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态鱼类增殖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生态鱼类增殖池,属于鱼类增殖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拦河筑坝、初期蓄水和淹没会对河段分布的珍稀保护鱼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从保护河段珍稀鱼类的角度出发,建设增殖放流站相较于外购鱼苗的措施,将更可靠的保障河段鱼类资源。现有鱼类增殖站中鱼类生态水池一般为玻璃钢鱼池、土池、钢筋混凝土池等,未能有效的模拟鱼类在天然河流中的生长环境,对受保护鱼类放流后的存活率产生不利影响,增殖放流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态鱼类增殖池,能够解决现有鱼类增殖池增殖放流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态鱼类增殖池,包括:
[0005]池体,所述池体包括池底板和连接在所述池底板边缘一周的池壁;所述池壁的底端尺寸小于其顶端尺寸;所述池壁为阶梯状;
[0006]仿生态结构,设置在所述池体内侧,用于向所述池体内的生物提供仿生态环境。
[0007]可选的,还包括:
[0008]循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态鱼类增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池底板和连接在所述池底板边缘一周的池壁;所述池壁的底端尺寸小于其顶端尺寸;所述池壁为阶梯状;仿生态结构,设置在所述池体内侧,用于向所述池体内的生物提供仿生态环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态鱼类增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水流结构,设置在所述池体上,用于向所述池体内的生物提供循环水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态鱼类增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态结构包括:河沙层,铺设在所述池底板和所述池壁上;河石层,铺设在所述河沙层上;河泥层,设置在所述河石层的河石间隙内,所述河泥层的河泥内掺杂有草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态鱼类增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流结构包括:循环水泵;抽水管,一端穿设在所述池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一端位于所述池壁顶端、且伸入所述池壁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波,艾腾,贾占峰,杨新茁,方贤禄,韩晓峰,王翊辉,王晨帆,肖昌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