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及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369072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及终端,采集变电站保护小室的外部影响数据和小室壁面的温湿度数据;根据小室自身的尺寸数据建立对流换热模型,从而能够通过外部影响数据计算得到小室的温湿度数据,建立外部影响数据与计算得到的温湿度数据的关联数据库;将计算得到的温湿度数据与壁面测得的实际温湿度数据进行比较,并结合其外部影响数据得到对应的计算误差系数;因此,能够根据实时工况下的外部影响数据计算对应的温湿度数据和误差系数,从而预测得到温湿度数据。以此方式,能够结合小室的外部影响因素和本体的因素进行温湿度预测,解决现有传感器监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升变电站保护小室的温湿度计算的准确性。的准确性。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及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保护小室的温度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工况,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极为重要。然而当前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方法仅能获得实时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温度情况,无法对未来异常天气下小室内温湿度异常变化进行预警,缺少一种保护小室内温湿度计算的方法,不利于做精做细保护小室二次设备的运维工作。而且传统温湿度计算方法,仅考虑户外环境温度、湿度等部分天气要素,未考虑不同小室在建筑设计、屏柜布置等方面的差异性,计算精确性不足。
[0003]因此,亟需一种对保护小室内温湿度进行计算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及终端,能够提高变电站保护小室温湿度的计算精度。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包括步骤:
[0007]采集变电站保护小室的外部影响数据和小室壁面的第一温湿度数据;
[0008]根据所述变电站保护小室的尺寸数据,建立小室内的对流换热模型,将所述外部影响数据输入所述对流换热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小室内的第二温湿度数据,并结合所述外部影响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二温湿度数据构建温湿度数据库;
[0009]通过比较所述第一温湿度数据和各外部影响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温湿度数据,得到温湿度计算误差,并构建误差修正系数知识库;
[0010]接收实时工况,根据所述实时工况中的外部影响数据从所述误差修正系数知识库中匹配对应的误差修正系数,并根据所述实时工况中的外部影响数据在所述温湿度数据库中匹配对应的第二温湿度数据,使用所述误差修正系数修正所述第二温湿度数据得到所述小室内的预测温湿度数据。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0012]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终端,包括:
[0013]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变电站保护小室的外部影响数据和小室壁面的第一温湿度数据;
[0014]对流换热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电站保护小室的尺寸数据,建立小室内的对流换热模型,将所述外部影响数据输入所述对流换热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小室内的第二温湿度数据,并结合所述外部影响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二温湿度数据构建温湿度数据库;
[0015]知识库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比较所述第一温湿度数据和各外部影响数据对应的所
述第二温湿度数据,得到温湿度计算误差,并构建误差修正系数知识库;
[0016]温湿度预测模块,用于接收实时工况,根据所述实时工况中的外部影响数据从所述误差修正系数知识库中匹配对应的误差修正系数,并根据所述实时工况中的外部影响数据在所述温湿度数据库中匹配对应的第二温湿度数据,使用所述误差修正系数修正所述第二温湿度数据得到所述小室内的预测温湿度数据。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集变电站保护小室的外部影响数据和小室壁面的温湿度数据;根据小室自身的尺寸数据建立对流换热模型,从而能够通过外部影响数据计算得到小室的温湿度数据,建立外部影响数据与计算得到的温湿度数据的关联数据库;将计算得到的温湿度数据与壁面测得的实际温湿度数据进行比较,并结合其外部影响数据得到对应的计算误差系数;因此,能够根据实时工况下的外部影响数据计算对应的温湿度数据和误差系数,从而预测得到温湿度数据。以此方式,能够结合小室的外部影响因素和本体的因素进行温湿度预测,解决现有传感器监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升变电站保护小室的温湿度计算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1]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包括步骤:
[0022]采集变电站保护小室的外部影响数据和小室壁面的第一温湿度数据;
[0023]根据所述变电站保护小室的尺寸数据,建立小室内的对流换热模型,将所述外部影响数据输入所述对流换热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小室内的第二温湿度数据,并结合所述外部影响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二温湿度数据构建温湿度数据库;
[0024]通过比较所述第一温湿度数据和各外部影响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温湿度数据,得到温湿度计算误差,并构建误差修正系数知识库;
[0025]接收实时工况,根据所述实时工况中的外部影响数据从所述误差修正系数知识库中匹配对应的误差修正系数,并根据所述实时工况中的外部影响数据在所述温湿度数据库中匹配对应的第二温湿度数据,使用所述误差修正系数修正所述第二温湿度数据得到所述小室内的预测温湿度数据。
[0026]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集变电站保护小室的外部影响数据和小室壁面的温湿度数据;根据小室自身的尺寸数据建立对流换热模型,从而能够通过外部影响数据计算得到小室的温湿度数据,建立外部影响数据与计算得到的温湿度数据的关联数据库;将计算得到的温湿度数据与壁面测得的实际温湿度数据进行比较,并结合其外部影响数据得到对应的计算误差系数;因此,能够根据实时工况下的外部影响数据计算对应的温湿度数据和误差系数,从而预测得到温湿度数据。以此方式,能够结合小室的外部影
响因素和本体的因素进行温湿度预测,解决现有传感器监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升变电站保护小室的温湿度计算的准确性。
[0027]进一步地,将所述外部影响数据输入所述对流换热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小室内的第二温湿度数据,并结合所述外部影响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二温湿度数据构建温湿度数据库包括:
[0028]对所述外部影响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聚类中心样本的外部影响数据进行穷举组合,形成输入数据;
[0029]将所述输入数据输入所述对流换热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小室内的第二温度数据和第二湿度数据,建立第二温度数据矩阵和第二湿度数据矩阵;
[0030]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数据矩阵和所述第二湿度数据矩阵构建温湿度数据库:
[0031]D=[T,H]T
,T=[T1,T2,

