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及数据中心机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226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和数据中心机房,属于液冷技术领域。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包括外箱和箱内部件,所述箱内部件包括:换热部件、第一冷液管路、第二冷液管路和屏蔽泵,其中:所述换热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冷液管路与所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放置设备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冷液管路与外部制冷设备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冷液管路中的冷液与所述第二冷液管路中的冷液在所述换热部件进行热交换;所述屏蔽泵,安装在所述第一冷液管路上,用于输送所述第一冷液管路中的冷液。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服务器的质量要求,满足服务器温度的精准控制,减小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的体积。的体积。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及数据中心机房


[0001]本技术涉及液冷
,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及数据中心机房。

技术介绍

[0002]在大数据爆发的时代,特别是随着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量以几何倍数增长。承担这些数据运算和存储的数据中心,出现了高密高电的发展趋势。据有关机构调研,目前我国85%的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在1.5

2.0之间,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的能耗将从2018年的1609亿千瓦时增加到4115亿千瓦时。这样的发展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数据中心如何散热,传统的风冷式和水冷式空调逐渐出现了不堪重负的现象,而液冷技术由于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能耗,已经崭露头角。
[0003]对于符合人工智能计算能力的以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为核心的大型数据中心来说,单片GPU功耗可达300瓦以上,这导致整个服务器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散热问题。冷板式液冷、喷淋式液冷等散热方式在效率上难以满足要求,此时,可以依靠全浸没式液冷技术来解决服务器散热问题。浸没式液冷属于直接接触型液冷,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将服务器等需要散热的IT(Internet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设备完全浸没在冷却液中,依靠高比热容的液体作为传输介质循环流动带走热量。由于全浸没式液冷方式的冷却液和需要散热的IT设备充分接触,所以散热效率更高,再加上没有风扇,所以噪音和能耗比其他液冷方式更低。
[0004]本专利申请的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数据中心浸没式液冷技术发现:
[0005]现阶段浸没式液冷设备均为模块化产品,体积大,重量重,且对于建筑要求高。布置方式为分体式:服务器放置设备位于机房内,而冷液分配装置位于机房外部。这种分散布置方式不利于设备维护,对于维护操作需要多人协同进行。分散式设备不能合理控制每批服务器的制冷,在维修或更换设备时需要停机,效率低下且影响服务器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部分或全部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和一种数据中心机房。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包括外箱和箱内部件,所述箱内部件包括:换热部件、第一冷液管路、第二冷液管路和屏蔽泵,其中:
[0008]所述换热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冷液管路与所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放置设备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冷液管路与外部制冷设备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冷液管路中的冷液与所述第二冷液管路中的冷液在所述换热部件进行热交换;
[0009]所述屏蔽泵,安装在所述第一冷液管路上,用于输送所述第一冷液管路中的冷液。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冷液管路包括第一冷液入口管路和第一冷液出口管路,所述第一冷液入口管路包括泵入口管路和泵出口管路;
[0011]所述泵入口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屏蔽泵的入口通过法兰盘连接,所述泵入口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服务器放置设备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
[0012]所述泵出口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部件的第一上部接口连接,所述泵出口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屏蔽泵的出口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
[0013]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部件的第一下部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服务器放置设备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泵入口管路、所述泵出口管路和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的最低点均安装有黄铜螺纹截止阀和外丝快装接头;
[0015]所述泵入口管路、所述泵出口管路和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带截止阀压力变送器;
[0016]所述泵入口管路和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17]所述泵出口管路的最高点安装有自动排气阀;
[0018]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的中部安装有快装流量计和直角过滤器,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的尾部安装有电导率仪探头。
[0019]可选的,所述泵入口管路中焊接有手动蝶阀;
[0020]所述泵出口管路的第一端上焊接有止回阀,所述泵出口管路的第二端上焊接有所述手动蝶阀;
[0021]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的第一端焊接有所述手动蝶阀。
[0022]可选的,所述第二冷液管路包括第二冷液入口管路和第二冷液出口管路;
[0023]所述第二冷液入口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设备的第二下部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冷液入口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制冷设备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
[0024]所述第二冷液出口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部件的第二上部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冷液出口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制冷设备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
[0025]可选的,所述第二冷液入口管路的最低点安装有黄铜螺纹截止阀和外丝快装接头;
[0026]所述第二冷液入口管路和所述第二冷液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带截止阀压力变送器和温度传感器;
[0027]所述第二冷液入口管路的中部安装有快装电动阀;
[0028]所述第二冷液出口管路的最高点安装有自动排气阀。
[0029]可选的,所述第二冷液入口管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冷液出口管路的第一端均焊接有手动蝶阀。
[0030]可选的,所述箱内部件还包括:电控箱、变频器、电导率仪控制器和触摸屏;
[0031]所述电控箱、所述变频器、所述电导率仪控制器、所述换热部件和所述屏蔽泵通过螺栓连接吊装固定在所述外箱的支架上;
[0032]所述电控箱与所述变频器的操作界面均面向所述电控箱的前门,所述电导率仪控制器面向所述电控箱的后门;
[0033]所述触摸屏安装在所述外箱的顶部。
[0034]可选的,所述箱内部件还包括管路支架,所述管路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冷液管路和所述第二冷液管路上,与所述外箱的支架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冷液管路和所述第二
冷液管路。
[0035]可选的,所述外箱的不高于1200mm,不长于600mm,不宽于800mm。
[0036]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机房,至少包括一组上述的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每组所述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至少包括两台所述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来实现双泵模式或单泵模式的运行。
[00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38]第一冷液和第二冷液通过两路循环回路在换热部件内部进行换热操作,可以有效降低第一冷液的温度,从而实现服务器降温,保证服务器的质量要求,满足服务器温度的精准控制;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的体积小,减少了建筑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数据中心机房内部署至少两台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这两台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可以采用双泵模式或单泵模式来运行,能够实现不停机即可维护保养。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和箱内部件,所述箱内部件包括:换热部件、第一冷液管路、第二冷液管路和屏蔽泵,其中:所述换热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冷液管路与所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放置设备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冷液管路与外部制冷设备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冷液管路中的冷液与所述第二冷液管路中的冷液在所述换热部件进行热交换;所述屏蔽泵,安装在所述第一冷液管路上,用于输送所述第一冷液管路中的冷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液管路包括第一冷液入口管路和第一冷液出口管路,所述第一冷液入口管路包括泵入口管路和泵出口管路;所述泵入口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屏蔽泵的入口通过法兰盘连接,所述泵入口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服务器放置设备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所述泵出口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部件的第一上部接口连接,所述泵出口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屏蔽泵的出口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部件的第一下部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服务器放置设备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入口管路、所述泵出口管路和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的最低点均安装有黄铜螺纹截止阀和外丝快装接头;所述泵入口管路、所述泵出口管路和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带截止阀压力变送器;所述泵入口管路和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泵出口管路的最高点安装有自动排气阀;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的中部安装有快装流量计和直角过滤器,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的尾部安装有电导率仪探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入口管路中焊接有手动蝶阀;所述泵出口管路的第一端上焊接有止回阀,所述泵出口管路的第二端上焊接有所述手动蝶阀;所述第一冷液出口管路的第一端焊接有所述手动蝶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华李明江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秦淮数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