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260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可移动工程车底盘,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上设有矫正装置,所述矫正装置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下沉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液压泵内的液压油则通过夹紧腔进入至连接孔内,继而进入至活塞头的底部,以此推动活塞与套筒分离,使得套筒向底座处运动,套筒带动圆盘向底座处运动,以此使得圆盘带动预制桩进行下沉施工,以此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圆盘在保证预制桩垂直后,夹紧预制桩,而后带动预制桩进行下沉,解决了传统的施工过程中,预制桩在放置地面和下沉过程中,只能监控预制桩的垂直度,而无法在放置和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和保证预制桩垂直的情况下,对预制桩进行下沉施工。进行下沉施工。进行下沉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推动绿色施工,实现节能环保的建造方式,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预制桩因其施工快捷、方便,质量可控、环保等特点,在交通建设、工民建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预制桩沉桩的传统打入式施工方式大都采取静压法施工和锤击法两种,其中静压施工法通过液压夹紧预制桩后而后再次使用液压将预制桩插入地面,此种施工方式不仅噪音小,工期短且经济性较好,而锤击法施工法采取先将预制桩放置在地面后用铅锤不断砸压预制桩使预制桩插入地面,此种使用方式噪音大效率较低,然而以上两种施工方式均需要预制桩在放置地面以及插入地面的过程中保持较为精准的垂直度,传统施工方式均采用人工使用垂直测量仪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监控预制桩的垂直度,而无法在静压施工过程中通过装置自身保持预制桩的垂直度,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可移动工程车底盘,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上设有矫正装置,所述矫正装置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下沉装置;
[0008]所述矫正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矫正孔,所述安装板内圆周设有多组受力组件;
[0009]所述下沉装置包括圆盘,所述圆盘上设有对中孔,所述圆盘上圆周设有多组夹紧组件,每个所述夹紧组件与一对角处的所述受力组件通过下压组件连通;
[0010]所述底座上圆周均匀设有多个液压泵,每个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夹紧组件均通过液压用软管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受力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板内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与所述滑动槽通过伸缩弹簧连接,所述滑动柱一端开设有滚动腔,所述滚动腔内滚动设有滚珠,所述滑动槽内壁开设有一段圆弧槽,每个所述圆弧槽内壁均开设有长度不等的延伸槽,通过所述圆弧槽将所述滑动槽与其正对角度的所述延伸槽连通,所述延伸槽内壁开设有液压油管道孔。
[0012]优选的,多个所述液压油管道孔圆心任一横截面位于同一直径的圆上,且该圆与所述矫正孔同心。
[0013]优选的,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与所述圆盘固定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分离腔,所述分离腔内滑动密封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内设有活塞孔,所述活塞孔与所述液压油管道孔连通,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与所述分离腔内壁通过拉伸弹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圆盘上的夹紧腔,所述夹紧腔内壁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内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夹紧腔内滑动设有夹紧杆,所述夹紧杆一端与所述夹紧腔内壁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另一端固定设有夹紧板
[0015]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夹紧杆与所述夹紧板内部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矫正杆,所述矫正杆一端与固定设置在所述连通孔内壁的台阶块通过助力弹簧连接,另一端固定设有矫正板
[0016]优选的,所述矫正杆末端位于所述连接孔处,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夹紧腔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
