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尘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118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尘过滤器,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上方插接有顶盖,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筒,第一过滤筒,第一过滤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第一过滤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筒,第二过滤筒与第一过滤筒之间设置有连接件,第二过滤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过滤孔,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过滤孔,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管,出风管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嵌设有引风机,颗粒较大的杂质被分隔至第二过滤筒中,细小颗粒的杂质以及灰尘经过第二过滤孔进入第一过滤筒中隔离,从而实现排尘过程中对灰尘及杂质进行分离,当分离过滤后的空气经过出风管排出时再次被活性炭板净化过滤,以此来满足空气的过滤的需求。气的过滤的需求。气的过滤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尘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排尘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经济与工业的飞速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有毒气体和颗粒物日益增多。这些有毒气体的排放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酸雨、温室效应,后者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和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为了全面控制空气污染,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比如自动排尘过滤器装置。
[0003]根据公开号为CN213589955U,公开了一种便于排尘的布袋式除尘器,包括除尘箱,其侧边开设有进气口,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除尘箱内设置有除尘袋,所述除尘箱的底部开设有排尘口,所述排尘口下方横向设置有排尘筒,所述排尘筒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排尘口连通的进尘口,底部设置有出尘口,所述排尘筒的中心处沿轴向设置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穿透所述排尘筒并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转轴上沿径向均匀分布有多块排尘板。本技术通过排尘板将排尘筒分为四个区域,每次使得上方区域与灰斗连通,从而灰尘进入上方区域,转动转轴使得装有灰尘的区域到右侧静置然后由底部排出。
[0004]针对以上所述,申请人认为上述技术中,所述除尘箱内设置有除尘袋,所述除尘箱的底部开设有排尘口,除尘箱的内部无法对不同体积的灰尘颗粒进行分离储存,导致排尘过程中灰尘堆积至排尘口出,影响集尘的效果并且对空气净化过滤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排尘过滤器,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除尘箱的内部无法对不同体积的灰尘颗粒进行分离储存,导致排尘过程中灰尘堆积至排尘口出,影响集尘的效果并且对空气净化过滤的效率降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自动排尘过滤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方插接有顶盖,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二过滤筒与第一过滤筒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过滤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过滤孔,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嵌设有引风机,持续的吸附下,颗粒较大的杂质被分隔至第二过滤筒中,细小颗粒的杂质以及灰尘经过第二过滤孔进入第一过滤筒中隔离,从而实现排尘过程中对灰尘及杂质进行分离,并且当分离过滤后的空气经过出风管排出时再次被活性炭板净化过滤,以此来满足空气的过滤的需求。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盖的上方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进尘管,所述进尘管与第二过滤筒之间贯通,所述进尘管远离顶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尘罩。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过滤筒下方的延伸板,所述第一过滤筒的内底面凸块,所述延伸板套设于凸块的外侧,所述凸块与
延伸板之间设置有固定件。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延伸板的两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滑动嵌设在凸块两侧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穿过固定孔,所述固定杆远离延伸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凸块的内部,所述限位板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凸块的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簧的两侧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至凸块的内部,且所述导杆与限位板滑动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风管与外壳贯通,所述出风管的内壁中远离引风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性炭板。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下方按圆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四支腿,四所述支腿远离外壳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轮。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1)为了实现排尘过程中对灰尘及杂质进行分离,通过引风机使外壳的内部产生负压,将外界含有灰尘的空气通过进尘管吸入外壳中,通过集尘罩可提升外界中灰尘以及杂质进入外壳的效率,由于进尘管与第二过滤筒之间贯通,并且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过滤孔,持续的吸附下,颗粒较大的杂质被分隔至第二过滤筒中,细小颗粒的杂质以及灰尘经过第二过滤孔进入第一过滤筒中隔离,从而实现排尘过程中对灰尘及杂质进行分离,并且当分离过滤后的空气经过出风管排出时再次被活性炭板净化过滤,以此来满足空气的过滤的需求。
[0016](2)通过延伸板与凸块的配合对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进行位置的限定,安装时弧形端的固定杆受到挤压收纳至凸块的内部,当固定杆与固定孔的位置重合后,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推动固定杆插接至固定孔中,从而对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进行固定,并且在后期可提升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拆卸分离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置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立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装置侧剖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
[0022]1、外壳;2、顶盖;3、进尘管;4、集尘罩;5、第一过滤筒;51、第一过滤孔;52、凸块;53、固定杆;54、限位板;55、弹簧;56、导杆;6、第二过滤筒;61、第二过滤孔;62、延伸板;63、固定孔;7、出风管;8、引风机;9、活性炭板;10、支腿;1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
[0027]请参阅图1

4,一种自动排尘过滤器,包括外壳1,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尘过滤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方插接有顶盖(2),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筒(5),所述第一过滤筒(5),所述第一过滤筒(5)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51),所述第一过滤筒(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筒(6),所述第二过滤筒(6)与第一过滤筒(5)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过滤筒(6)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过滤孔(61),所述第二过滤孔(61)的孔径大于第一过滤孔(51),所述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管(7),所述出风管(7)远离外壳(1)的一侧固定嵌设有引风机(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尘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上方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进尘管(3),所述进尘管(3)与第二过滤筒(6)之间贯通,所述进尘管(3)远离顶盖(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尘罩(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尘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过滤筒(6)下方的延伸板(62),所述第一过滤筒(5)的内底面凸块(52),所述延伸板(62)套设于凸块(52)的外侧,所述凸块(52)与延伸板(62)之间设置有固定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多举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中天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