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产品生产线,大多处于生产标准件和半智能化状态,不利于产品的灵活生产和效率的提高。特别是针对一些需要产品个性化定制的客户,现有技术中的生产线很难达到客户要求。伴随智能化、信息化科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实现产品生产线的智能、高效、柔性生产提供了可能。
[0003]现有的工件在件加工的生产线上需要经过工件的传输操作,而对于不同的工台之间的连接,需要柔性转向装置实现工件的运输操作,而目前在于运输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翻转的操作,以至于需要单独的工台实现,以此造成该生产线速率缓慢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解决了现有的工件在件加工的生产线上需要经过工件的传输操作,而对于不同的工台之间的连接,需要柔性转向装置实现工件的运输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包括由加工台(1)和转向台(2)组成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台(2)的顶部设置有柔性转向机构(3);所述柔性转向机构(3)中包括由控制系统控制的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固定安装在转向台(2)内腔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机(31)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32),所述驱动转轴(32)的表面通过传动组件(33)使得副动转轴(37)和支撑转轴(38)在转向台(2)内腔的底部转动,所述副动转轴(37)的表面设置有翻转组件(34),所述支撑转轴(38)的顶部通过啮合组件(35)使得传动转轴(39)转动,所述传动转轴(39)的表面设置有传输组件(36),所述驱动转轴(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物转动板(3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3)中包括驱动轮(33
‑
1)和副动轮(33
‑
2),所述驱动轮(33
‑
1)固定安装在驱动转轴(32)的表面,所述副动轮(33
‑
2)固定安装在副动转轴(37)和支撑转轴(38)的表面,所述驱动轮(33
‑
1)和副动轮(33
‑
2)的表面通过传动带(33
‑
3)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34)中包括翻转转轴(34
‑
1),且翻转转轴(34
‑
1)与转向台(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副动转轴(3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4
‑
2),所述翻转转轴(34
‑
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4
‑
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34
‑
2)和第二锥齿轮(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文龙,乐弘扬,吴兆陨,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龙思达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