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盘留井的取光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054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盘留井的取光缆装置,包括底座、大线盘、小线盘、线盘轴和伸缩夹;两个大线盘分别和两个线盘轴转动连接,两个小线盘分别和两个线盘轴转动连接,两个线盘轴均和底座固定连接,两个线盘轴间隔设置,位于同一个线盘轴的大线盘和小线盘中,小线盘位于底座和大线盘之间;两个大线盘和两个线盘轴之间均设有自锁机构用以限制大线盘倒转,两个大线盘和两个线盘轴之间均设有回弹机构用以为大线盘提供旋转力;伸缩夹安装在底座上,伸缩夹位于两个线盘轴之间;光缆和大线盘绕接,光缆和伸缩夹绕接,光缆和小线盘绕接,光缆和两个大线盘绕接的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取缆维修,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属于光缆收取设备技术领域。领域。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盘留井的取光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收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盘留井的取光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光缆盘留方式是将冗余的光缆使用绝缘扎线绑扎整齐存放于盘留井中,有条件的会在墙面打角铁作为光缆支架,靠边悬挂。但在光缆断纤抢修工作中,盘缆井存在难以定位、井盖老化难以起盖、作业井人、车流量大、水淹、光缆扎线老化难解开、被违停车辆压住等各种情况,影响取缆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盘留井的取光缆装置,解决了现有光缆难以从光缆盘中取出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盘留井的取光缆装置,包括底座、大线盘、小线盘、线盘轴和伸缩夹;大线盘、小线盘和线盘轴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大线盘分别和两个线盘轴转动连接,两个小线盘分别和两个线盘轴转动连接,两个线盘轴均和底座固定连接,两个线盘轴间隔设置,位于同一个线盘轴的大线盘和小线盘中,小线盘位于底座和大线盘之间;两个大线盘和两个线盘轴之间均设有自锁机构用以限制大线盘倒转,两个大线盘和两个线盘轴之间均设有回弹机构用以为大线盘提供旋转力;伸缩夹安装在底座上,伸缩夹位于两个线盘轴之间;光缆和大线盘绕接,光缆和伸缩夹绕接,光缆和小线盘绕接,光缆和两个大线盘绕接的方向相反。
[0006]作为一种优选,大线盘包括大滚筒和两块第一护板,两块第一护板分别和大滚筒的两端边沿固定;大滚筒内部中空设置,大滚筒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连通大滚筒内部,大滚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连通大滚筒内部,线盘轴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孔伸入大滚筒内部,线盘轴和第一连接孔转动连接;回弹机构位于大滚筒内,回弹机构的一端和大滚筒内侧壁固定,回弹机构的另一端和线盘轴固定;自锁机构的一端和第一连接孔固定,第一自锁机构的另一端和线盘轴固定,光缆和大滚筒绕接。
[0007]作为一种优选,回弹机构为回力弹簧,回力弹簧的一端和大滚筒内侧壁固定,回力弹簧的另一端和线盘轴固定。
[0008]作为一种优选,自锁机构包括自锁弹簧、锁卡和齿卡,齿卡固定在第一连接孔内,自锁弹簧的一端和线盘轴固定,自锁弹簧的另一端和锁卡的一端固定,锁卡的另一端顶向齿卡。
[0009]作为一种优选,第一护板为中间设有第一通孔的环形板,大滚筒为圆柱形滚筒,第一通孔的直径和大滚筒的外径相等。
[0010]作为一种优选,小线盘包括小滚筒和两块第二护板,两块第二护板分别和小滚筒的两端边沿固定;小滚筒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沿小滚筒轴向贯穿小滚筒,线盘轴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伸入大滚筒内部,线盘轴和第二连接孔转动连接;光缆和小滚筒绕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第二护板为半径逐渐缩小的圆台结构,第二护板中间设有第二通孔,小滚筒为圆柱形滚筒,第二通孔的直径和小滚筒的外径相等。
[0012]作为一种优选,伸缩夹包括四个卡盘、四个伸缩弹簧和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在底座上,四个伸缩弹簧沿固定块周向均匀分布,四个伸缩弹簧均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四个伸缩弹簧分布与四个卡盘固定连接,光缆和卡盘绕接。
[0013]作为一种优选,卡盘的外端设有卡线槽,光缆和卡线槽绕接。
[0014]作为一种优选,底座为平板结构。
[0015]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本专利技术可以分别向两个方向快速抽拉光缆,方便取用,使抢修人员在故障区域直接抽缆进行抢修,不用四处寻找盘留井截光缆,减少故障抢修作业中的取光缆所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17]2.本专利技术可以灵活取用任意长度预留光缆,使抢修人员可以选取合适工作地点进行抢修作业,排除工作区水浸、人流/车流量等影响。减少抢修作业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提高安全水平。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用于盘留井的取光缆装置的主视图。
