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组件及移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141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塞组件及移液机构。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张紧力提供体、特氟龙套和活塞管,张紧力提供体连接于活塞杆的头端,特氟龙套的尾端与活塞杆连接,张紧力提供体对特氟龙套施加沿圆周向外的张紧力,特氟龙套的外周与活塞管的内管壁相贴靠。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特氟龙套沿活塞管内壁贴合滑移,特氟龙套摩擦系数低,自润滑性好,耐磨性好,提升了使用寿命;特氟龙套与张紧力提供体之间采取分体式结构,在遇到活塞管内腔的圆度和直线度不好的位置,特氟龙套能够自适应地与活塞管内壁保持贴合,确保密封性,提升移液精度,由于降低了对活塞管内腔的圆度和直线度的精度要求,减少了制造成本。减少了制造成本。减少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组件及移液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移液
,具体是一种活塞组件及移液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定量移液是实验的基本步骤,移液的准确度是实验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手动移液器来说,由于手动操作慢,且移液行程不大,活塞一般采用橡胶活塞即可。
[0003]但对于一些自动化的生物化学检测设备或专门的自动移液工作站而言,要求其移液机构能够具备使用寿命长、移液速度快、移液精度高等性能。普通的橡胶活塞由于其耐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不能适用。现有技术中也有表面结合一层特氟龙耐磨涂层的橡胶活塞,能提高活塞的耐磨性,但是自动化移液装置上的活塞管较为细长,而细长的活塞管内腔的圆度和直线度难以达到较高精度,这样会造成活塞整周不能与活塞管充分紧密结合,影响活塞和活塞管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导致移液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活塞组件及移液机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张紧力提供体、特氟龙套和活塞管,所述张紧力提供体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头端,所述特氟龙套的尾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张紧力提供体位于所述特氟龙套的内孔、并对所述特氟龙套施加沿圆周向外的张紧力,所述特氟龙套的外周与所述活塞管的内管壁相贴靠。
[0006]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特氟龙套沿活塞管内壁贴合滑移,特氟龙套摩擦系数低,自润滑性好,耐磨性好,提升了使用寿命;特氟龙套与张紧力提供体之间采取分体式结构,在遇到活塞管内腔的圆度和直线度不好的位置,特氟龙套能够自适应地与活塞管内壁保持贴合,确保密封性,提升移液精度,由于降低了对活塞管内腔的圆度和直线度的精度要求,减少了制造成本。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张紧力提供体为环形弹性件,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环槽,所述环形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环槽内。
[0008]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方便安装并保持环形弹性件位置稳定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环形弹性件间隔分布于所述活塞杆头端。
[0010]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驱使特氟龙套与活塞管在长度方向形成多道紧密贴合密封。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张紧力提供体为锥形塑料件,所述锥形塑料件头端包括锥形外壁面和内锥形孔,所述锥形外壁面的头端外径大于尾端外径,所述内锥形孔的头端孔径大于
尾端孔径。
[0012]进一步地,在自由状态下,所述锥形外壁面头端外径大于所述活塞管的内管径。
[0013]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借助于锥形结构促使自身弹性较弱的塑料件也能产生可靠的径向外张力;由于锥形塑料件在轴线方向上几乎不具有弹性形变,这样就有效避免了采取弹性体时,弹性体形变对移液量精度造成的负面影响。
[0014]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外壁面的锥角小于所述内锥形孔的锥角,所述内锥形孔的锥角为10

30
°

[0015]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确保锥形塑料件具备能产生稳定外张力的韧性结构。
[0016]进一步地,所述特氟龙套的壁厚小于1mm。
[0017]进一步地,所述特氟龙套的壁厚为0.1

0.4mm。
[0018]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确保特氟龙套具有适当的柔性,以与活塞管内壁保持稳定贴合。
[0019]进一步地,所述特氟龙套的尾端经箍环连接于所述活塞杆。
[0020]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确保特氟龙套与活塞杆连接可靠性。
[0021]一种移液机构,其包括上述的活塞组件。
[0022]移液机构采用了上述的活塞组件,故其也具备活塞组件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活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活塞组件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26]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7]图4是活塞杆头部采用环形弹性件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活塞组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29]图6是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30]图7是活塞杆头部采用锥形塑料件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0032]10

活塞杆;11

环槽;12

卡槽;20

张紧力提供体;21

环形弹性件;22

锥形塑料件;221

锥形外壁面;222

内锥形孔;30

特氟龙套;40

活塞管;50

箍环;51

弹性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如图1

7所示,一种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10、张紧力提供体20、特氟龙套30和活塞
管40,张紧力提供体20连接活塞杆10的头端,特氟龙套30的尾端与活塞杆10连接,张紧力提供体20位于特氟龙套30的套管内、并对特氟龙套30施加沿圆周向外的张紧力,特氟龙套30的外周与活塞管40的内管壁相贴靠。
[003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特氟龙套沿活塞管内壁贴合滑移,特氟龙套摩擦系数低,自润滑性好,耐磨性好,提升了使用寿命;特氟龙套与张紧力提供体之间采取分体式结构,在遇到活塞管内腔的圆度和直线度不好的位置,特氟龙套能够自适应地与活塞管内壁保持贴合,确保密封性,提升移液精度,由于降低了对活塞管内腔的圆度和直线度的精度要求,减少了制造成本。
[0036]在本技术中,特氟龙套30是由特氟龙(PTFE)材质形成的薄壁套体。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特氟龙套30的长度是明显大于张紧力提供体20的宽度,也就是特氟龙套30只有局部长度段上受到张紧力。
[0037]如图2

4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张紧力提供体20为环形弹性件21,活塞杆10上设有环槽11,环形弹性件21安装于环槽11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安装并保持环形弹性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张紧力提供体、特氟龙套和活塞管,所述张紧力提供体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头端,所述特氟龙套的尾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张紧力提供体位于所述特氟龙套的内孔、并对所述特氟龙套施加沿圆周向外的张紧力,所述特氟龙套的外周与所述活塞管的内管壁相贴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力提供体为环形弹性件,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环槽,所述环形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环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环形弹性件间隔分布于所述活塞杆头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力提供体为锥形塑料件,所述锥形塑料件头端包括锥形外壁面和内锥形孔,所述锥形外壁面的头端外径大于尾端外径,所述内锥形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继伟沈鹏燕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莫纳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