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33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包括:角反射体、充气装置、筏壳和控制单元;所述角反射体为柔性可折叠充气式结构,其充气展开后为正二十面体,抽真空折叠后与充气装置连通,并一起装配在筏壳内;所述充气装置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充气装置为角反射体充气;该角反射器能够依靠自身重力滑落入水后自动充气展开形成雷达假目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气式角反射体采用抛射方式布放存在抛射可靠性低、准备时间长、使用维护不方便等缺点,人工方式布放存在对布放船甲板有一定尺寸要求、操作繁琐和布放效率低等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

技术介绍

[0002]舰载充气式角反射体是一种通过重力滑落或外力抛射方式,离舷后自动充气展开,漂浮于海面形成雷达假目标的雷达干扰器材,具有质量轻、易携带、干扰频段宽、RCS(雷达散射面积)值稳定性强、作用时间长、可对抗各种体制雷达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在新兴威胁技术时代仍具有很大吸引力,目前,美、英、以色列等国主战舰艇已大量装备充气式角反射体装备,国内舰载充气式角反射体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有相关充气式角反射体仿制品,并在近几年海军实战训练演习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现有技术中的充气式角反射体多采用高压气体抛射方式布放和人工方式布放,抛射方式布放存在抛射可靠性低、准备时间长、使用维护不方便等缺点,人工布放方式存在对布放船甲板有一定尺寸要求,操作繁琐和布放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能够依靠自身重力滑落入水后自动充气展开形成雷达假目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气式角反射体采用抛射方式布放存在抛射可靠性低、准备时间长、使用维护不方便等缺点,人工方式布放存在对布放船甲板有一定尺寸要求、操作繁琐和布放效率低等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包括:角反射体、充气装置、筏壳和控制单元;
[0005]所述角反射体为柔性可折叠充气式结构,其充气展开后为正二十面体,抽真空折叠后与充气装置连通,并一起装配在筏壳内;所述充气装置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充气装置为角反射体充气。
[0006]优选地,所述角反射体由一个可充气骨架和二十个柔性角反射单元组成;所述可充气骨架充气展开后为正二十面体框架,每个柔性角反射单元安装在正二十面体的一个面框内。
[0007]优选地,所述筏壳由上筏壳、下筏壳、侧筏壳和易断绳组成;所述上筏壳和下筏壳均为半圆筒形,二者相对并通过易断绳连接为一个无盖圆筒,侧筏壳封闭在该无盖圆筒的端部。
[0008]优选地,所述充气装置包括:高压碳纤维气瓶组、汇流排、电磁阀、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手动阀和充气管;所述高压碳纤维气瓶组、电磁阀、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手动阀和充气管均安装在汇流排上,充气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到角反射体上;所述汇流排通过压板固定在筏壳的侧筏壳上,充气管穿过侧筏壳上的充气窗口与外部的高压气源设备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拔销绳、拔销开关和控制盒;所述拔销开关安装在侧筏壳上,拔销绳一端与拔销开关的拔销连接,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
[0010]所述控制盒安装在侧筏壳上,控制盒上设计有外部接口,用于连接外部主控设备来实时采集和监控充气装置和角反射体的状态信息。
[0011]优选地,所述角反射体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控制盒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上筏壳、下筏壳和侧筏壳均采用玻璃钢材质模压成型,易断绳的材料采用尼龙或涤纶织物。
[0013]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一体化设计简洁、操作简单,可兼容任意舰船上的救生筏筏架进行布放,角反射器滑落至水面过程中,只需将筏壳侧面的拔销开关的拔销安全拔出,此时控制单元启动控制充气装置对角反射体进行快速充气,形成雷达假目标。
[0015]2、本专利技术中的角反射体的具体结构设计,既便于充气展开形成正二十面体的柔性雷达假目标,从而保证具有RCS值高、质量一致性好、可重复使用、性能稳定等特点;又可折叠为较小的结构,从而便于与充气装置等进行一体化设计。
[0016]3、本专利技术中的充气装置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充气气源,留有充、放气口,可重复充装压缩空气,无需返厂灌装气体,满足多次重复使用的需求特点;长期储存或长途运输时,可通过放气口将充气装置内的压缩空气排出,有利于提高产品安全性。
[0017]4、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单元可实时监测充气装置的气瓶压力,便于根据气瓶压力值计算充气策略,实现自适应充气;也可实时监测角反射体内部的压力,有利于采用自动补气策略保证角反射体一直处于正常工作压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主视及部分内部装配关系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充气装置在侧筏壳上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角反射体充气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充气装置的气路原理图。
[0025]其中,1

角反射体,2

充气装置,3

筏壳,4

控制单元,5

可充气骨架,6

柔性角反射单元,7

高压碳纤维气瓶组,8

汇流排,9

电磁阀,10

压力表,11

压力传感器,12

手动阀,13

充气管,14

控制盒,15

上筏壳,16

下筏壳,17

侧筏壳,18

易断绳,19

拔销绳,20

拔销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能够依靠自身重力滑落入水后自动充气展开形成雷达假目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气式角反射体采用抛射方式布放存在抛射可靠性低、准备时间长、使用维护不方便等缺点,人工方式布放存在对布放船甲板有一定尺寸要求、操作繁琐和布放效率低等问题。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该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包括:角反射体1、充气装置2、筏壳3和控制单元4;
[0029]角反射体1为柔性可折叠充气式结构,其充气展开后为正二十面体,抽真空折叠后与充气装置2采用高压软管连接,并一起装配在筏壳3内;充气装置2与控制单元4电连接,控制单元4可控制充气装置2为角反射体1提供充气气源,实现对角反射体1快速充气,使其展开为正二十面体。
[0030]如图6所示,角反射体1由一个可充气骨架5和二十个柔性角反射单元6组成;可充气骨架5充气展开后为正二十面体框架(具有二十个面框,即二十个正三棱锥,每个正三棱锥的底面对应为正二十面体的一个面),每个柔性角反射单元6安装在正二十面体的一个面框内。
[0031]筏壳3由上筏壳15、下筏壳16、侧筏壳17和易断绳18组成;上筏壳15、下筏壳16和侧筏壳17均采用玻璃钢材质模压成型,易断绳18的材料采用尼龙或涤纶织物;上筏壳15和下筏壳16均为半圆筒形,二者相对并通过易断绳18连接可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反射体(1)、充气装置(2)、筏壳(3)和控制单元(4);所述角反射体(1)为柔性可折叠充气式结构,其充气展开后为正二十面体,抽真空折叠后与充气装置(2)连通,并一起装配在筏壳(3)内;所述充气装置(2)与控制单元(4)电连接,控制单元(4)控制充气装置(2)为角反射体(1)充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反射体(1)由一个可充气骨架(5)和二十个柔性角反射单元(6)组成;所述可充气骨架(5)充气展开后为正二十面体框架,每个柔性角反射单元(6)安装在正二十面体的一个面框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筏壳(3)由上筏壳(15)、下筏壳(16)、侧筏壳(17)和易断绳(18)组成;所述上筏壳(15)和下筏壳(16)均为半圆筒形,二者相对并通过易断绳(18)连接为一个无盖圆筒,侧筏壳(17)封闭在该无盖圆筒的端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充气式角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2)包括:高压碳纤维气瓶组(7)、汇流排(8)、电磁阀(9)、压力表(10)、压力传感器(11)、手动阀(12)和充气管(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新宋向华严涛吴凡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