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显洪专利>正文

一种强力涡流纺纺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163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强力涡流纺纺锭,包括纺锭本体,纺锭本体包括纺锭上部和纱锭下部,纺锭本体沿中轴线方向开设纱线通道,纺锭上部上设置有若干纺锭羽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纺锭上部均匀设置纺锭羽翼,在使用时,纺锭羽翼会让铺展在纺锭上部锥形面上纤维分流,使其向两个方向缠绕,尤其是尾端外露短的纤维会向涡流方向缠绕,而尾端外露长的纤维会向涡流反方向缠绕,这样纤维会以一种近似网格的编织结构形成棉纱,就提高了所纺制的纱线结构的强力,以解决现有涡流纺纱线强力低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力涡流纺纺锭


[0001]本技术属于涡流纺纺锭
,尤其涉及一种强力涡流纺纺锭。

技术介绍

[0002]涡流纺纱是一种双重结构的纱,纱线的芯纤维是平行排列的、无捻度,依靠旋转气流的作用使末端纤维包覆缠绕与芯纤维外部加捻成纱,涡流纺的成纱由于纤维伸直度较差而凝聚过程过于短促,使纱的结构较松散,纱的强力偏低涡流纺纱的成纱结构比较松弛,长片段均匀度良好,成纱的条干均匀度一般接近环锭纱的水平,但极短片段的粗细不匀较环锭纱显著,但强力较低而不稳定,限制其向细号纱领域的发展,涡流纺是自由端纱尾在涡流管内高速回转时形成的纱臂,从而导致较大的离心力和张力的问题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同样的支数的棉纱,涡流纺的成纱强力只有环锭纺的80%左右,涡流纺纱线强力低是由涡流纺纱线的内在纤维结构决定的,而这种纤维结构是有纺锭这个专件形成的,所以要提高涡流纺纱线的强力度,就要改变纺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力涡流纺纺锭,以解决现有涡流纺纱线强力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强力涡流纺纺锭,包括纺锭本体,所述纺锭本体包括纺锭上部和纱锭下部,所述纺锭本体沿中轴线方向开设纱线通道,所述纺锭上部上设置有若干纺锭羽翼。
[0005]进一步的,所述纺锭上部呈圆锥状,所述纺锭羽翼等距设置在纺锭上部外壁圆周表面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纺锭上部上设置有4根纺锭羽翼。
[0007]进一步的,所述纺锭羽翼和纺锭上部一体式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纺锭羽翼顶端至尾端的宽度逐渐加宽。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纺锭本体由高硬度的陶瓷材料制成。
[0010]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纺锭上部均匀设置纺锭羽翼,在使用时,纺锭羽翼会让铺展在纺锭上部锥形面上纤维分流,使其向两个方向缠绕,尤其是尾端外露短的纤维会向涡流方向缠绕,而尾端外露长的纤维会向涡流反方向缠绕,这样纤维会以一种近似网格的编织结构形成棉纱,就提高了所纺制的纱线结构的强力度。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技术标号信息如下:
[0017]1、纺锭本体;2、纺锭上部;3、纺锭下部;4、纱线通道;5、纺锭羽翼;
[0018]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

4,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1]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强力涡流纺纺锭,包括纺锭本体1,纺锭本体1包括纺锭上部2和纱锭下部4,纺锭本体1沿中轴线方向开设纱线通道3,所述纺锭上部2上设置有若干纺锭羽翼5。
[0023]通过在纺锭上部均匀设置纺锭羽翼5,在使用时,纺锭羽翼4会让铺展在纺锭上部2锥形面上纤维分流,使其向两个方向缠绕,尤其是尾端外露短的纤维会向涡流方向缠绕,而尾端外露长的纤维会向涡流反方向缠绕,这样纤维会以一种近似网格的编织结构形成棉纱,就提高了所纺制的纱线结构的强力度,使用后,所纺制的纱线结构,就由双层结构而改为多层结构;就由芯纱外部纤维一个方向“S”型的顺缠绕改为两个方向的网格式、类编织式的缠绕。网格式的、类编织式的缠绕,有效的增加了纤维之间的结合强度,有效的提高涡流纺纱线强力度。
[0024]纺锭上部2设有纱线通道3的输入端,纤维束进人纱线通道3后,在径向气流的作用下,部分纤维的一端从纱体中分离出来形成倒伏在纺锭上部2锥面上的自由端纤维,并通过锥形面的纺锭羽翼5进行分流,而进入纱线通道3的纤维形成预捻纱条,受涡旋气流和纺锭本体1的协同旋转作用,纺锭上部2锥面上的自由端纤维,紧密包缠在预捻纱条表层,形成网格式的、类编织式的缠绕结构的纱线。
[0025]如图1所示:纺锭上部2呈圆锥状,纺锭羽翼5等距设置在纺锭上部2外壁圆周表面
上,纺锭羽翼5通过等距的设置能够让纤维在缠绕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结合强度更高。
[0026]如图1所示:所述纺锭上部2上设置有4根纺锭羽翼5,纺锭羽翼5的条数是根据原材料属性和品种规格来变化,且所有纺锭羽翼5均是等距设置。
[0027]纺锭羽翼5和纺锭上部2一体式连接。通过一体式连接的方式,能够是两者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
[0028]如图2所示:纺锭羽翼5靠近纱线通道4开口的一端至尾端的宽度逐渐加宽,由于每一条纺锭羽翼5之间都是等距,纺锭羽翼5的宽度要由头端逐渐加宽至尾端,每条纺锭羽翼5的头端和尾端也是等距。
[0029]纺锭本体1由高硬度的陶瓷材料制成。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力涡流纺纺锭,包括纺锭本体(1),所述纺锭本体(1)包括纺锭上部(2)和纱锭下部(3),所述纺锭本体(1)沿中轴线方向开设纱线通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纺锭上部(2)上设置有若干纺锭羽翼(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力涡流纺纺锭,其特征在于:所述纺锭上部(2)呈圆锥状,所述纺锭羽翼(5)等距设置在纺锭上部(2)外壁圆周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力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显洪
申请(专利权)人:赵显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