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骨植入物表面多级微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假体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3D打印骨植入物表面多级微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3D打印成型技术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大量研究及发展。由于3D打印技术具有快速成型、个性化定制等优点,3D打印骨植入体取代人体受损骨组织成为生物医疗领域的重要部分。但是3D打印成型的钛合金植入体仍然存在传统成型钛合金植入体的弊端,即具有表面生物活性低,不能主动诱导骨生成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3D打印骨植入物表面多级微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并提高了生物活性。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3D打印骨植入物表面多级微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准备3D打印的钛合金骨植入体,其中,钛合金骨植入体上骨小梁多孔结构的孔径为:500
±
300μm;骨小梁多孔结构的丝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骨植入物表面多级微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3D打印的钛合金骨植入体,其中,钛合金骨植入体上骨小梁多孔结构的孔径为:500
±
300μm;骨小梁多孔结构的丝径为:500
±
200μm;骨小梁多孔结构孔隙率:50%~80%;步骤2,将钛合金骨植入体依次用分析纯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各10min,再放入干燥箱内烘干;步骤3,烘干后的钛合金骨植入体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步骤4,将喷砂处理后的钛合金骨植入体置于酸蚀液中进行酸蚀处理,酸蚀处理的温度为20~60℃,酸蚀处理的时间为10~40min。所述酸蚀液的成分为盐酸、硝酸、氢氟酸、酸雾抑制剂及水,其中盐酸、硝酸、氢氟酸和水的体积比为(2~5):(1~4):(1~2):(4~10),酸雾抑制剂的质量分数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素丽,岳术俊,许奎雪,宋宁宁,吴倩,李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