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154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板式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型板式换热器,底板和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外侧安装有固定装置。可以将两个第一端板安装到底板的凹槽内,将第二端板安装到底板的滑槽内,之后将换热器片安装到左侧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使第一伞形齿轮带动套筒进行转动,通过套筒带动第一螺杆进行移动,这样第一螺杆配合挡杆便可以带动挡板移动,从而使挡板带动第二端板移动,使第二端板配合左侧的第一端板将换热器片初步的抵紧固定,之后再拧动螺母,使螺母配合垫片和第二螺杆将第二端板的位置固定,这样便可以快速的对换热器片进行安装。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板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板式换热器
,具体为一种改进型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CN 209945084U的一种改进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换热器片。本技术具有独特的流体通道设计,制造和装卸方便,能够提高流体分配速度,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但是上述中对板式换热器进行安装固定的结构与市面长常见款式一致,均为多组螺杆和螺母的装配方式,但这种装配方式,在将换热器片与端板连接固定时,如果先对上部分的螺杆和螺母进行装配固定,那么下部分螺杆和螺母受上方换热器片与端板固定后位置无法移动的影响就不便于进行安装,如果先对下部分的螺杆和螺母进行装配固定,那么上部分螺杆和螺母也会存在此种情况,因此,设有一种方便安装的改进型板式换热器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中的板式换热器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换热器片与端板连接固定,比较费时费力,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板式换热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改进型板式换热器,底板和第一端板,所述底板的上方两端均安装有第一端板,且第一端板的下方外壁与底板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左侧所述第一端板的上下方内部分别固接有多个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第一端板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外侧安装有固定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二端板,所述第二端板的下方外壁与底板的滑槽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端板的左侧外壁安装有若干换热器片,所述换热器片的左侧外壁与相邻的第一端板外壁相贴合,且换热器片的左端分别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相连接,所述第二端板的右侧中间外壁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右侧外壁螺纹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中间外壁通过轴承与相邻的第一端板转动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右侧固接有多个挡杆,且挡杆的中间外壁与相邻第一端板的通孔处内壁间隙配合,这样通过挡杆可以对挡板起限位作用。
[0009]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右侧外壁固接有第一伞形齿轮,这样通过第一伞形齿轮可以带动套筒进行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形块,前后多个所述圆形块的外壁与相邻第一端板
的外壁相固接,所述圆形块的右侧固接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的外壁分别与第二端板和右侧的第一端板通孔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安装有多个垫片,左右所述垫片的外壁分别与第二端板和右侧的第一端板外壁相贴合,所述垫片的右侧安装有螺母,且螺母的内部与第二螺杆螺纹相连。
[00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板式换热器,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将第二端板和右侧的第一端板等穿过第二螺杆,并使螺母和垫片预安装到第二螺杆上对应位置,再将两个第一端板安装到底板的凹槽内,将第二端板安装到底板的滑槽内,之后将换热器片安装到左侧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并使换热器片的左端分别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接,此时通过相应的结构第一伞形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一伞形齿轮带动套筒进行转动,通过套筒带动第一螺杆进行移动,这样第一螺杆配合挡杆便可以带动挡板移动,从而使挡板带动第二端板移动,使第二端板配合左侧的第一端板将换热器片初步的抵紧固定,之后再拧动螺母,使螺母配合垫片和第二螺杆将第二端板的位置固定,这样便可以快速的对换热器片进行安装,避免了出现上下方的螺母容易卡住的问题,从而便提高了此装置的使用效果,当完成安装工作后,换热器片配合第一端板、出液管和进液管等结构便可以组成一套板式换热器,用以热量交换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的平面剖视图;
[0014]图3为图2中套筒、螺杆和把手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2中进液管、第一端板和圆形块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2中第二螺杆、螺母和垫片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板,2、第一端板,3、连接装置,301、第二端板,302、换热器片,303、挡板,304、第一螺杆,305、套筒,3A1、横板,3A2、把手,3A3、第二伞形齿轮,4、固定装置,401、圆形块,402、第二螺杆,403、垫片,404、螺母,5、进液管,6、出液管,7、挡杆,8、第一伞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参照附图1

5,本实施例中,一种改进型板式换热器,底板1和第一端板2,底板1的上方分别加工有2个凹槽和1个滑槽,底板1的上方两端均安装有第一端板2,且第一端板2的下方外壁与底板1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通过底板1的凹槽可以对第一端板5起限位作用,右侧第一端板5的内部加工有4个通孔,左侧第一端板5的上下方内部分别固接有2个进液管5和出液管6,第一端板2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装置3,连接装置3的外侧安装有固定装置4。
[0021]参照附图1

4,连接装置3包括第二端板301、换热器片302、挡板303、第一螺杆304和套筒305,第二端板301的下方外壁与底板1的滑槽处内壁间隙配合,通过底板1的滑槽可以对第二端板301起限位作用,第二端板301的内部加工有2个通孔,第二端板301的左侧外壁安装有若干换热器片302,换热器片302的左侧外壁与相邻的第一端板2外壁相贴合,且换热器片302的左端分别与进液管5和出液管6相连接,换热器片302配合进液管5和出液管6可
以实现热交换,此为现有技术,本领域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故不再过多赘述,第二端板301的右侧中间外壁安装有挡板303,通过挡板303可以带动第二端板301移动,挡板303的右侧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304,第一螺杆304的右侧外壁螺纹连接有套筒305,套筒305配合第一螺杆304可以带动挡板303移动,且套筒305的中间外壁通过轴承与相邻的第一端板2转动相连,挡板303的右侧固接有2个挡杆7,且挡杆7的中间外壁与相邻第一端板2的通孔处内壁间隙配合,挡杆7配合相邻第一端板2的通孔可以对挡板303起限位作用,套筒305的右侧外壁固接有第一伞形齿轮8,通过第一伞形齿轮8可以带动套筒305进行转动;
[0022]可以将第二端板301和右侧的第一端板2等穿过第二螺杆402,并使螺母404和垫片403预安装到第二螺杆402上对应位置,再将两个第一端板2安装到底板1的凹槽内,将第二端板301安装到底板1的滑槽内,之后将换热器片302安装到左侧的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01之间,并使换热器片302的左端分别与进液管5和出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板式换热器,底板(1)和第一端板(2),所述底板(1)的上方两端均安装有第一端板(2),且第一端板(2)的下方外壁与底板(1)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第一端板(2)的上下方内部分别固接有多个进液管(5)和出液管(6),所述第一端板(2)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装置(3),所述连接装置(3)的外侧安装有固定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第二端板(301),所述第二端板(301)的下方外壁与底板(1)的滑槽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端板(301)的左侧外壁安装有若干换热器片(302),所述换热器片(302)的左侧外壁与相邻的第一端板(2)外壁相贴合,且换热器片(302)的左端分别与进液管(5)和出液管(6)相连接,所述第二端板(301)的右侧中间外壁安装有挡板(303),所述挡板(303)的右侧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304),所述第一螺杆(304)的右侧外壁螺纹连接有套筒(305),且套筒(3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贻康孙辉学杨前松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永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