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89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属于农用大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棚无法利用充放气操作进行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充气单元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充气单元连接,所述充气单元包括外膜、内膜和中间膜,外膜和内膜连接,中间膜设置在外膜和内膜之间,所述外膜与中间膜的空间为外气仓,内膜与中间膜的空间为内气仓,多个外气仓之间相互连通,多个内气仓之间相互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1)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持进气和排气的流速相同时,充气单元能够将外气仓或内气仓的气体进行更换,可以将整个大棚的透光率在54.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大棚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乡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活动及生产生活中,在很多场所需要易装卸、可拆迁的建筑物,该建筑物既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也可以基本满足人们临时的生活使用需求,市面上应运而生了一些充气结构的塑料大棚,该大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3]如农业大棚构筑物多为单层膜结构,单层膜结构的保温性和耐候性不佳;在某些时候,构筑物中需要有人驻守,其室内环境无法达到人的舒适条件,且现有充气大棚无法通过自身结构来调节大棚内光照条件,二氧化碳浓度等。
[0004]因此急需一种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解决现有大棚无法利用充放气操作进行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包括充气单元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充气单元连接,所述充气单元包括外膜、内膜和中间膜,外膜和内膜连接,中间膜设置在外膜和内膜之间,所述外膜与中间膜的空间为外气仓,内膜与中间膜的空间为内气仓,多个外气仓之间相互连通,多个内气仓之间相互连通。
[0008]进一步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大棚内部,二氧化碳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0009]进一步地,外膜上设有外进气口和外排气口。
[0010]进一步地,内膜上设有内进气口和内排气口。
[0011]进一步地,控制系统包括外进气管和外排气管。
[0012]进一步地,控制系统包括内进气管和内排气管。
[0013]进一步地,外进气管与外进气口连接,外排气管与外排气口连接。
[0014]进一步地,内进气管与内进气口连接,内排气管与内排气口连接。
[0015]进一步地,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还包括遮蔽单元,遮蔽单元分别与充气单元和控制系统连接。
[0016]进一步地,遮蔽单元为气囊,控制系统能够为遮蔽单元充放气。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8](1)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持进气和排气的流速相同时,充气单元能够保持总气压和拱起的姿态不变,且能够将外气仓或内气仓的气体进行更换;
[0019](2)通过调节外气仓和内气仓的容积比例,可以将整个大棚的透光率在54.7%

70%之间进行调节;
[0020](3)凹槽、凸缘和底仓能够在不借助任何其他固定设施的情况下将充气单元与条基连接或解除连接,大棚可以便捷地在场地、野外或农田布设并固定;
[0021](4)条基可以埋入土中,进一步提升大棚的稳定性和抗风性;
[0022](5)遮蔽单元能够封堵充气单元和条基之间的空隙,达到关闭大棚的目的;
[0023](6)充气后遮蔽单元的气囊能够膨胀为柱状,柱状气囊的直径小于充气单元到条基之间的距离,遮蔽单元与条基之间形成大棚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空气交换的通道,达到给大棚开窗的效果;
[0024](7)连接件能够自动将遮蔽单元向条基方向牵拉,确保遮蔽单元与条基紧密连接,以便遮蔽单元达到严密的关窗效果;
[0025](8)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大棚可以自动进行充放气操作,自动调节棚内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保证人员舒适要求。
[0026]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7]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8]图1为充气大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充气大棚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充气单元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内气仓和外气仓容积变换示意图;
[0032]图5为遮光点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条基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遮蔽单元放气状态的侧视图;
[0035]图8为遮蔽单元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多功能大棚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1

充气单元;2

条基;3

遮蔽单元;4

控制系统;5

外膜;6

内膜;7

中间膜;8

外气仓;9

内气仓;10

遮光点;11

外进气口;12

外排气口;13

内进气口;14

内排气口;15

底仓;21

凹槽;22

凸缘;23

衬垫;31

连接件;32

加强杆;41

控制器;42

光强计;43

二氧化碳传感器;44

外进气管口;45

内进气管口;46

第一三通阀;47

气泵;48

第一泄压阀;49

第二三通阀;50

第一止回阀;51

第二止回阀;52

第二泄压阀;53

第一阀门;54

外排气管口;55

第三泄压阀;56

第二阀门;57

内排气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以
下简称大棚),包括充气单元1、条基2、遮蔽单元3和控制系统4,条基2、遮蔽单元3和控制系统4分别与充气单元1连接,大棚包含多个充气单元1。
[0040]优选地,充气单元1为可充放气的气囊,多个充气单元1连接形成拱形结构,拱形结构与地面之间为大棚的内部,相对的一侧为大棚的外部。
[0041]该大棚适用于农业生产以及供人员在内部活动。
[0042]优选地,如图2所示,充气单元1包括外膜5、内膜6和中间膜7。外膜5和内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单元(1)和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与充气单元(1)连接,所述充气单元(1)包括外膜(5)、内膜(6)和中间膜(7),外膜(5)和内膜(6)连接,中间膜(7)设置在外膜(5)和内膜(6)之间,所述外膜(5)与中间膜(7)的空间为外气仓(8),内膜(6)与中间膜(7)的空间为内气仓(9),多个外气仓(8)之间相互连通,多个内气仓(9)之间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4)包括控制器(41)和二氧化碳传感器(43),二氧化碳传感器(43)设置在大棚内部,二氧化碳传感器(43)分别与控制器(4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5)上设有外进气口(11)和外排气口(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气体仓的充气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