[0019]图2为一种用于盘留井的取光缆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3为自锁机构装配在大线盘的主视图。
[0021]图4为伸缩夹的俯视图。
[0022]图5为伸缩夹装配在底座上的主视图。
[0023]其中,1为光缆,2为卡盘,3为底座,4为第一护板,5为伸缩弹簧,6为回力弹簧,7为线盘轴,8为固定块,9为卡线槽,10为第二护板,11为小滚筒,12为自锁弹簧,13为锁卡,14为齿卡,15为大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如图1

5所示,一种用于盘留井的取光缆装置,包括底座、大线盘、小线盘、线盘轴和伸缩夹;大线盘、小线盘和线盘轴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大线盘分别和两个线盘轴转动连接,两个小线盘分别和两个线盘轴转动连接,两个线盘轴均和底座固定连接,两个线盘轴间隔设置,位于同一个线盘轴的大线盘和小线盘中,小线盘位于底座和大线盘之间;两个大线盘和两个线盘轴之间均设有自锁机构用以限制大线盘倒转,两个大线盘和两个线盘轴之间均设有回弹机构用以为大线盘提供旋转力;伸缩夹安装在底座上,伸缩夹位于两个线盘轴之间;光缆和大线盘绕接,光缆和伸缩夹绕接,光缆和小线盘绕接,光缆和两个大线盘绕接的方向相反。
[0026]本实施例中,两个大线盘分别为第一大线盘和第二大线盘,两个小线盘分别为第一小线盘和第二小线盘,光缆依次和第一大线盘、第一小线盘、伸缩夹、第二小线盘和第二大线盘绕接,其中光缆与第一大线盘和第二大线盘的绕接方向相反,光缆与第一小线盘和第二小线盘的绕接方向相反。
[0027]大线盘包括大滚筒和两块第一护板,两块第一护板分别和大滚筒的两端边沿固定;大滚筒内部中空设置,大滚筒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连通大滚筒内部,大滚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连通大滚筒内部,线盘轴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孔伸入大滚筒内部,线盘轴和第一连接孔转动连接;回弹机构位于大滚筒内,回弹机构的一端和大滚筒内侧壁固定,回弹机构的另一端和线盘轴固定;自锁机构的一端和第一连接孔固定,第一自锁机构的另一端和线盘轴固定,光缆和大滚筒绕接。
[0028]回弹机构为回力弹簧,回力弹簧的一端和大滚筒内侧壁固定,回力弹簧的另一端和线盘轴固定。
[0029]自锁机构包括自锁弹簧、锁卡和齿卡,齿卡固定在第一连接孔内,自锁弹簧的一端和线盘轴固定,自锁弹簧的另一端和锁卡的一端固定,锁卡的另一端顶向齿卡。齿卡为斜齿轮,由于自锁弹簧一直提供一个推力,因此锁卡一直顶向齿卡,由于齿卡是斜齿轮,若是倒转,锁卡会卡死斜齿轮,从而使大滚筒无法转动,实现自锁,只能向单一方向转动。
[0030]第一护板为中间设有第一通孔的环形板,大滚筒为圆柱形滚筒,第一通孔的直径和大滚筒的外径相等。
[0031]小线盘包括小滚筒和两块第二护板,两块第二护板分别和小滚筒的两端边沿固定;小滚筒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沿小滚筒轴向贯穿小滚筒,线盘轴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伸入大滚筒内部,线盘轴和第二连接孔转动连接;光缆和小滚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盘留井的取光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大线盘、小线盘、线盘轴和伸缩夹;大线盘、小线盘和线盘轴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大线盘分别和两个线盘轴转动连接,两个小线盘分别和两个线盘轴转动连接,两个线盘轴均和底座固定连接,两个线盘轴间隔设置,位于同一个线盘轴的大线盘和小线盘中,小线盘位于底座和大线盘之间;两个大线盘和两个线盘轴之间均设有自锁机构用以限制大线盘倒转,两个大线盘和两个线盘轴之间均设有回弹机构用以为大线盘提供旋转力;伸缩夹安装在底座上,伸缩夹位于两个线盘轴之间;光缆和大线盘绕接,光缆和伸缩夹绕接,光缆和小线盘绕接,光缆和两个大线盘绕接的方向相反。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盘留井的取光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大线盘包括大滚筒和两块第一护板,两块第一护板分别和大滚筒的两端边沿固定;大滚筒内部中空设置,大滚筒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连通大滚筒内部,大滚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连通大滚筒内部,线盘轴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孔伸入大滚筒内部,线盘轴和第一连接孔转动连接;回弹机构位于大滚筒内,回弹机构的一端和大滚筒内侧壁固定,回弹机构的另一端和线盘轴固定;自锁机构的一端和第一连接孔固定,第一自锁机构的另一端和线盘轴固定,光缆和大滚筒绕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盘留井的取光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回弹机构为回力弹簧,回力弹簧的一端和大滚筒内侧壁固定,回力弹簧的另一端和线盘轴固定。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聪戴伟力马义勇郭城宏霍芷璐马赞陈佳琳许家林王美娟彭金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