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称布置链条式抽油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962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称布置链条式抽油机装置,采用将驱动链条前后左右对称布置即四条驱动链条对称同步驱动的方式,消除了由载荷偏心引起的导轨偏磨和链条偏载,使得换向轴的受力更加合理与均匀,有效的提高了换向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包括支撑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换向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换向系统安装在支撑系统上,所述传动系统分别与动力系统、换向系统动力连接,传动系统用于将动力系统的动力传递给换向系统,所述换向系统用于与抽油杆动力连接,带动抽油杆往复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称布置链条式抽油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抽油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称布置链条式抽油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链条式抽油机是我国设计试制成功的一种独特的无游梁抽油机,具有冲程长、冲次低、悬点匀速运动的运动特性和显著的节能效果;特别适合于稠油、高凝油和深层油的开采。这些优势基本上是游梁式抽油机难以实现的,但是链条式抽油机也存在不足之处:特殊链节(换向链节)受力不均匀,链条容易断链、侧翻脱链、换向冲击载荷大、换向机构中的滑块容易磨损且主轴销易断裂、平衡系统复杂尤其是在使用气平衡时需要经常检查维修且由于泄露问题气平衡系统很难在理论的平衡状态下工作、导向轮存在偏磨与导轨的变形等,这些是多年困扰链条抽机应用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称布置链条式抽油机装置,采用将驱动链条前后左右对称布置即四条驱动链条对称同步驱动的方式,消除了由载荷偏心引起的导轨偏磨和链条偏载,使得换向轴的受力更加合理与均匀,有效的提高了换向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对称布置链条式抽油机装置,包括支撑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换向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换向系统安装在支撑系统上,所述传动系统分别与动力系统、换向系统动力连接,传动系统用于将动力系统的动力传递给换向系统,所述换向系统用于与抽油杆动力连接,带动抽油杆往复工作,
[0006]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工作机上端组合体、工作机下端组合体,所述工作机上端组合体包括上端组合体框架,所述上端组合体框架固定在支撑系统内,所述上端组合体框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上端被动轴,各上端被动轴上分别设有两个上端被动链轮,所述工作机下端组合体包括下端组合体框架,所述下端组合体框架固定在支撑系统内,所述下端组合体框架的一侧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动力系统连接,下端组合体框架的另一侧设有下端被动轴,所述主动轴、下端被动轴的位置与两个上端被动轴的位置对应,所述主动轴、下端被动轴的一端设有相互啮合的同步齿轮,所述主动轴对应正上方的两个上端被动链轮设有两个主动链轮,所述下端被动轴上对应正上方的另外两个上端被动链轮设有两个下端被动链轮,各主动链轮、下端被动链轮分别与对应的上端被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动力连接;
[0007]所述换向系统包括换向架,换向架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钢丝绳链接轴,钢丝绳链接轴通过钢丝绳连接抽油杆,换向架上对称设有两个水平方向的滑道,各滑道内分别设有换向轴总成,所述换向轴总成包括呈圆柱状的换向滑轮,所述换向滑轮滑动配合在对应的滑道内,所述换向滑轮的轴心位置通过轴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链节安装块,四个链节安装块的位置对应四根传动链条的位置,四个链节安装块的外端连接
在对应的传动链条上,使链节安装块跟随对应的传动链条运动。
[0008]优选地,所述支撑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顶部框架、中部框架、底部框架,顶部框架上设有定滑轮,钢丝绳绕过定滑轮连接抽油杆,所述工作机上端组合体安装在顶部框架上,所述工作机下端组合体安装在底部框架上,中部框架用于调整提升距离。
[0009]优选地,所述换向架的两侧对称设有导向轮,所述支撑系统内对应换向架的导向轮设有导向滑轨,所述导向滑轨与对应的导向轮配合。
[0010]优选地,所述换向架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螺杆,换向架的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平衡块,各平衡块分别与对应侧的固定螺杆插接,并通过螺母锁定,平衡块用于使换向架的两侧实现机械平衡。
[0011]优选地,各滑道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换向架封盖,使链节安装块封装在换向架内部。
[0012]优选地,所述传动链条具有换向链节,所述链节安装块的外端沿轴向设有两个凸出轴,所述换向链节包括传动链条的三段相邻的链节,相邻的链节之间通过凸出轴铰接。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换向机构采用四链条对称布置同步驱动的方式,通过四条传动链来承担工作载荷与单链相比每条链的载荷大幅度降低,同时由于工作链是前后左右对称布置消除了由于由于载荷偏心引起的导轨偏磨和链条的偏载,有效的提高了换向机构的稳定性、提高了链条的使用寿命,保证了链条式抽油机使用时的可靠性;
[0015]2、并且摒弃了传统气平衡,采用机械平衡的方式,将平衡块与换向架结合共同构成平衡系统,消除了传统气平衡,因气体泄露带来的欠平衡问题;同时二者的结合减少了设备整体对空间的需求,使整个抽油机更加紧凑与可靠。仅靠平衡系统的重力势能完成平衡,整个装置也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换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换向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工作机下端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工作机上端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图中:
[0025]1.动力系统。
[0026]2.支撑系统,21.顶部框架,22.导向滑轨,23.中部框架,24.下部框架,25.定滑轮。
[0027]3.换向系统,31.固定螺杆,32.平衡块,33.换向架,34.换向架封盖,35.换向轴总成,36.导向轮,35