,T
n
],H=[H1,H2,

,H
n
];
[0032]式中,T表示第二温度数据矩阵,H表示第二湿度数据矩阵,n表示穷举组合数量。
[0033]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对外部影响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及穷举组合,能够得到多种外部影响数据的组合,提高温湿度数据库的工况覆盖面。
[0034]进一步地,对所述外部影响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聚类中心样本的外部影响数据进行穷举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采集变电站保护小室的外部影响数据和小室壁面的第一温湿度数据;根据所述变电站保护小室的尺寸数据,建立小室内的对流换热模型,将所述外部影响数据输入所述对流换热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小室内的第二温湿度数据,并结合所述外部影响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二温湿度数据构建温湿度数据库;通过比较所述第一温湿度数据和各外部影响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温湿度数据,得到温湿度计算误差,并构建误差修正系数知识库;接收实时工况,根据所述实时工况中的外部影响数据从所述误差修正系数知识库中匹配对应的误差修正系数,并根据所述实时工况中的外部影响数据在所述温湿度数据库中匹配对应的第二温湿度数据,使用所述误差修正系数修正所述第二温湿度数据得到所述小室内的预测温湿度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外部影响数据输入所述对流换热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小室内的第二温湿度数据,并结合所述外部影响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二温湿度数据构建温湿度数据库包括:对所述外部影响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聚类中心样本的外部影响数据进行穷举组合,形成输入数据;将所述输入数据输入所述对流换热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小室内的第二温度数据和第二湿度数据,建立第二温度数据矩阵和第二湿度数据矩阵;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数据矩阵和所述第二湿度数据矩阵构建温湿度数据库:D=[T,H]
T
,T=[T1,T2,

,T
n
],H=[H1,H2,

,H
n
];式中,T表示第二温度数据矩阵,H表示第二湿度数据矩阵,n表示穷举组合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外部影响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聚类中心样本的外部影响数据进行穷举组合,形成输入数据包括:建立所述外部影响数据的样本集Z=[Z1,Z2,

,Z
p
],p表示采集到的所述第一温湿度数据的数量,所述样本集中的第i个样本Z
i
=[S
i1
,S
i2
,

,S
iM
],M表示所述外部影响数据的种类;在所述样本集中选择预设数量的样本作为聚类中心样本,形成第一聚类中心集合;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集合的聚类中心样本进行迭代更新,得到第二聚类中心集合;将所述第二聚类中心集合中各聚类中心样本的各外部影响数据进行穷举组合,将穷举组合按出现频次从多至少进行排序,将排序前预设个数的组合作为输入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比较所述第一温湿度数据和各外部影响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温湿度数据,得到温湿度计算误差,并构建误差修正系数知识库包括:使用欧氏距离计算所述温湿度数据库中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对应的第二温湿度数据;计算所述第一温湿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湿度数据的温湿度计算误差,根据所述最近的聚类中心的外部影响数据和所述温湿度计算误差构建变化曲线;根据所述变化曲线得到误差修正系数,并结合聚类中心及其对应的外部影响数据、误差修正系数构建误差修正系数知识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时工况中的外部影响数据从所述误差修正系数知识库中匹配对应的误差修正系数,并根据所述实时工况中的外部影响数据在所述温湿度数据库中匹配对应的第二温湿度数据,使用所述误差修正系数修正所述第二温湿度数据得到所述小室内的预测温湿度数据包括:根据实时工况中的外部影响数据,在所述误差修正系数知识库中提取对应的误差修正系数矩阵P,P=[P1、P2……
P
m
],P1=[P
t1
,P
h1
]
T
,P
t1
为第1种参数对应的温度误差修正系数,P
h1
为第1种参数对应的湿度误差修正系数,m为参数种类;根据实时工况中的外部影响数据,在所述温湿度数据库中匹配欧式距离最近的第二温湿度数据,得到初始温湿度数据[T
f
,H
f
];计算所述小室内的预测温湿度数据[T
s
,H
s
]:[T
s
,H
s
]=[T
f
,H
f
]+P

s;式中,

s=[s1,s2,

,s
m
]
T
表示每一个外部影响数据与聚类中心的差值。6.一种变电站保护小室内的温湿度计算终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储郑光美蔡鸿黄剑锋霍林东赵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