部,线圈架的支承部包括从线圈架的下表面突出并且设置在下联接部的外侧的部分以及构造成从线圈架的底侧观察时暴露第一驱动部的第一部分的凹部,并且支承构件的连接部的部分在从线圈架的底侧观察时在从线圈架至壳体的第二方向上穿过支承构件的凹部。圈架至壳体的第二方向上穿过支承构件的凹部。圈架至壳体的第二方向上穿过支承构件的凹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驱动装置和相机模块
[0001]本申请是基于申请日为2016年4月1日、申请号为201610203598.3、专利技术名称为“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设备”的原始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以及申请日为2016年4月1日(分案提交日为2020年9月25日)的申请号为202011023574.2、专利技术名称为“透镜驱动装置”的第一代分案申请的第二代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设备。

技术介绍

[0003]本部分中所描述的技术仅旨在提供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背景信息,并非指的是现有技术。
[0004]随着各种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以及无线上网服务的商业化,消费者对于移动终端的要求变得多样化,并且各种类型的附加设备被附装至移动终端。
[0005]在各种类型的附加设备之中,相机模块可以为代表性装置,其能够通过拍摄静态图像或动态画面并且将静态图像或动态画面以图像数据的形式存储来根据需要编辑以及发送静态图像或动态画面。
[0006]同时,普遍使用具有AF(自动对焦)功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线圈架,所述线圈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线圈架上;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在垂直于光轴的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重叠;以及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联接至所述线圈架和所述壳体,其中,所述支承构件包括联接至所述线圈架的内部、联接至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连接所述内部和所述外部的连接部,其中,所述线圈架包括在与所述光轴平行的光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重叠的支承部以及联接至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内部的下联接部,其中,所述线圈架的所述支承部包括从所述线圈架的下表面突出并且设置在所述下联接部的外侧的部分以及构造成从所述线圈架的底侧观察时暴露所述第一驱动部的第一部分的凹部,并且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连接部的部分在从所述线圈架的底侧观察时在从所述线圈架至所述壳体的第二方向上穿过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与所述连接部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的部分包括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卡的多个支承本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的所述凹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多个支承本体之间的分离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分离空间与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连接部的部分重叠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的第一部分重叠。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分离空间包括多个分离空间,并且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连接部的部分包括穿过所述多个分离空间而面向所述第一驱动部的两个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分离空间设置成邻近所述壳体的拐角。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两个部分中的一者邻近所述内部,并且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两个部分中的另一者邻近所述外部。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支承本体包括第一支承本体、邻近所述第一支承本体设置的第二支承本体和邻近所述第二支承本体设置的第三支承本体;其中,所述分离空间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本体与所述第二支承本体之间的第一分离空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承本体与所述第三支承本体之间的第二分离空间;并且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两个部分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离空间
处,并且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两个部分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离空间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外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拐角区域处。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拐角包括所述壳体的第一拐角以及邻近所述壳体的第一拐角设置的所述壳体的第二拐角,并且其中,所述外部设置成相较于所述壳体的第二拐角更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一拐角,并且所述内部设置成相较于所述壳体的第一拐角更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二拐角。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件包括上支承构件和下支承构件,所述上支承构件连接所述线圈架的上部和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下支承构件连接所述线圈架的下部和所述壳体的下部,并且其中,所述下支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分离空间在所述光轴方向上重叠。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线圈,其中,所述下支承构件设置成一对,并且其中,一对所述下支承构件中的每一者电连接至所述线圈。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线圈架包括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感测所述线圈架的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行程量或位置,其中,所述上支承构件连接至所述传感器单元,其中,所述上支承构件作为至少六个单独的端部单独地设置,并且其中,所述六个单独的端部中的四个单独的端部电连接至所述传感器单元,并且所述六个单独的端部中的剩余的两个单独的端部电连接至所述下支承构件。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基部,所述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方;以及盖构件,所述盖构件将所述线圈架和所述壳体容置在所述盖构件的内侧,其中,所述支承构件与所述盖构件间隔开。16.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线圈架,所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相沃闵相竣李准泽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