1.换向链节,35

2.链节安装块,35

3换向滑轮。
[0028]4.传动系统,41.工作机上端组合体,41

1.上端被动轴,41

2.上端被动链轮,41

3.上端组合体框架,42.传动链条,43.工作机下端组合体,43

1.下端组合体框架,43

2.主动轴,43

3.同步齿轮,43

4.主动链轮,43

5下端被动链轮,43

6.下端被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0030]参照图1~图2,一种对称布置链条式抽油机装置,由动力系统1、支撑系统2、换向系统3、传动系统4构成。其装配关系为:动力系统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系统4的主动轴43

2连接;换向系统3通过销轴与传动系统4中的传动链条42连接;支撑系统2包括顶部框架21、中部框架23、底部框架24,通过插销形式依次连接。顶部框架21设有定滑轮25和横梁。钢丝绳绕过定滑轮25,并且钢丝绳两端分别通过悬绳器连接换向系统3中的钢丝绳链接轴37和支撑系统2外部的抽油杆。横梁通过销轴配合安装传动系统4的工作机上端组合体41;底部框架24与工作机下端组合体43通过销轴配合安装;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称布置链条式抽油机装置,包括支撑系统(2)、动力系统(1)、传动系统(4)、换向系统(3),所述动力系统(1)、传动系统(4)、换向系统(3)安装在支撑系统(2)上,所述传动系统(4)分别与动力系统(1)、换向系统(3)动力连接,传动系统(4)用于将动力系统(1)的动力传递给换向系统(3),所述换向系统(3)用于与抽油杆动力连接,带动抽油杆往复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4)包括工作机上端组合体(41)、工作机下端组合体(43),所述工作机上端组合体(41)包括上端组合体框架(41

3),所述上端组合体框架(41

3)固定在支撑系统(2)内,所述上端组合体框架(41

3)的两侧分别设有上端被动轴(41

1),各上端被动轴(41

1)上分别设有两个上端被动链轮(41

2),所述工作机下端组合体(43)包括下端组合体框架(43

1),所述下端组合体框架(43

1)固定在支撑系统(2)内,所述下端组合体框架(43

1)的一侧设有主动轴(43

2),所述主动轴(43

2)与动力系统(1)连接,下端组合体框架(43

1)的另一侧设有下端被动轴(43

6),所述主动轴(43

2)、下端被动轴(43

6)的位置与两个上端被动轴(41

1)的位置对应,所述主动轴(43

2)、下端被动轴(43

6)的一端设有相互啮合的同步齿轮(43

3),所述主动轴(43

2)对应正上方的两个上端被动链轮(41

2)设有两个主动链轮(43

4),所述下端被动轴(43

6)上对应正上方的另外两个上端被动链轮(41

2)设有两个下端被动链轮(43

5),各主动链轮(43

4)、下端被动链轮(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连城谭智勇陈顺益黄飞亚冷民涵朱祥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