[0017]优选的,所述夹紧腔内壁开设有下沉液压孔,通过所述下沉液压孔将所述夹紧腔与所述分离腔连通
[0018]优选的,所述台阶块与所述液压用软管连接,使得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液压泵连通。
[0019](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矫正板和夹紧板将预制桩先矫正而后夹紧时,此时液压泵内的液压油则通过夹紧腔进入至连接孔内,继而进入至活塞头的底部,以此推动活塞与套筒分离,使得套筒向底座处运动,套筒带动圆盘向底座处运动,以此使得圆盘带动预制桩进行下沉施工,以此使得本专利技术通过圆盘在保证预制桩垂直后,夹紧预制桩,而后带动预制桩进行下沉,解决了传统的施工过程中,预制桩在放置地面和下沉过程中,只能监控预制桩的垂直度,而无法在放置和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和保证预制桩垂直的情况下,对预制桩进行下沉施工。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的一处等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中受力组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如下:
[0025]底座1、液压泵10、液压用软管11、立柱12、下沉装置2、圆盘20、矫正孔301、夹紧组件21、矫正板210、夹紧板211、矫正杆212、夹紧杆213、复位弹簧214、夹紧腔215、助力弹簧216、台阶块217、连通孔218、下沉液压孔219、连接孔220、滑槽221、矫正装置3、安装板30、受力组件31、矫正孔301、延伸槽310、圆弧槽311、滑动槽312、滑动柱313、滚动腔314、滚珠315、液压油管道孔316、伸缩弹簧318、下压组件4、套筒40、分离腔401、活塞41、活塞孔410、活塞头411、拉伸弹簧4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下面结合附图1

4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本实施例中,如图1

2所示,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固定设置在可移动工程车底盘,底座1上带有通孔,底座1上设有多个立柱12,多个立柱12上设有矫正装置3,矫正装置3与底座1之间设有下沉装置2,在本专利技术安装至移动移动工程车上时,施工人员可通过使用吊机将预制桩从矫正装置3和下沉装置2上穿过后,放置在地面上;
[0029]进一步的,矫正装置3包括安装板30,安装板30上设有矫正孔301,安装板30内圆周设有多组受力组件31,在预制桩通过吊机从矫正孔301穿过时,当预制桩在任一角度倾斜后,此时预制桩将挤压此倾斜角度的受力组件31,此时倾斜的预制桩给予受力组件31一定的压力;
[0030]进一步的,下沉装置2包括圆盘20,圆盘20上设有对中孔201,圆盘20上圆周设有多组夹紧组件21,每个夹紧组件21与一对角处的受力组件31通过下压组件4连通,在预制桩通过矫正孔301进入至对中孔201内时,此时在预制桩倾斜的情况下,预制桩给予受力组件31一定的压力,此时受力组件31可通过下压组件4将此压力传递至其下方对角度的夹紧组件21上,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固定设置在可移动工程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多个立柱(12),多个所述立柱(12)上设有矫正装置(3),所述矫正装置(3)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有下沉装置(2);所述矫正装置(3)包括安装板(30),所述安装板(30)上设有矫正孔(301),所述安装板(30)内圆周设有多组受力组件(31);所述下沉装置(2)包括圆盘(20),所述圆盘(20)上设有对中孔(201),所述圆盘(20)上圆周设有多组夹紧组件(21),每个所述夹紧组件(21)与一对角处的所述受力组件(31)通过下压组件(4)连通;所述底座(1)上圆周均匀设有多个液压泵(10),每个所述液压泵(10)与所述夹紧组件(21)均通过液压用软管(11)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组件(31)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板(30)内的滑动槽(312),所述滑动槽(312)内滑动设有滑动柱(313),所述滑动柱(313)与所述滑动槽(312)通过伸缩弹簧(318)连接,所述滑动柱(313)一端开设有滚动腔(314),所述滚动腔(314)内滚动设有滚珠(315),所述滑动槽(312)内壁开设有一段圆弧槽(311),每个所述圆弧槽(311)内壁均开设有长度不等的延伸槽(310),通过所述圆弧槽(311)将所述滑动槽(312)与其正对角度的所述延伸槽(310)连通,所述延伸槽(310)内壁开设有液压油管道孔(31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液压油管道孔(316)圆心任一横截面位于同一直径的圆上,且该圆与所述矫正孔(301)同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桩施工用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4)包括与所述圆盘(20)固定连接的套筒(40),所述套筒(40)内设有分离腔(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凤祥刘永超李刚刘洁陆鸿宇张阳王玉琢杜治达王照安曹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