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章民专利>正文

挠性电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08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挠性电热组件,其包含多束纺织纱以及多束导电纱。每一束纺织纱为由多根个别的第一纺织纤维所捻成;每一束导电纱为由一根个别的超细金属线与多根个别的第二纺织纤维所捻成。此外,部分纺织纱为与部分导电纱错开沿纬向排列以作为纬向纱,其它纺织纱沿经向排列作为经向纱,该等纬向纱与该等经向纱为梭织在一起以形成该电热组件。进一步,该电热组件具有至少一纺织结构特性,致使当一可容忍的外力作用于该等纬向纱时,该等超细金属线的几何特性不会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组件(Electro-heating device),特别涉及一种挠性电热组件(Flexible electro-heating device)。
技术介绍
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各种可发热的功能性织物也随之被开发出来。以下将详述现有关于可发热的功能性织物的先前技术。第一类型的可发热功能性织物为利用传统的加热线圈(Heated coil)或是加热片所形成的加热装置为主,并与典型的织物结合。在此需强调,第一类型的可发热功能性织物其特征为在于仅仅用纺织品包裹传统的加热线圈、加热片而已。兹将上述类型加热装置的相关专利技术列举如下美国专利第6,160,246号、美国专利第6,111,233号、美国专利第5,792,714号、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135,293号、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282,662号,以及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117,353号。第一类型的可发热功能性织物存在许多缺点,兹将详述如下(1)传统的加热线圈、加热片过于笨重,利用传统加热线圈、加热片所制成的可发热功能性织物自然不易携带,所以应用型态受限,通常以轻薄的片状应用型态出现,如电热毯;(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挠性电热组件(Flexibleelectro-heatingdevice),其特征在于,包含:多束纺织纱(Textileyarn),每一束纺织纱为由多根个别的第一纺织纤维(Textilefiber)所捻成;以及   多束导电纱(Conductiveyarn),每一束导电纱为由至少一个别的超细金属线(Ultra-finemetalwire)与多根个别的第二纺织纤维所捻成;其中部分纺织纱为与部分导电纱错开沿纬向排列以作为纬向纱(W eftyarn),其它纺织纱沿经向排列作为经向纱(Warpyarn),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章民
申请(专利权)人:杨章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